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60章

一路走走逛逛,背篓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手上也提了不少,遇到卖鞭炮烟花的,赵炎还去买了些回来,过年炸个响炮儿听着热闹。

此时正值午时,街边看到摆了一家云吞摊子,一家人痛痛快快地吃了碗云吞面,吃完了后又逛了半个下午,才把东西买齐。

他们没想到会买这么多,人人手里都拎了不少东西,回程的时候没走路,坐了牛车回村。

赶在拜灶神那天前,周竹泡了半桶的糯米,炊上三个时辰,直至炊得软烂,再提去村里的大石舀里舂成泥状。

舂好的糍粑快速压成饼状,再用红纸点上红点,便成了红点糍粑。

这是个极其要力气的活儿,光是一个汉子不够,得两个人轮流捶打。

红点糍粑做好的第二日,便是腊月二十三了。

腊月二十三那天,周竹和赵有德早早起来忙活儿,今日拜灶神,得杀只鸡祭拜。

家里有了水井,杀鸡不用到河边去。

赵有德杀鸡是好手,他一手抓着鸡的双翅和鸡头,单脚踩着鸡脚,刀一割,立马放下菜刀,双手抓着鸡头鸡翅和鸡脚,倒立着让鸡血流到盘子里。

盘子里有些水,倒进去很快便融在一起。

大鸡拼了命挣扎,血滴完了还在抽搐。

青木儿第一次见杀鸡,看那鸡挣扎得实在可怜,他看了几眼,便躲进灶房去了。

周竹忙着给猪肉焯水,见青木儿进来,忙说:“清哥儿,你进堂屋把香烛红纸拿出来,在四方桌上。”

“好。”青木儿点点头便去找香烛红纸,香烛红纸都扎在一块儿,一提就走。

除了准备鸡,猪肉,香烛红纸,还有红点糍粑、糯米饭、供果蜜饯、青蒜香菜、米酒和柴火,一定要将供桌摆得满满当当,只求来年灶神爷爷保佑赵家有鱼有肉无忧无愁。

泡了一夜的糯米,只要上笼蒸就可以了,焯过水的大鸡和大五花放入盘里后,等水干了一点,便将红纸贴上去。

所有的供品都得贴红纸,糯米饭不好贴的,也得用红纸将饭尖抹红。

青木儿把香烛红纸拿过来,赵炎已经把供桌摆好,供桌摆在火灶前,把准备好的供品摆上去,就可以祭拜了。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三柱香,一起磕了头后,周竹嘴里小声念叨了几句,最后一声“拜”,所有人再磕三个头。

起身后,周竹拿了六柱香给青木儿,说:“清哥儿,你同阿炎去祠堂拜一拜,上柱香就成。”

“好。”青木儿说。

青木儿成亲这么久,还未去过祠堂,平时里头没什么人只有四方桌,他路过也很少看。

村头到村尾总共三座祠堂,他们来拜的是村尾这一座,村尾这一座是后来建的,里头很新,有些住村头村中的也都来这一座拜拜。

青木儿和赵炎到的时候,祠堂进进出出许多人,大多手里都拿着香。

上完了香,赵炎被人拉着问了几句话,青木儿不想在祠堂里呆着,便一人先走了出去。

他刚跨出门槛,余光瞟到一个身穿黑色棉衣的人匆匆忙忙地往村头走,这小哥儿走得很快,不小心碰了人仓促地回头合了个掌便走了。

青木儿疑惑地看了一眼,看到那小哥儿衣裳里头塞了干草,登时心一紧,他跟着走了几步,想要看得再清楚些,便见那小哥儿拐进了小路。

那条小路走的人少些,不过也住了几户人家,青木儿猛然松口气,这应当是村里哪家的小哥儿上完了香急着赶回家,而不是他想的那个人。

待他缓过劲儿来,才察觉到手心掐出了四个指甲印。

他搓了搓手,等赵炎从里头出来,两人一块儿走回家。

拜完了灶神,晚上周竹把那条漂亮的大五花给切了,四指宽的大五花切成两条,再切成方块,做红烧肉。

煸香八角炒糖色,这糖是那日赶圩时特意买的精细糖,一两就要了二十文,以前见过没吃过,赶圩那日见到,周竹便买了一两来尝尝。

精细糖炒出来的糖色真亮,大五花裹上一层,亮晶晶油滋滋的。

红烧肉色泽鲜亮,香味十足。

青木儿坐在灶前烧火,时不时就要抬头看一眼,这味儿太香了,他擦了擦嘴角,又咽了咽口水,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的红烧肉。

周竹见他眼巴巴地看着,笑说:“大火儿收汁就好了。”

“嗯。”青木儿眉眼弯弯。

晚上除了红烧肉,还有腌菜碎炒蛋和冬寒菜打汤。

一顿饭吃得全家心满意足。

青木儿直接拿汁儿拌饭,吃得肚子都鼓了,吃得太撑,洗了碗筷之后,他就在院子里走路消食,一边走一边止不住打嗝。

周竹真是难得见青木儿吃得这么多,笑道:“清哥儿喜欢吃,到了二十六再做。”

青木儿一愣,问道:“为何是二十六?”

“俗话说,二十六,炖猪肉。”周竹笑说。

这样的过年风俗,青木儿从未体会过,因而心里觉得十分新奇,同时又不免觉得自己运气好,才能来到赵家。

他心里满是感激,然而感激之余,更多的是想逃避。

青木儿咬了咬内唇,偏开头说:“阿爹,不用,吃上一回,就足够了。”

周竹以为他不好意思呢,笑道:“喜欢便多吃几回罢,保准你啊,吃到腻。”

赵玲儿闻言,放下手里的树枝,跑过来抱着阿爹的腰,扬起脑袋说:“我也要吃到腻!”

赵湛儿没过去,不过他也站了起来,小声说:“我也要。”

这时赵有德从堂屋出来,摸了摸赵玲儿的脑袋说:“过年还有半扇猪肉,当真要吃到腻了。”

“真的嘛!”赵玲儿想起那半扇猪肉是哥哥去订的,转头问在屋檐下弄火盆的哥哥:“哥哥,是真的嘛?”

“嗯。”赵炎烧根松枝丢进火盆燃火,等火烧起,说道:“真的。”

青木儿站在院子里望着他们,呼吸都放轻了,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吹出的白气向上飘起,融入了黑夜里。

他心想,再等等吧,等过了年,便坦明一切。

现下,让赵家过个好年。

大年三十那天,山林起了白雾,环绕在吉青山山顶,虚无缥缈。

天刚亮,祠堂那边就有了鞭炮声,这是吉山村的传统,大年三十要每家每户送点东西去祠堂供奉,等点了鞭炮,再各家拿回去。

赵家是赵有德送过去的,送了一条五花和两碗米饭。

回来后,紧接着杀鸡杀鸭杀鱼。

这鱼是赵炎前一日去河里抓的,抓了六条,田柳出钱买了一条。

田柳和林云桦都不方便去河里抓鱼,原本打算去镇上买,出来时碰到赵炎和青木儿抓鱼回来,当即问了能不能买一条。

赵炎便从路边草藤穿了一条给田柳小两口拎回去了。

剩下五条鱼都养在小水缸里。

明日是大年初一,不得见血,赵有德一次杀了两条,一条煎了今夜吃,一条炸了留着明晚吃。

所有的肉菜都得在今日弄完,今年肉菜多,得忙活儿好一阵儿。

“阿爹,我去贴门神?”青木儿从灶房门外探了头进来。

周竹正用竹签子扎猪皮肉,这块肉是留着炸扣肉的,猪皮不扎透,炸出来的扣肉那层皮就不好吃了。

他闻言,抬了一下头说:“好,去吧,够不上的让阿炎贴。”

“知道了。”青木儿说完便去了堂屋,外头赵炎听到也跟着一块儿去了。

青木儿把买好的门神对联都拿出来放到一旁,红纸要用小刀裁好才能贴门框上,他不会弄这个,便把红纸给赵炎去裁。

家里的门挺高,他踮起脚也不好贴,正想搬个木凳过来呢,手里的门神就被赵炎接手了。

“我来,你走远看看对准了么。”赵炎说。

青木儿应了一声,往后退了几步:“往左一点,纸歪了,右边高、高、高€€€€可以了!”

赵炎双手一贴,合起手掌从中间往外一捋,门神板板正正地贴了上去。

“还有对联,我去拿。”青木儿回堂屋拿着对联出去。

对联是对折放的,青木儿慢慢翻开,拿着顶头先给了赵炎拿着,而后再小心翼翼地把后面展开。

谁料这纸薄,撕的时候下面一张粘连在了一块,手一掀,便把下联撕了一小道。

青木儿愣住,连忙压实这一个小缺口,这小缺口正好在“福”字旁,若是往下再撕,这下联可就要不得了。

他皱着眉又按了几下,想着要怎么把缺口补上,慌忙问赵炎:“这怎么办?撕坏了……”

“无妨。”赵炎拿了糊糊过来,手指挑了一点糊上去,小缺口便补上了:“这纸薄,撕出口子很正常。”

赵炎理所当然的态度让青木儿松了一口气。

小夫郎鼓着脸轻轻吐气的模样像水缸里的鱼,咕噜咕噜吐泡泡似的,他回头看了看院里,双胎在灶房看火,阿爹在灶房切菜,爹爹背对着他们杀鸡。

他偏头亲了一口小夫郎,亲的时候用了点儿劲儿,把皮肉都嘬起来了,松开的时候,好大一声“啵”。

青木儿登时吓了一跳,他捂着脸回头一看,幸好院子里的爹爹背对着他们,他转回头,见那汉子眉目间俱是笑意,顿时恼了那汉子一眼,朝壮实的手臂甩了一巴掌。

“恁的不要脸!”青木儿压着声音气道。

赵炎无声笑着没有回话,他见小夫郎气得打他,没忍住,揽着人凑过去又嘬了一口。

青木儿没想到这汉子居然还敢来第二次,顿时脸都气红了,他揪着那汉子的脸扯了扯,小小地怒哼了一声。

哼完,立即转回头看爹爹有没有听到。

赵炎由着他扯脸,垂下的眼眸笑意不减。

“快贴对联!”青木儿松开手,见赵炎的脸被他捏红,又皱起眉轻抚了几下。

赵炎扬起唇角应了一声。

这对联只要专心贴,还是贴得很快的,贴完了对联红纸,这年味儿就更足了。

炊烟袅袅,一家人为了今夜的年夜饭忙忙碌碌了一整天。

年夜饭做得早,天还没黑呢,就陆续端上了桌,肉菜有四道,素菜有四道,还有一个大棒骨萝卜汤,米饭蒸的还是大白米,这一年可谓是丰收年。

除了菜饭,怎么能少了酒?

赵有德把那坛子荚€€果酒全部拿出来了,今夜可是要守夜的,喝着小酒,烤着火盆,吃着干果蜜饯花生瓜仁儿,神仙一般的美事。

周竹笑他:“酒还没喝呢,我看你就醉得不行了。”

青木儿在一旁看着笑:“我去把杯子拿出来。”他说完进了灶房找竹筒小杯。

这时,外头不知怎么突然来了一群人,他们手里拿着碗筷,那碗里还堆着菜,各个脸上兴致高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