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七夏娃(全三册)> 密实

密实

地球大气层并非是在高空瞬间归零的,而是逐渐稀薄,直到几乎所有仪器侦测不到,接近完全真空。大约海拔160千米以下,大气浓度足以将轨道上的物体快速拉向地表,因此那段高度仅供早期太空载具短期使用。海拔越高,气体越少,轨道衰减速度也越慢。
伊兹位置是海拔400千米。好几亩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散热片,导致行动起来笨拙得与其质量不符,至少在站体与阿玛耳忒亚连接因而加重之前是如此。
对外行人来说,这有点矛盾,但小行星的质量使伊兹轨道更稳定。没有阿玛耳忒亚的时候,国际空间站每个月会降低2千米高度,必须启动尾部火箭引擎来修正。早期引擎装在星辰号服务舱上,但通常会直接利用正好停靠在伊兹最后侧的太空舱引擎。
那时的伊兹像风筝,面积很大,却没多少质量。如果用专业词汇说明,就是弹道系数低,即便环境气体量不多,造成的影响也很大。不过接上阿玛耳忒亚以后就好比风筝上面压了块大石头,弹道系数增加很多。石头动量抵消了大气拉扯,于是轨道衰减变得轻微——代价是一旦需要调整轨道,为了挪移那么一大块铁镍,就需要点燃引擎更久时间、消耗更多推进剂。
前哨和先驱扩建伊兹以后,弹道系数再度下滑,修正次数变得频繁,时不时就得发动引擎维持高度。从基础结构延伸出的东西越多,问题就越棘手,毕竟没有附加物的伊兹就称不上灵活。在任一点上施加推力,就会被周围模块分散、通过桁架或结构物传递,说白一点就是装了太多东西的伊兹变得软趴趴的。除了修正轨道困难,要保持在太空中“飞行”的角度也不容易。在先驱部队最忙碌的阶段,干脆让轨道衰减了16千米之多,后来得一而再、再而三发动引擎,每次运转引擎,就暴露H2的结构弱点,当下却只能应急处置,好几回是靠束带与胶带渡过难关。
自A+0.144到A+0.250这段时间,伊兹内部口号是“密合、坚实”,后来自然而然地简化成了“密实”。主概念是针对仓鼠管周边桁架,还有这些头几个月赶工搭建的、自桁架往外延伸的结构体进行大翻修改造,同时试图处理其他问题。最重要的一项是设置更多散热片,将废热排入太空。若散热片太接近热源,就只是彼此转移、徒劳无功,于是散热装置必须在站体后侧大大展开,看来像箭矢尾羽,而实际功能也很接近。箭矢前端重量加上后面展开的羽毛两者相乘,使其笔直向前。这样阿玛耳忒亚在前端、散热片分布于后端的设计,帮助伊兹维持正确的面向,并减少对引擎的需求,同时也保护散热片不受微陨石的袭击。虽然理论上任何方向都可能有陨石接近,但统计上大半仍从前面来,所以靠前面的模块几乎都配备着装甲,阿玛耳忒亚是最大、最坚固的防具。
按照最原始的构想,太阳能电池板也该增加,但云方舟计划执行不久后,大家发现尽管光电技术作为辅助很有用,要确保系统运作无虞,终究得依赖小型核能装置如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核能装置一直生热是不可避免的,相形之下散热片就更重要了。
散热系统是零重力下一场浩荡的管线工程。多余热量必须从生成处集中(最主要是伊兹内经过加压的有人居住的区块)并传输到能排出的地方(也就是后侧新增的“尾羽”)。这个过程必须借助液体循环,一端吸热、一端排热。吸热端使用热交换器与冷却板引导热量,液体从排热端进入微血管般细小的系统内,构造就像三明治。面板将热量转换为红外线,射进深太空,最后结果就是远方星系热了一点,伊兹却冷了一点。吸热端和排热端之间以水管与泵连接,规模越来越大,自然和地球上的管线工程一样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某些循环使用液氨,有些却单纯倚靠水。氨的效果好,但危险性高,也无法从太空自给自足。云方舟若要存续,势必得以水为主轴,预计百年后所有冷却系统都会是水循环的,只是现阶段氨系统不能说停就停。
另外一项考量是散热系统要有风险承受力。假如某段管线被月球碎片击中,并开始渗漏,得有办法切割,避免整个系统内宝贵的水和氨全部流失到真空。设计出的层级架构非常繁复:大量的阀门、交换机和零碎装置相互连接。以前无论什么细节艾薇都能轻松应付,但这回连她的脑袋也装不下了。散热系统这件事情,艾薇直接委任专门工作团队,其中四分之三是俄罗斯人、四分之一是美国人,相关的舱外活动、维修与扩建等她也不大过问,一反常态地只要求每天交报告给她过目。
可是所有管线和散热片都同样是加装在外的物件,需要伊兹的建筑结构加以支撑,而且归类在“软得飞不高”大项底下。艾薇启动熟悉的救火队模式,和地表工程师回归“密实”的主旨——或者她私下的说法是要国际空间站整体结构“硬起来”。将前哨和先驱部队做好的东西拆掉不是办法,只能在外侧重新包上排栅,从一千米外看上去很像古迹重建的场景:外头都是格子状构造,虽然很丑,却能满足功能需求,底下原本的建筑物被紧紧包覆、结构补强,但绝不破坏原本的墙壁。
最初做法是在地球上就将桁架组合完成并发射送达,再由航天员小队拉到固定位置安装,虽然能够迅速强化结构,却代价高昂。一方面,经济学的报酬递减原则在此同样适用;另一方面,大家不久后也意识到方舟世代——太空社会的新生代——不能永远依靠地球工程师先行组装。
事实上,地球那儿的工程师也很难理解伊兹当前的情况。电脑辅助设计得出的模型跟不上进度。黛娜之所以察觉到这点,是因为忽然很多工程师气急败坏地写信来,希望她派机器人到这儿到那儿,要镜头对准这模块那模块,否则他们没法判断如何处理。
方舟世代需要自力建设的工具和材料。第220天开始,这些东西被逐渐送达,同时暴露出地上乱象越发恶化了。各种计划的回应不止一种形式、不止一个来源,而且看不出协调统整。换作从前,一个系统经过提案要先变成三个字母的缩写,不同部门与承包商踢皮球长达十五年,最后才正式上路。
后来大家发现,最方便的建材系统虽然年代悠久、概念原始,但却非常实用,类似水沟水管承包商放在卡车上的钣金折床,大卷金属片送入后挤压成沟槽形状,长度能够自订。国际空间站使用的机器原理一样,将金属条压制为三角形切面柱状体,加以焊接固定。机器本身是西方发明的,但中国航天局将其发扬光大,原点之后一两百天就将机器与操作人员送上去,只要有电力和铝卷,就能不断产出建材。要将一段一段的金属柱连接为桁架或排栅这种复杂结构则没那么简单,在太空中进行焊接虽然并非不可能,但十分麻烦,而且一时间没有工具。于是中国人采用类似螺栓玩具的模式,大量生产对应三角柱的接头,柱子插入后用螺丝就能锁紧。起初从地表运送大量接头到站内,直到A+0.247,终于来了一台专门制作接头的3D打印机,有内置选项可以调整柱脚插入的角度。至此,云方舟总算有了自行设计和构筑桁架的能力,若依赖地表生产线是无法办到的。最后的保险机制是费奥多取得的电子束焊机,可在零重力和真空环境下运作。这是俄罗斯的匠心独具,也无疑是史上最贵的焊接装置。费奥多教维亚切斯拉夫如何操作,维亚切斯拉夫再教特克拉以及另外两名航天员,他们轮流在伊兹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各处进行焊接补强。外层支撑在中俄两国倾力下日渐坚强,引擎点火时不再冒出许多吓人的吱吱嘎嘎与乒乒乓乓的声音。仓鼠管慢慢被防护排栅掩盖,同时,伊兹各端点像是花开枝头般新增了许多对接埠,准备迎来下一阶段:首批元舟即将出发。
地球上是八月——倒数第二个八月。有十数个新建或改建的太空港开始运营,全世界有八处能朝伊兹发射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台周边的火箭分节与各式元舟堆得越来越满,就像靶场囤积的弹药。
第260天
“你该走了,哈里斯博士。”茱莉亚·布利斯·弗莱厄蒂开口。
最近杜比常常觉得很怪异,因为自己居然定期与美国总统会面。当然,纵观全局,没什么能比月球崩解、人类即将灭绝更怪异,但他并非名门出身,所以对自己进入椭圆形办公室与总统交谈这际遇更加敏感。在场者除了皮特·斯塔林,还有白宫通信联络主任,以及一位朝水晶杯里倒冰水的侍者。
侍者的用处显而易见,但通信联络主任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玛格丽特·斯隆适得其所,她的打扮总是令人惊艳,但大家都明白她无力参与科技讨论,认知程度只停留在“从太空飞来的大石头好可怕”。
三人看着博士,好像是在等他说话。
总统刚才是怎么说的?你该走了。
她意思是自己该打包走路吗?要换成比较年轻、比较有网络观众缘的人,例如塔维·普劳斯吗?
气氛忽然尴尬起来。玛格丽特·斯隆试着解释:“您的专业知识和形象对于稳定社会有莫大裨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人因而能对遗族寄予厚望。您愿意亲自前往摩西湖市、拜科努尔以及火箭工厂,我们非常感激,不过我们也觉得已经到了——”
“换新面孔的时候?我懂。”杜比回答,“说老实话,我一点儿也不介意,反而乐得有多点时间陪小孩和新婚妻子。塔维也是很好的人选。”
难得看到总统露出困惑的神情。她将视线挪向玛格丽特。
“您误会了,”玛格丽特赶紧说,“我们还需要您——这个世界需要您——只是得再向前一步,往更高的地方迈进。”
“我们的意思是,”总统似乎对杜比的迟钝和玛格丽特的冠冕堂皇感到不耐烦,“请你在第360天的时候登上太空,成为云方舟居民。”
“我不想去!”杜比脱口而出。他很少这么失态,自己也愣了好几秒钟,在座位上不知所措。
“哈里斯博士,”片刻后,总统重新开口,“你应该记得中学公民课程内容吧。我这个位置上的人有些特殊权力,其中之一是针对确定判刑的罪犯给予缓刑,甚至特赦。得州的囚犯之所以接受死刑,换个角度是因为我不赦免,或不减轻他们的刑罚。我个人从未对死刑犯动用特权,但此时此刻,我对你下了特赦令。”
她没继续讲下去,杜比意识到对方正等待自己集中注意力。
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花上,忽然好奇云方舟不知还要多久才能种花,接着伸手端起玻璃杯喝了一口水。
每次JBF摆出这种态度,杜比就会畏畏缩缩。他努力镇定、集中意志,终于将视线自花朵挪到总统那双瞪大后连眨也不眨的眼睛。
“留在地球表面,就本质而言等于被判死刑。”总统说,“我刚才特赦了你,你可以逃到太空活下去。相对地,我自己反而不能这么做。你明白吗?哈里斯博士?我让自己活下来,就是公然违反火山口湖协议,内容声明了各国元首与元首的家族都不得进入云方舟,所以你到底是哪儿不满意?”
杜比的真心话极其不得体——我认为云方舟计划根本不会成功。我之所以帮着你们宣传,只是为了让大家别活得那么痛苦。但我个人宁愿与至亲好友在地球上死得爽快,也不要一个人孤单地在太空中凋零。
“有别人比我更值得上去。”他才说完,立刻在心里骂了自己一顿。这理由太薄弱,也太好反驳,杜比知道,自己其实极其符合云方舟计划的遴选标准。
“我不得不反对你!”皮特·斯塔林叫道,接着看似紧张地笑了笑,“杜比,你到了上头可以一展才能,我还担心你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你一个人就具备很多核心能力,而且在各个领域几乎毫无重叠,这才最令人惊讶。你可以计算太空物理、教导年青一代,还可以对地表做实况转播,完全不必重新学!”
杜比转头盯着皮特·斯塔林的眼睛仔细观察,结果像是掉进冰水一样浑身颤抖。
皮特说谎。
那谎言不在于皮特是否觉得杜比很有用,那部分他是发自内心的。但在更本质的层面,皮特有话不敢说。
——他和杜比一样,打从心底不认同云方舟。正因如此,才需要杜布博士上去圆谎。
可是杜比几十年来在科学界打滚,科学的根基就是追寻和发表真相。即便在自然科学家这种特别不懂人情世故的社会阶层中间,杜比也是出了名的有话直说,从不在意伤谁的心、断谁的财路。他的性格似乎能通过镜头感染观众,上电视后得到大众信赖的原因就是他从不拐弯抹角,即使发言触怒当权者,或挑起事端也毫无迟疑。YouTube与Reddit[60]上还留有很多他爆红的片段或故事,例如当面驳倒抵制演化论的共和党议员、临场说服不愿面对气候变迁现象的路人,以及《今日秀》节目上某位电影女明星表态反对婴幼儿疫苗接种,杜比直接要她为成千上万名孩子的死负起责任,惹得对方泪洒摄影棚。
正因如此,他脑海里同时浮现出两个问题:一、他是否愿意撒谎?二、他是否能够撒谎?
第一个问题延伸出的是:假如他撒谎,能够使数十亿人死前稍微安心,那是不是也算善行一桩?
第二个问题牵涉到观众会不会察觉。或许面对摄影机时音调表情有细微变化,大家都能感觉到他在胡扯?
能否打动观众比较重要。要是无法演好这出戏,就没必要勉强尝试了。
他很肯定自己做不来。
杜比的玻璃杯里,冰块正依据物理法则因热应力而破碎,发出轻微的啪嚓声。
他忽然想到肖恩·普罗布斯特为了取得巨大冰块已经启航半年。回想起来真是恍如昨日。
人真的什么都能习惯,习惯以后时光就会飞逝,还没醒觉,路便走到了尽头。
他又想起肖恩要前往L1时有很多人提出过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那个亿万富翁是神经病吗?到底想干什么?杜比看得出肖恩的行动不是原始计划的一部分,官方信息中没有用到巨大冰块的环节,但他一定是认为事关重大,才不惜用生命去冒险。肖恩有可能在过程中丧命,或者虽然回得来,但因为曝露于辐射、长时间无重力而健康恶化到不可能恢复的程度。很多人请杜比分析肖恩的想法,可是那时候他还没有认真研究,只能含糊其词地说,在太空中水这个资源越多越好。水能饮用、能用于农业,也可以遮蔽辐射或分解成氢、氧,作为火箭燃料,以及通过管线循环来散热等。这些说法都没错,只是并没有切中要害,也是NASA早就纳入考量的项目。究竟什么重点和水有关,让肖恩·普罗布斯特意识到,而NASA未能掌握或不愿面对?
后来杜比和阿周那的员工聊过,也从参与云方舟设计的朋友那边听到过一些小道消息,拼凑线索后才理解,原来是要将冰块作为推进剂。云方舟需要大量推进剂,肖恩知道,依现在状况发展下去一定不足使用,所以决定亲自出马。
肖恩从不空口说白话,他是行动派,也因此不像杜比此刻还要烦恼自己该说什么、采取什么立场、希望被如何定位与看待。
“只有100天。”杜比开口。
他沉默太久,椭圆形办公室内另外三人被他的声音吓了一跳。JBF的注意力早就转移到桌上的平板电脑,皮特·斯塔林则望着窗外。
“抱歉,哈里斯博士,请你再说一遍好吗?”总统的目光回到他身上,但他不再胆怯,反正都准备要去一个跟她没可能见到面的地方了。
“现在是第260天,”杜比回答,“你刚才说要我第360天上去。”
“没错,”玛吉·斯隆以风姿绰约的姿态说,“所以不是首波。刚开始上去的人还在摸索,类似某种排演——但我们希望你陪伴第一批真正的方舟世代,参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并加以分享,让留在地球上的人知道在上头生活是什么状况,见证人类文明延续。”
真惨,杜比暗想:花了七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在欧洲大型研究机构做了两个博士后计划,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职,曾经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结果在危急存亡之秋,他的定位居然只是文明延续的见证人。
“可以。”他回答。也可以做点别的事。不然他们能怎么办?将我拖回地球吗?充其量就是封锁所有影片,这对杜比杀伤力不大。他觉得自己进入方舟一定找得到比起朝镜头说话更有意义的事。肖恩·普罗布斯特看见了云方舟的计划缺陷,并亲手去弥补,那么给杜比一百天时间难道找不出端倪?到了太空总有什么是自己能使劲儿、可以提高计划成功率的地方才对。
“一百天,”他说,“大约三个月可以陪妻子孩子和胚胎。”
“胚胎?”皮特·斯塔林还没听懂。
玛格丽特·斯隆有三个小孩,立刻会意问道:“阿米莉娅怀孕了?”她脸上涌出暖意。若在原点前,大家大概都是同一套社会反应。但现在听见喜讯的情绪就复杂得多,不过习惯很难改变。
“不算是了,”杜比回答,“已经将胚胎冷冻保存。我唯一的条件是要带胚胎上去。”
“没问题。”总统的语气像是宣告会议正式结束。
第287天
“有没有马铃薯可以让我笑一笑?”艾薇问道,“老天,我真的需要转换一下气氛。”
自己一家留在地表必死无疑,现在却变成旁人眼中的自嘲幽默,黛娜实在不知该做何感想。但既然再过433天就要世界末日了,好像也没必要斤斤计较。
大家好像对地表人的处境逐渐麻木了。话说回来,要同情怜悯70亿人口中的每一个,确实也超过人性的极限。黛娜注意到无线电里开始冒出一些黑色幽默,也察觉自己常常会心一笑。
黑色幽默并不只发生在方舟居民身上。黛娜的家人也说明了这点。他们都很聪明——不够聪明无法胜任那些工作——可是这群人培养出矿区的独特思维,全展现在整人手法以及会议室、休息室里找不到的怪东西上,而且他们一旦迷上新主题,会好一阵子不肯罢休。《火山口湖宣言》发表后不久,鲁弗斯半真半假地拍了摩尔斯电码过来,内容提到要种马铃薯,接着整个麦格理家族好像真打算为了应对磊雨开始务农。偶尔,黛娜会从地球收到家人寄来的东西,里面竟出现拇指马铃薯,上头还沾着泥巴;再不然就是蛋头先生、蛋头太太的玩偶[61]。她还用胶带粘了爱达荷州的旧车牌在工坊墙上,车牌下面理所当然是那句“盛产马铃薯”[62]。鲁弗斯特地和矿业朋友讨来这玩意儿,对方在爱达荷州出产银矿的狭地工作。
“所以是没有的意思吗?”艾薇又问。
“唔,我这边都快被马铃薯攻陷了。”黛娜回答,“可是我忍不住开始怀疑他们其实不是开玩笑。”
“什么意思?”
“起初我以为意思是说‘反正死定了,就别哭哭啼啼,不如找点乐子,玩到最后一刻’。但最近我忍不住思考他们是不是另有盘算。你想想,他们居然真的把工具搬到布鲁克斯深山里,明明随时可以开车到费尔班克斯搭飞机,要去哪儿就去哪儿——看看金字塔和蒙娜丽莎、把握机会拜访亲朋好友,什么都可以。但是他们躲在我觉得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不走,到底想干什么?”
“做准备?”艾薇回答。
“目前我只想到这种可能性,”黛娜说,“而且是准备接下来五千到一万年的生存条件。”
“也不是只有他们这样想。”
黛娜愣了一下,仔细思考,然后看看艾薇的神情,确定自己没有会错意:“真的假的?卡尔也是?”
艾薇只是眼睛眨了一下,表示同意:“除了那些未婚夫会讲的话之外——我没打算告诉你——他忽然开始问些奇怪的事。比方说空气净化装置是锂的效果好还是氢氧化钠比较有效,还说要看看路易莎的社会学研究文档,主题是长期困在狭小空间对于人类身心的影响。”
“他难道以为你不会发现?”
“我也没说破就是。”
“你觉得是什么情况?”
“唔,”艾薇回答,“他掌管一艘巨型潜艇——热核战争爆发时能够独当一面的那种。假如美国政府消失,指挥链上没有更高一级的人物,到时候指挥官该怎么做?”
“但有办法吗?”
“最重要的变量,”艾薇说,“就是海水会不会被烤干。换作是我,会躲到马里亚纳海沟,然后用力祷告。”
“听起来比在太空求生还艰苦。”
艾薇看着她,笑得有点刻薄。
“怎么了?”黛娜有点惶恐。
“你忘啰——在太空过活非常非常简单的哟。”
“啊,抱歉,我忘了……”要扮演完美形象,“太空生活是一系列刺激有趣的挑战。”她拿出最符合NASA公关标准的语调纠正自己的说法。
“我想应该和这里情况差不多。”艾薇回到正题,“千头万绪,要么一样一样地好好处理,要么就受不了撒手不管。”
“所以现在也是吗?”
“是。”艾薇翻了个白眼。
“那你过来主要是做什么?除了找点东西笑一笑?”
“我来关心你。你最近还好吗?身体怎么样?”艾薇问。
“不会吧,原来是正式谈话?这是例行公事?”
艾薇没搭理:“你太久没去T2了。”
T2就是第二旋轮,由里斯负责建造,第140天起开始旋转,模拟重力为地球的八分之一,仅比第一旋轮稍高。T2比较大、旋转比较慢,里斯这样设计是希望感受能舒服些。进入T2有助于抵消长期太空生活的不良影响,无重力环境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甚至眼球变形、视力退化。以前国际空间站工作人员会利用健身机对骨骼施加压力来改善,不过治标不治本,只适合待几个月就离开的航天员。黛娜、艾薇以及另外十位月崩前就在伊兹的人已经待了将近一年,原点后的头几个月,大家无心于生理保健,反正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有些前哨还没到达就断气了,事情来得太快太急。等到建造仓鼠管以及结构密实那阶段,生命科学专家终于有机会浮上台面。这几周下来,黛娜不止一次被提醒要多进T2的模拟重力场。
“可是在重力和零重力之间来回穿梭很难受,”黛娜说,“我会想吐,再加上T2没有我要用的东西。”她说得草率,但艾薇能听懂。她是指不在工坊就没办法继续设计机器人。
“大半都可以远程遥控不是吗?以程序为主?”
“嗯,但我喜欢隔窗观察。”
“明明有配备小型摄影机啊?”
黛娜无言以对。
“你在这儿的工作,”艾薇继续说,“全部都能搬到T2的房间。重力对你的骨骼很有帮助。”“还有里斯啦,”黛娜不得已承认,“他变得怪怪的,我不想——”
“里斯根本不去T2。”艾薇打断,“他一直和充气结构团队待在外头。”
“这样啊,”黛娜说,“那给我在T2找个能做事的地方——”
“还有一件事。”艾薇说完,给了个经典叹息。所谓“经典叹息”就代表高层又逼她执行些荒唐的方案,而且是那种会议记录上找不到却影响深远的事。
“我懒得猜了。”黛娜说。
“大家现在都成了真人秀里的人物,”艾薇说,“你可能还没发觉吧。”
“没,我不大看电视。”
“现在地表人没有太多事情可做,经济几乎停摆,他们只能闷在家里吃东西、看电视打发时间。”
“原来如此。”
“然后有人要我留意信息塑造。”
“信息塑造?那又是什么?”
艾薇再次叹气。
“当我没问。”黛娜说。
“观众想知道‘自以为是小臭脚’过得怎么样。”
“真的假的?”
“真的。”艾薇回答,“很多人喜欢ULS,也没忘记是你救了特克拉的命。顺便一说,现在特克拉是色情网站的红牌。”
“别说了,我不想听。”
“总而言之,很多人想看看勇敢的机器人女孩和那座机器动物园。”
“难怪我会收到那种信。”
“陌生人寄来的?”
“不是,是我家那些人!陌生人的信我连看都不看。你呢?你在真人秀扮演什么角色?”
艾薇冷冷地看着她:“畏首畏尾、成不了大器的贱人。”
“呃……”
“美国观众不当我是美国人,中国观众又把我当外黄内白的香蕉人。”
“艾薇你别管他们怎么说。”
“有好有坏啦。”
“哪里好?”
“现在在网络上骂我的人,再过433天就会一命呜呼。”她面无表情地说出这句话。很好。黑色幽默的典范。
“之后什么都不重要了——就看我对‘遗族’能有什么贡献。”
“好吧,宝贝,我能怎么帮你?”黛娜问,“要不要来张自拍,让我放在‘自以为是小臭脚’的博客上?”
“你得和我去试乘第一个可运作的链球组合,”艾薇回答,“顺便重温标准重力是什么滋味。”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