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現場安排篾匠難

第937章 現場安排篾匠難

“如殿下所說,晌午吃薰魚,晚上還是。如果是海魚,做餡包個餡餅還行,可惜河魚太腥了。”

里長與朱橚說話,眼睛卻盯着拋網的漁民看。

爲了能夠捕到大點的魚,漁民只能把船劃到河中間,汾水可不是小河,黃河主要支流。

漁民站在小船上拋網、收網,如果沒有人幫着控制船,小船順流而下,漁民自己再劃回來。

小丫頭鈴兒開口:“有一些事情在於管理方面,河邊適合放蝦籠和蟹簍,現在看着偏偏沒有,哦!那邊有,藏河邊的草下面了。

漁民怕放了蝦籠被人看到後偷走,只好悄悄放,想來漁民回家睡覺也不塌實。

如果專門安排人員守着一段距離,一個蝦籠守一晚上哪怕一角錢,他能巡視幾千步,一晚上也能賺個幾十文了。”

她之前一直都沉默着,沒啥可說的,她和其他小夥伴不願意跟官員互相吹捧,煩!

他們不是不會,實在是地位太高了,要麼去其他下丘村的廠子監督調查,要麼組織店鋪微調。

下丘村不需要公關,公關的任務給了村子裡其他人,直接公關朱元璋和後宮。

朱雄英三天的時間會在下丘村呆兩天,至少。

他娘太子妃更是帶着他住下丘村,太子幫着處理公務後也跑去找媳婦兒和兒子。

下丘村的人怎麼可能會耗費精力陪別人玩耍?直來直去即可。

另一個少年補充:“去集市收點骨頭,在蝦籠中放米糠,一晚上怎麼也能收個幾斤小蝦了。

拿來與韭菜、雞蛋、茼蒿、芹菜、黃瓜等單獨炒好吃,幹炸也行,要麼混合麪粉烙餅。

吃小河蝦對身體好,在縣城弄個攤子,專門收小河蝦炸小河蝦賣,買賣一定好。

螃蟹就不用了,現在不是吃的季節,一同進到蝦籠的小魚,同樣拿來炸。

小魚處理起來方便,用指頭一擠,內臟便擠出去了,裹面炸能讓油不那麼腥。

本地的毛竹編織蝦籠一點不費勁,看着的人巡視一下,別叫人偷了,也算是多個收入。”

官員們互相看看,從同僚的眼中看到了一種認可的神色。

下丘村給出了最具體的操作方法,不需要漁民自己琢磨細節。

砍毛竹編蝦籠,隔十幾步放一個,怕找不到扎個竹竿,早上起來出船的時候把蝦收了。

捨不得僱人的錢,漁民輪換着守,其他人回家安心睡覺。

岸這邊留人,對岸同樣操作,整條汾水那麼長,只要有人煙的地方就不愁賣。

“郭知縣你安排一番,現在找漁民過來說,哪有毛竹,運到河邊。

再去集市上收骨頭,敲開把骨髓拿出來蒸着自己吃,骨頭渣放籠子裡。

小魚小蝦有油水保證往一起湊,喝那個水,一聚一大羣。

村子裡喂觀賞魚就跑玄武湖用肉皮放在搬箏網中,小魚密密麻麻地衝過來到網的上面喝油。”

朱棡直接下令,旁的事情需要考慮許多方面,做個蝦籠放進去沒難度。

漁民打個下手,竹子拿來用機器出篾條,有了篾條叫百姓編,給錢,隊伍的工匠們沒時間幹這等活兒。

郭令衷親自跑到岸邊吆喝,衙役們一同喊,把漁民召回來。 啥?對岸的?不歸清源縣管?屬於徐溝縣?那也來,叫不動你了?只要你在太原府,就得聽。

之後的清徐縣名稱就是這麼來的,由清源縣與徐溝縣組合,一個在汾水西,一個在汾水東。

見到官員喊,漁民不敢拒絕,清源縣的漁民剛吃完早飯,跑河裡想捕點魚給四個殿下。

也是想瞧瞧那個吃煤和水就能幹活的船是怎麼捕魚的,果然神奇。

郭令衷給他們開個會,一會兒竹子過來,開始編蝦籠,自己編不過來,清源縣的百姓幫忙,給人家錢,先欠着,賣完蝦結算。

“伱們也編,放河東岸,是僱人,還是自己輪換看守,你們自己想,必須去做,沒得商量。 щщщ¤ тт kan¤ CΟ

甭怕捉了小蝦賣不出去,晉王殿下安排人收,等賣一次後,你們會知道有錢賺。

晉王殿下帶的隊伍有很能耐的下丘村,瞧着氣色,比咱當官的還好!”

郭令衷把情況說給漁民聽,沒來的之後大家互相告訴一聲。

漁民不願意捕小蝦,沒有肉,怎麼吃都不胖,既然晉王吩咐,照着做吧!

新鮮的毛竹被砍下來拖到這邊,編東西必須是新鮮的竹子,否則剖不出好的竹條,沒有韌性無法編東西。

工匠們改裝好了破蔑機,竹子往裡一懟,嘩啦啦,整根變分散,換機器,分散切成片,再換機器,厚片分薄片,繼續換,薄片成細竹絲,編吧!

“怎麼是這樣?爲什麼是這樣?一輩子我白活了,我沒用啦!嗚~~~”

一個村子裡的篾匠本想過來幫忙,等看到機器處理竹子後,蹲在地上捂臉哭。

其他幾個篾匠與他差不多,滿臉悲慼之色,篾匠就是憑手藝賺錢,這是啥呀?片刻工夫,那麼粗的一根竹子變成了一捆細竹絲。

一生的驕傲啊!這雙佈滿了被竹子劃破後留下痕跡的手……

“哭個甚?起來,你問這機器,他會編蝦籠嗎?它只能幹個粗活兒,細緻的還得靠你們。

給你們留下個機器,往後你們自己來回換組件,省時省力,只管編出好的東西賣。

你們看看收麥子的機器,難道用鐮刀割麥子的人也難過?他們高興死了都。

耕地的牛是不是沒哭?沒有大牲口用自己肩膀拉犁翻地的人,他們纔不認爲自己沒用了。”

朱樉過來訓斥,有好東西不用,非得自己一點點破篾?

“真給留着?”蹲那哭的人擡頭看。

“留,按時間收費,總得叫咱把成本收回來。編吧!編出來蝦籠賒給打漁的。”朱樉替弟弟做主了。

篾匠們一時間又喜歡上這種機械,搬個凳子坐下,開始飛快地編織起蝦籠。

經驗豐富的老篾匠,直接編,新手學徒需要一個木頭架子,把篾條圍着架子打框,然後補充。

工匠們站在旁邊看看,留下兩個守着調機器,其他人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他們中也有篾匠,只是他們會的多,還精。

若只會篾匠活兒,還能被下丘村選上,那得達到用竹子編碗裝水不漏的程度。

要麼精通很多工種,要麼在某一方面處於巔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