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國祚之重,太子的職責!(上月月票

“殿下可知你的身份?”

我的身份?

劉禪當即點頭,說道:“我乃漢中王太子,這個身份,我自然知曉。”

諸葛亮面無表情,再問道:“那漢中王太子的職責,爲何?”

“太子者,繼承也!”

諸葛亮重重點頭,說道:“殿下也知曉,大王的打下來的江山,都是要殿下來繼承的,大王未完成的事業,也是要你去完成的。”

聞此言,劉禪面露疑惑之色。

“軍師說這句話,是何意思?”

“殿下離成都,也有一段時間了罷?”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算上去南中,有一年多了。”

一年多了。

諸葛亮感慨道:“殿下離開成都太久了,離開大王身邊也太久了,大王無法時時見到殿下,感情便會變淡,猜疑便會變重。

成都的官吏無法時常見到殿下,勢必會變得疏遠。

成都的軍將無法時常到殿下身側效命,在其心中,殿下的份量便會變得越來越輕。

成都的百姓無法時常聽聞殿下之事,亦是會少有敬畏之心。”

劉禪算是聽明白了。

“軍師是要我回成都?”

諸葛亮重重點頭。

“太子的職責,乃是繼承大業。殿下現如今所做之事,非是太子行事,而是大將之事,現如今大王身體確實無大礙,但天有不測風雲,萬一有恙,殿下不在身邊,豈非徒增禍患?”

劉禪自然知曉諸葛亮之語有道理,但他卻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無我到此,怕難以與魏國爭鋒。”

“哈哈哈~”

諸葛亮大笑一聲,說道:“殿下離成都,平定南中之亂,又收服荊州,如今更是拿下汝南,軍功之盛,天下人少有能及,與殿下這般年紀,便取得如此成就的人,亙古未有。

但殿下言之,無我到此,怕難以與魏國爭鋒,便是小看殿下手下的將軍、謀臣了。”

見劉禪臉上並未有不悅之色,諸葛亮這才繼續說道:“殿下開講武堂、崇文館,廣納天下英才,如今荊州士子、汝南士子,已盡入殿下之手耳!他們之才幹,難道不足重用?

阿會喃、鄂煥、龐德、于禁、文聘等將難道不夠驍勇?荊州有云長鎮守,有元直輔佐,何憂有之?汝南有孟建孟公威在,豈會有失?”

緩了一口氣,諸葛亮繼續說道:“如今汝南局勢已定,賈詡、司馬懿等人,怕不敢久留汝南,其軍必撤,在魏國內亂被平定之前,汝南已無戰事,此誠殿下歸成都的大好時機!”

也是。

劉禪到荊州、到南中,乃至於到汝南,之所以能夠百戰百勝。

除了他計策謀劃得好之外,也與他能夠收得人才,收得人心有關。

這是他漢中王太子的身份給予的東西。

只要他一聲令下,開講武堂,當地士族必將其子弟送入其中,不自覺之間,便將其人心收買。

這一點,是關羽他們所辦不到的。

但.

諸葛亮所言之語,也有道理。

他離成都一年有餘了。

也該是回去的時候了。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

萬一哪天劉備真的要不行了,他不在身邊,確實會徒增不少變數。

諸葛亮也是非常理智的人,實在是劉禪屢次深陷險境,如今又有在汝南大展拳腳的意思在裡面,不得不讓他直面劉禪,與之攤牌。

自家這個殿下,能力世上少有人能比,但是他身上的重擔,也是世上少有人能比的。

現在圍繞在劉備身邊的勢力,基本上都在劉禪身上投資了。元從派,像是關羽、張飛,不僅將兒子派到劉禪身邊侍奉,便是將女兒都送到他身邊了。

益州派,像是張裕,像是吳懿,都已經在劉禪身上下注了。

便是荊州派,這些士族,也基本以劉禪馬首是瞻了。

一旦自家殿下有什麼三長兩短,那不比大王薨逝了影響小。

甚至更大。

大王薨逝了,還有殿下可以接班。

他的能力,大王手下的軍將、臣子,士族,都很認可。

但殿下有事了,這打下來的偌大基業,豈非無人繼承?

像是劉備的其他幾個兒子,年紀小的小,身份不合的不合。

在如今這個亂世之中,弱主繼業,誰信他能夠興復漢室?

劉備便是靠大義,靠個人魅力,靠興復漢室的名頭,將天下有識之士聚在身邊的。

若是那些有識之士見到未有興復漢室的希望,他們會如何想,如何做?

“荊州久戰,無能力再行兵事了,益州雖爲我王所有,然東部賨人、巴夷盤踞東部三巴之地,尚要翼德鎮壓,各地豪族,非是順服。漢中屯田,百廢俱興,北上奪雍凉,拿下養馬地。南下平諸蠻,獲得蠻族兵卒。比之殿下將時間耗費在汝南,要好得多。”

或許是擔心劉禪不走,諸葛亮連忙在益州給劉禪指定了三件大事。

一是益州境內,本就沒有平定。

益州豪族,不順服者大有人在。

賨人、巴夷很是桀驁,之前還勾結曹魏,給劉備製造了不少麻煩。

二是漢中百廢待興,北上伐雍凉,得草場養馬,這纔是興復漢室的重中之重。

劉禪雖然搞出了雜交馬的想法。

但要這個想法變成現實,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

三是南面諸蠻。

劉禪只是平定了南中四郡而已。

在南中四郡以南,可還有不少不馴服的蠻夷的。

現在益州少人,奪得蠻夷人口,充實自身,便能夠更快的增強國力。

況且

劉禪平定的南中四郡,也未見得有多麼馴服。

這一點,在鄧艾與之傳信中,可窺見一二。

在諸葛亮看來,這三件事情,要幹好一件,都得花費數年時間,這三件事幹好了,那也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十年之後,荊州民力恢復,到時候殿下再來折騰,也就不怕了。

沒辦法.

自家殿下會打仗是會打仗,但消耗糧草、刀兵、輜重這些,也是一把好手。

這幾個月的仗打下來,荊州的地皮都被刮薄了一層了。

將這小祖宗先送走了再說。

“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禪之前也有所耳聞,確要平定之。”

巴西之地,確要平定,再一想自家離開成都確實也久了。

張家姐妹,怕也是思念他得緊。

於是乎,劉禪點了點頭,說道:“待我交代汝南後續之事,便準備回成都。”

見劉禪應允,諸葛亮舒了一口氣,連忙對劉禪行了一禮,說道:“殿下英明。”

劉禪搖了搖頭,心想這有什麼英明的。

“不知軍師對這後續安排,有何見解?”

既然要走了,自然是要任命信得過,有能力的人來鎮守當地了。

不然他一走,這打下來的地盤又被魏軍復得,那就搞笑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