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後續污染有方治(第三更)

如是幾日,寶豐縣的天氣仍舊秋高氣爽,種水稻的百姓又期待又緊張,很怕下大雨。

汝瓷的瓷坯曬好了,上了釉,送到窯那邊,下丘村的人跟過去十個輪換盯着,同時看火候。

看火候就是火照,窯會留個孔,讓人觀察裡面的情況。

利用不同金屬和東西的熔解溫度和蒸發溫度來測量裡面的溫度是多少,會看的人直接能看到,眼神不好的可以把東西取出來看一眼。

爲了調整火候,會放很多種東西,不然測不出來溫度。

等結束的時候,要冷卻最少一天的時間,慢慢退火。

同時不準放鞭炮、吆喝、敲鑼打鼓,因爲聲音有共振,好不容易燒完的瓷器,在那個窯裡,聲音一個共振……

“山上沒有鮮蘑菇?”又是中午,朱樉依舊在煤礦吃飯。

趙家村子的百姓忙,給別人送盒飯,同時打零工,他們不能總陪着太子。

不過有人教村裡的孩子們讀書,也幫忙幹活。

村子裡此時就是耕地,把大豆收了,地耕出來,還種冬小麥。

一般情況下,不是低窪積水的地,百姓都種麥子。

“殿下,不下雨哪來的蘑菇?秋蘑必須有一場雨,眼見要收水稻、蘿蔔、白菜,下大雨可受不了。”

里長很有耐心,今天吃雞肉燉蘑菇,用的血紅鉚釘菇,這個不可能是鮮的,鮮的有毒。

許多蘑菇都應該先在太陽下面曬,幹了後再吃。

非要吃鮮的,需要煮很長時間,熟透了才行,否則就中毒。

木耳同樣如此,灰木耳與黑木耳必須先曬乾,然後泡發。

室內種植的銀耳不用,室外用木頭種的需要拿灰木耳來當引子,這個就得曬乾。

里長知道朱樉不是爲了吃鮮蘑,而是想採蘑菇。

以前在南京,朱樉整天忙,現在閒了,鬧心,找不到事情做。

“唉!他們吃雞油炒的扁豆絲和雞架湯,咱不愛吃扁豆,舌頭不舒服,扁豆有毛刺,不如豇豆和豌豆。”

朱樉明白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轉移話題。

三萬人的隊伍,需要很多食物,從附近的州府縣城買,同時也進山和草叢捕獵。

一些油脂就留下來,送給趙家村做盒飯用,都是飽和脂肪酸,不過吃的人不在乎,有就不錯了。

反正礦區的人都很開心,吃飯的時候有了笑容,不似之前那般麻木。

下丘村給出來操作方法和圖紙,就按照前幾天里長說的辦。

先在這個露天礦試運行,如果好了,周圍所有的礦照着做。

又能賺錢,又能增加就業崗位,又能解決遠處百姓運輸不易的問題。

朱聞天單獨給畫了小的蜂窩煤爐子,沒有鐵皮包裹,只有耐火土和外面的一層陶。

移動的時候要小心,否則會把陶碰碎,耐火土本地是最不缺的。

下丘村車隊帶着的爐子,就是鐵皮裡面放耐火土,然後可以燒焦炭。

鐵皮百姓捨不得用,一個爐子要用很多鐵皮,那些鐵皮夠製作十幾把薄菜刀了,只要磨得夠鋒利,切肉切菜沒問題。煤礦的人享受到了福利,他們會幹得累了後,休息一會兒,就製作蜂窩煤。

計件的,做到什麼時候呢?第三頓飯的時候,他們就不幹了,吃完飯回家。

一天四頓飯,三個時辰一頓飯,其實吃三頓飯,只用了六個時辰。

如此他們多賺一頓飯,還能賺一點計件的工錢,很划算。

幹活的人都以爲自己賺到了,佔了大便宜。

其實他們只要幹活,哪怕是計件那個,三頓飯給出來根本不算事兒,因爲他們的勞動剩餘價值更多。

至於說最後給一頓飯,至少朱標等人很高興,因爲百姓吃飽了,累了六個時辰,就可以好好睡覺了。

又不怕百姓餓肚子,又不擔心他們休息時間不夠,挖礦是高強度勞作,必須保證休息時間。

礦工都是本地人,離家不算遠,遠的地方辦不下來路引。

吃三頓飯,正常的工錢加上計件的工錢不少了,回家跟媳婦兒做運動再睡覺也夠睡眠時間。

朱標連吃三個小蘑菇:“後續朝廷接手,選煤、煉焦的方法確實好,在各地直接解決,減少大量成本。

那個水是不是不能隨便往河裡排?需要建池子沉澱?然後把沉澱物撈出來?”

他考慮環保,秦淮河就不是漂着很多糞水,不允許那麼直排,否則宮中也不用急着修下水系統了。

實在是不願意用淨桶,之前最開始的時候,用淨桶是拿白的絹帛和棉布擦屁股。

後來父皇覺得浪費,就換成了草紙,當然是自己擦,因爲都是從窮苦人的日子過來的,叫別人幫着擦,又不是小寶寶和癱瘓在牀的老人。

“殿下,眼下規模還小,後續可以用混凝劑,洗煤後的水漂浮物多,自然沉澱效果不好。

需要額外的手段,比如製作硫酸的綠礬,把它粉碎了放在外面,等它進一步氧化後,就是好的混凝劑。

它叫硫酸亞鐵,只要氧化,就可以把二價的鐵變成三價的鐵。

還有一種就是村子裡的苦鹽啊!七水硫酸鎂,它本身就能淨化水。

只要需要,村子裡就能拿出來技術,包括其他的東西,殿下放心。”

里長把之後可能出現的洗煤後廢水問題解決方法告知,無須擔憂。

朱標用手揉揉眼睛,深呼吸兩下,點頭:“對,可以,還有礬石也能凝絮,尤其是淨化水,叫十二水硫酸鋁鉀。”

“殿下好記性。”里長捧一句。

“在你們村子學那點東西,腦袋疼。”朱標擺擺手。

趙禮在旁邊揉太陽穴,他後悔聽人家說話了,吃飯不香嗎?蘑菇真鮮!淡淡的土腥味中又有着松香味,口感又滑又嫩!

礦工們更滿意飯菜,炒扁豆絲的油才大呢,湯汁濃,往米飯上一澆,米飯登時被油給浸透。

關鍵額外給個碗,裡面裝着雞架蔥花湯,加上很鹹的鹹豆乾鹹菜,趙家村子接手盒飯後,果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就這油水,之前是誰來着?哦!姓王那小子,太壞了,還有主簿,反正沒一個好人。

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若早些來多好?陛下是好的,壞的全是官員,沒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