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忙碌有贈助富村(第四更)

第467章 忙碌有贈助富村(第四更)

百姓們對於朝堂上的事情並不清楚,反正太子殿下一來,自己就可以賴到三頓飯是真實的。

然後還能隨便弄點蜂窩煤賺計件工錢,多個三五文的不虧。

等天冷了,一下雪,可就幹不動嘍!好在這邊有煤,允許帶一部分好煤回家。

冬天朝廷能不能給其他東西?現在給口罩,要以舊、以破換新,跟之前不同了。

肥皂卻正常給,聽說如果肥皂用不完,可以換成甘油,抹手抹臉,不怕冷風吹。

這裡冬天的風太大了,臉上都是細細的口子,一碰就疼。

一塊蘿蔔地旁邊,朱標站在那裡看:“這蘿蔔還要兩個月?”

“不比南京,本地一個來月就得收,包括大白菜。

現在地裡還有些晚種的豇豆、茄子、黃瓜、茼蒿、生菜等蔬菜。

霜降後,咱們應該讓趙家村幫忙收小茄子、小黃瓜、小豇豆、小扁豆。

小的咱們都要,送過來,咱們製作蝦油小菜,大的不好吃。

霜打完的蔬菜甜,尤其是茄子,一寸大的小茄子,咬一口,跟吃水果似的。”

里長要收集霜降後被霜打的小蔬菜,這個與葡萄差不多,霜打完才甜呢!

像北方有的山梨,又酸又澀,沒人吃,等着冬天凍了,凍黑了,再拿過來用涼水拔,就又甜又潤滑。

用這樣的小菜做鹹菜纔是最好吃的,賣錢的事情先不管,遇到機會,自己村子得先儲備。

“霜打的茄子會蔫哈!行,到時候做,咱也嚐嚐,一路走就一路讓別人收集。”

朱樉強烈支持此行爲,居必七醬菜是最出名的,而下丘村的醬菜纔是最好吃的。

“眼下還不算太北方,至少是黃河以南,等到了黃河以北,百姓菜地更多。

大家必須種出來大量的白菜、蘿蔔、大蔥、胡蘿蔔,還有秋天時候做的乾菜度過冬天。

然後就是鹹菜、醬菜,否則冬天沒有菜吃,現在鹽價降了,北方的百姓可以多製作酸菜。”

里長說着話的時候,大家又來到一片白菜地旁邊,一顆顆大白菜長得不錯。

再過一個月才能收,越是這個時候越長心,等霜降了,白菜心吃着甜。

蘿蔔也是這樣,現在把蘿蔔挖出來,很快就會糠。

“北方現在什麼樣子?”朱標望向北邊。

“很冷了,有的地方下雪,水在慢慢結冰,等咱們過去的時候渡河無須找橋,踩着冰面走。”

里長想了想,給出個答案,聽憨憨說的。

幾人說着話回到營地休息,趙禮急匆匆離開,去找村子裡的人詢問事情。

村民們很忙,除了必須留下學習的孩子,年歲大的人都去別的村收菜。

趁着地裡還有菜,趕緊收上來,不然冬天無法支持盒飯。

煤礦冬天繼續開採,不受季節限制,村子爲了省錢,只能用乾菜來做。

年輕人更是趕上車到其他的縣察看情況,看別人菜地裡的蘿蔔、胡蘿蔔與大白菜。

冬天的盒飯裡新鮮的菜估計只有這三樣,等大家收的時候,村子大批量低價購買。

好在有工匠在,工匠幫忙修地窖,村民想要搭把手,被工匠趕走,嫌他們礙事。黏土多的好處便是容易挖洞,工匠們給建三種窖。

一種是先挖個溝,最下面是草木灰,上面爲秸稈,然後把蘿蔔、白菜、胡蘿蔔放進來,再上面用秸稈和木棍橫着搭架子、鋪草蓆,最後蓋土。

此類可以多挖,不用太大,隨用隨取,很快便消耗完一個窖裡的菜。

第二種爲打洞,上面的土層不破壞,下面掏空,留一個洞口放梯子或用修出來泥的臺階。

此類可以多放一些蔬菜,每次下來前記得先放點燃的蠟燭看看滅不滅,滅了就開着口多吹會兒風。

它保存蔬菜的時間比第一種長,不過明年就得填上,再用再挖。

上面的中間位置會額外掏個洞,然後遮擋上,用來放風的,與菜窖口形成流動的風。

最後一種則是用磚砌的固定窖,屬於長久使用,上面還會蓋個倉房,同樣會留出一個井口。

倉房做成隨時能通風的樣子,方便陰乾蔬菜和製作臘腸、臘肉,下面的菜窖裡放水缸蔬菜等東西,到時候做醃菜。

小孩子必須告訴清楚,不準隨便下去,下去之前要把菜窖口打開放蠟燭,再從上面的通風口放蠟燭,都不滅的情況下方可。

固定窖不會拆除,長期使用,配合着上面的倉房非常實用。

工匠不可能給每一戶人家都修固定窖,只爲村子修二十個,村子出錢買材料。

……

晚飯的時候,趙禮得到了三個小冊子,建磚瓦窯的、建水泥窯的、建陶瓷窯的。

朱標對趙禮說:“趙里長,本地有冶鐵的地方,去那裡找礦渣能夠燒水泥,磨水泥用水車驅動。

磚瓦窯爲村子將來蓋房子做準備,也爲其他地方來煤礦的人蓋房舍準備。

至於陶瓷窯,瓷器能多賣點錢,陶器最爲實用,百姓日常離不開。

煤礦開始增加業務,等你們的窯建好,懂得簡單的技術後,那邊的焦炭也就開始提供了。

你們得花錢買,不能偷,有賬的,焦炭能夠提供更高的溫度與更持續、穩定的供熱,比柴窯好掌握。”

趙禮手上拿着三個冊子,聽完朱標的話,噗嗵跪,使勁磕頭:“謝謝太子殿下,謝謝太子殿下……”

“起來吧!”朱標出聲,旁邊有人過來把趙禮給拉起來。

“本宮想把趙家村打造成汝州的另一個下丘村,不指望你們研發出新技術,只要能夠變富裕,讓其他村子願意學即可。”

朱標道明緣由,樹立標杆,讓更多的村子見到如何努力提高生活水平。

地還是要繼續種,種的過程中靈活使用礦物肥與農家肥,加上自然農藥。

再土地增產增收的情況下,利用當地的煤炭、黏土、鐵礦資源,發展小手工業。

形成集羣效果,讓外地商人願意過來進貨,加上航運的保證,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當越來越多有這種引導性的村子出現時,其他的村子自然着急。

寧國府和太平府旁邊的州府就已經着急了,人家百姓一年的收入頂上其他地方百姓兩年,甚至更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