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统御寰宇,立太子,原以承宗庙、安社稷。然太子萧承玉膺祖宗之重托,居东宫之显位,不思忠孝,罔顾君亲,谋逆作乱,其行悖乱,其心可诛,今废黜太子之位,贬为庶人,终身圈禁。”
圣旨由崇明帝亲笔所书。
太子,不,眼下应该是废太子了,崇明帝留了他一命,可下场终身圈禁,比起来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第415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80
下朝后。
彼此相识的官员走在一块,结伴同行。
太子被贬为庶人,储君之位自然成了香饽饽。
大周未来注定不会平静。
他们要好好想想,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是依附于某位皇子,还是选择明哲保身......
.......
酒楼二楼雅间。
“唉!”
这不知道是虞粥第几次叹气了。
手掌托着下巴,一脸生无可恋。
他这副样子,弄得身边几人担忧不已:
“福儿,你没事吧?”距离虞粥最近的纨绔放下筷子,咀嚼完嘴里食物,殷勤道,“点的都是你平日喜欢吃的菜,是厨子做得不合你口味吗?我看你没尝几口。”
哼,就知道吃!
虞粥没好气地白了对方一眼。
终于,有人提到了点子上。
“几天前,我没去参加皇宫的宫宴,不过宫宴上出现刺客,受伤的,伤重至死的大臣有好几个,福儿是不是被吓到了还没有缓过来?”
“说来,我真的想不到,这些刺客是受了太子指使,让我再怎么想也想不到太子居然会谋反,不,说错了,已经是废太子了。”
“这有什么想不到的,敢谋反不就是为了当皇帝吗?”大家都是纨绔子弟,雅间里也是自己人,关系好,平时无话不谈,胆子个个很大,连皇家之事也敢议论。
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毕竟这段时间京城出的最大的事也莫过于此,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虞粥没有参与其中,他又重重叹了口气,觉得这些人叽叽喳喳吵吵闹闹的烦死了,一点也不稳重,不安静,耽误他想事情了。
“福儿你和废太子的关系好,是不是怕被迁怒了?”
“瞎说什么呢,福儿受皇上看重,他又没有参与谋逆,完全不知情,为什么会被迁怒。”
“我才不是因为担心被迁怒,没有人会迁怒我!”虞粥打断。
“那福儿你是怎么了?”
虞粥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就感觉累累的,想叹气,一点精神都没有。
形容不出具体的感受,但总之就是心里不舒服。
“和你们说了你们也不知道。”
“福儿不说我们肯定不知道呀,你说了我们还能帮你想办法。”
小郡王愁眉苦脸的样子,他自己不着急,纨绔们倒一个个先急了。
虞粥沉默了一下,整理完脑海的思绪,慢吞吞道,“说不清,就是想着,如果太子没有谋反就好了。”
“那是因为你和太子关系好,重情义,太子以前也是遥不可及的人物,落到被圈禁的下场,对那等天之骄子来说,倒不如死了。”
“相识的人确实会感同身受,不过福儿你不要再去想了,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学会放下,别把别人看得太重,像我,除了福儿外,你们这些人,出了事,我顶多掉几滴眼泪,想让我豁出命去救你们是不可能的。”说话的是一位穿着蓝袍的年轻公子,看上去吊儿郎当,前半句话还在哄虞粥,神情认真,后面,直接半真半假调侃起众人,惹来几声笑骂。
“虽然是天潢贵胄,我倒觉得,不如我们这样躺平舒舒服服做一个纨绔享受,我爹还找了门道,想让我入朝为官,他是真不清楚他儿子几斤几两啊,官场那么复杂,万一做了错事,卷进交锋中,连累家人,想想便可怕。”
原来我是重情义,才会心里不舒服的。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可不是,他就是把人真心看作朋友,重情义,萧承玉沦落到这个下场他才会心情那么不好。
虞粥带着来喜走出酒楼,马车外却有一人站着等候,十分眼生,来喜面色闪过一抹警惕。
那人见虞粥靠近,立刻点头哈腰,恭敬道:
“福郡王,我家主子吩咐奴才来找您。”那人侧过身,取出了一块刻着“梁”字的玉佩。
虞粥立刻懂了。
梁王府的奴才,是萧裕身边伺候的人。
倘若没有发生萧承玉的事,此刻,虞粥肯定兴致勃勃,要好好和萧裕算一算账,不但欺骗了他,还无视了他。
可随着萧承玉被废,被圈禁,让一个混吃等死的小纨绔懂得了皇家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走错一步,随时会万劫不复。
萧承玉一个不该有的念头,连太子之位都没了,如今被圈禁在别院。
虞粥几日前靠着萧承玉给的信物,拿到了萧承玉给他的东西,是一堆数不清的庄子铺子,价值不可估量,另有一些是萧承玉的收藏,装在一个大宅子里,有大周的,也有西域的,千奇百怪,有价无市。
可想而知,萧承玉应该是预想过失败的结果,特意整理了这些东西出来。
东宫经过严密的搜查,搜到的东西通通被上缴充公,给虞粥的这些,没有放在明面上,再清白不过。
存不下钱,一有钱就被他挥霍一空的虞粥一跃成了京城的有钱人,钱包鼓鼓囊囊,像那些庄子,铺子,都有人管着,和东宫扯不上关系,虞粥只需要等着收钱便可以了。
得到一笔那么大的馈赠,讲义气又老实的虞粥顿时认为自己要去看望萧承玉。
太子被圈禁,即使他是福郡王,也没办法进入别院。
虞粥去找了崇明帝,崇明帝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太子做错了事,而且是天大的错事,可如今得到了处罚,人也被看管着,他随便去看一看没事吧。
虞粥底气满满,结果,得到了崇明帝毫不犹豫的拒绝。
虞粥自然不依,耍赖,吵闹,吵着嚷着要去,这是他屡试不爽的招数,瞧着幼稚无理取闹,可每一次崇明帝都会答应虞粥。
这一回,屡试不爽的招数失灵了。
“福儿,他犯下的是谋逆罪名,不是普普通通被关押便能够了事的,你以后,莫要再想着他了。”
崇明帝嗓音低沉,没有给虞粥拒绝的余地,虞粥甚至有一种感觉,他再说下去,皇伯伯不但不会让他去,可能还会生气。
虞粥又去找了娘亲。
长乐郡主听他复述完和崇明帝的对话,以及虞粥想要去探望太子的想法,叹了口气,轻轻摸了摸他的脸,“因为太子做了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没有一位皇帝能够容忍儿子的背叛。”
“皇上不让你和他扯上关系,娘亲也没办法。”
虞粥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萧承玉,想到了那晚上的刺客,想到了刀砍入身体流出的血。
不是他以前玩的过家家游戏。
第416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81
玩过家家游戏,他当小将军,他当小皇上,想处罚谁就处罚谁,想打谁板子就打谁板子,可在现实里,人不是泥巴做的,血肉之躯,是真的会死的。
虞粥连续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宫,萧景和和萧珏来找他,也被他推了。
从小长大的两位皇子他都能不见,梁王萧裕?一个骗子而已。
虞粥撇撇嘴,让来喜把人赶走,坐上马车,回了虞府。
随着太子被废,朝堂中太子党脉系落幕,参与谋反的通通被处置,崇明帝下了重令,绝不姑息。
查出干系牵涉其中的,贬了一大批,一些不知情只是和东宫走的近,有真才实学的,倒是轻拿轻放。
.......
三个月后。
废太子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太子党的声音销声匿迹。
朝堂掀起了另一番争执——立太子。
上书的折子洋洋洒洒汇聚成了河流,五本折子里至少有一本是在劝崇明帝立太子。
大臣核心观点唯有一个——为保大周稳定,陛下应当早立太子人选。
但具体立谁,五花八门,这个说秦王好,那个说晋王好,也有人说宜、宁、顺三位郡王的,基本几位王爷和郡王都说了个遍。
身体不好的梁王萧裕也被人提了几回,太子是正统嫡子,皇后无子,其他皇子都算是庶子,可若是遵循长幼有序,最应该登上这个位置的便是梁王萧裕,遗憾的是,他身体不好,平时深居简出,基本连宫里举行的宴会都不参加,所以支持他的人远不如另外两位王爷。
唯一没有提到的是平郡王萧临。
平郡王萧临进了工部,默默做事,没做出什么成绩,也没有犯过错,十分平淡,再加上他是后宫一奴婢之子,崇明帝也忽视他不在意他,满朝文武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几位最有可能坐上太子之位的皇子身上,真没几个人能想起萧临,即使想到了这位七皇子,心里也不会把他当回事。
“朕的精神是越发不好了。”
崇明帝被朱公公搀着走出太和殿,日头正晒,崇明帝出了一身虚汗,眼前出现重叠的幻影,身形不稳,直到头顶华盖遮住阳光,晕厥感才慢慢消下去。
“朕的这些臣子们是不是觉得朕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崇明帝哼了一声声,语气含了嘲讽,“立太子,为保大周稳定?”
“冠冕堂皇!”
“朕的这几位好儿子,一直惦记着龙椅,看太子之位空出来了,便等不及了。”
没有帝王会喜欢被臣子压迫着立太子立储君,每一个臣子讲的话都是面上好听,为了大周着想,为了江山稳固,可听在崇明帝耳边,那就十分刺耳了。
为保大周稳定,江山稳固,岂不是在暗示他他老了,即将撒手人寰,命不久矣。
生怕他驾崩,大周江山无人继承,皇子相争,国朝动荡。
不然,若大臣认为皇帝身体康健,哪里需要早早立下储君!
崇明帝自己可以说自己老了,却不会愿意大臣们说,愿意大臣们想。
立太子一事被他一直压着,除了有这方面不愿意受大臣掣肘的心思,另有一方面,他的这几位皇子,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至少没一个能达到他心目中太子标准的。
崇明帝会不由自主地将人和废太子对比,废太子萧承玉自幼便学治国之道,他做得很好,正因为他做得好,对比也就更加明显。
崇明帝原本只是精神不济,身体乏累,可自萧承玉谋反那日后,崇明帝的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糟心事,一桩桩,一件件,没一个能让他心中顺意的,叫太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凤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