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金瓯重圆 第61章

第96章

转眼已是同流贼顿兵相持一个月后。这天早上,邹元瀚漱过了口,把水吐进盆里,接过布巾擦了擦嘴,挥手让仆役退下,然后问候立在旁的副将,“怎么样,那小子这些天还是什么都不干?”

副将答:“还是之前那样。每天操练,就是教些听鸣金声、鼓声,辨认旗色、旗语之类的,都没怎么见教习武艺,别说别的了。”

邹元瀚让人服侍着开始换衣服,今天没有出兵打算,所以他也就没有披甲,“听说他最近又招募了点人?现在有多少了?”

“属下打探了,也就刚到两千人。”

“倒是翻了一番。”邹元瀚抬一抬手,让人系上腰带,“没有什么别的动静?”

副将心领神会,低一低头道:“还没有,不过属下看也快了。听说他们营里已经从一天三顿减成两顿了,士卒都有怨言。”

邹元瀚点头,“继续卡着他的粮草。”

“属下明白。”

邹元瀚挥手将下属和穿衣的仆役一起挥退,哼着小曲走到帅案前,坐下来开始用饭。

这一个月来,邹元瀚采纳陆宁远之策,上表朝廷,请求朝廷下令周围各省配合自己剿匪,将翟广部与扎破天部围困在黄州府,同时也将其他各小股流贼隔绝在外,让他们彼此音信不通,难以互相呼应。他自己则引而不发,将这些流寇迫得四处逃窜,几无容身之地。

期间翟广与扎破天曾几次突围,均被拦回,只得转徙各处,始终避着他大军军锋仓皇潜行。邹元瀚曾几次探明流贼大军所在,试图袭破,但均未成功。兵锋小挫,毕竟无碍大局,他也并不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自己四面张网,又以大军压境,内外夹击,这些流贼飞走路绝,眼下虽然还在负隅顽抗,但用不多时定然落胆,大功已在俄顷间,只看那一天何时到来。最多三月,最快只要一个月,便可向朝廷具表告捷了。

为着攻心,他还上奏朝廷,悬赏翟广人头,在全省当中四面张贴,赏格定得极高,足有三百万两之巨,想看重赏之下是不是会有勇夫。与此同时,对扎破天也有悬赏,只不过比翟广要少得多,只有一百万。

一个月前陆宁远所说的“翟广名高位卑”提醒了他,如今他故意压低了扎破天的赏格,把他置于翟广之下,不知扎破天见了后有没有什么想法。

他这边心情正好,那边,翟广、扎破天他们却也不是愁云惨淡。

他们虽然被困在这一省之地,但这一月间并未遭受什么损失,反而在转徙各地间,队伍愈发壮大。每到一处,便有许多流民加入过来,他们一律收编成军,如今两部加在一起已有两万来人,同邹元瀚军已是相差不大。

邹元瀚有空让人盯着陆宁远,却因心中轻视,没有仔细探明他们营中情况,亦或是觉着不过都是些临时拉来凑数的乌合之众,并未在意。

被他视作穷途末路的两队流寇,有时合二为一,有时兵分两路,随情形而变。临敌时两人便拧成一股,一同御敌,共渡难关,而遇募兵这种有好处的事,两人为免冲突,便尽量互相避开,谁也不去对方地盘。但无论分合,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没有半分落胆之意,唯一的问题便是粮草不足。

如今有邹元瀚虎伺在旁,那些需要数日数月之力方能攻下的富裕大县,他们是难指望了,所过之处为寻百姓支持,去的都是些穷乡僻壤。这里百姓受官府欺压更深,生路断绝,见他们来了,无不欢欣踊跃,还有主动绑缚了县官带到他们面前的。

但这些地方的百姓往往自己都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拿不出什么余粮。他们手里纵然捏着银子,却也花不出去,更不必提扎破天坏了名声,日子只有更难过的份。

如今队伍壮大了,吃饭的嘴却也多了,粮草便愈发支绌,成了当前的燃眉之急。翟广与扎破天这时已分开多日,为此不得不又碰头。

碰面时两人均已听说邹元瀚出钱悬赏自己脑袋的事,气氛不由有些尴尬。

最开始翟广只听说了自己的,听过之后哈哈一笑,对景山几个道:“老邹倒是看得起我!”但没过两天,混入城里的士兵揭下了对扎破天的悬赏令带回来给他,翟广看过之后,当即觉着不妥,但也知道形势如此,做什么都错,便按兵不动,全不声张,只当不知道此事。

这天碰面之后,聊不两句,反而是扎破天当先提到,抹着胡子呵呵笑道:“老邹对咱的悬赏恁高,我也让人到处张榜,给他定了给赏格,老哥你猜是多少?”

翟广问:“多少?”

扎破天伸出三根手指。翟广问:“三百两?”扎破天摇头。翟广又猜:“三千两?”扎破天道:“高了,高了!三百两都高了。”翟广便又问:“那么是三十两?”

扎破天见他屡猜不中,等不及了,索性自己揭破谜底,“都不对!是三钱银子!我这是告诉老邹,在我扎破天眼里,他就值这个价!”说完哈哈大笑。

翟广也笑,见扎破天心胸宽广,很是松了口气,便不再提悬赏之事,趁势把话头往别处引。

两边会同各自的军师围在一起几次商讨之后,均觉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终于宋鸿羽牵头定下一计。

提出这法子,多少有些出于无奈,至多只是下策中的一条上策,还未实施,不料却忽然传来消息——附近不远的鹅笼镇,乡民不堪官府欺压,一群人纠集起来愤而反抗,竟然趁夜攻破县城,占据了县衙。而守城官吏被缚住时全无准备,大半竟然还在梦里浑然不觉,稀里糊涂就被从被子里面提出来,捆吧捆吧拖出去砍了脑袋。

那些乡民虽然与翟广素不相识,但是破城当日就派人过来向他传信,请他进城主持大局。翟广闻报之后,明白这是天赐良机,不敢耽搁,收拾人马便要过去支应,但临发之前,忽然想到什么,忙勒令大军暂驻,派人将消息传给扎破天。不管扎破天是否已经得知,他派人报告一声总是好的,以免兄弟之间生出什么嫌隙。

这些天来,他始终小心维持着同扎破天的关系,推尊他的盟主之位,严令士卒不许风言风语,更尽量不出风头。他也明白这样下去恐怕不是长久之计,但拖一天是两晌,官军来势汹汹,和之前几次大不一样,似乎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想要将他们彻底歼灭,还是同舟共济过了眼前这个难关为上,以后的事情也只能是“明日愁来明日愁”了。

果然,翟广派去的人报告鹅笼镇的情况时,扎破天还未听说过,得知以后大喜过望,马上向鹅笼镇挺进。

他一面走,一面让人查实,见消息确实准确,很是承翟广的情。进入县城之后,粮草金银自不待言,任谁看这都是一块肥肉,翟广原可以独吞了它,却没这么做,反而先告诉给他,自己率军缀在他后面,以示绝不率先进城之意。

翟广做到这个份上,他也不能不够意思,在路上便已打定主意,等一会儿打开县城的粮仓府库,无论有什么好东西,都和翟广二一添作五,绝不多拿——谁知天总不遂人愿,进城之后不久,反而嫌隙顿生,却是后话。

他们距鹅笼镇比邹元瀚与陆宁远的驻军都要更近,收到消息又早,等陆宁远得知之时,扎破天的先头部队虽然还没入城,但算算时间,已经彻底赶不上了。陆宁远知道叛军入城补给已成定局,也就没有急于向鹅笼镇方向移动。

虽然之前他向邹元瀚献计,说要想方设法断绝叛军粮道,让他们无法获得补给,逐步削弱其力量,但他也深知,想要彻底困死翟广绝非易事。翟广与扎破天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进入鹅笼镇,虽然在他意料之外,其实也没有坏了他的部署。

他向邹元瀚献计,邹元瀚又上表朝廷,奏疏中全然没提他的名字,他并不在意。朝廷拨划来的粮草军需,要经邹元瀚之手才能给他,邹元瀚故意截下大半,想要借此给他下马威、逼迫他走投无路,去劫掠百姓,再上书弹劾于他的心思,他也,但同样不以为意。

他如今名微众寡,不在其位,却可借邹元瀚之手而谋其政。邹元瀚采纳了他的建议,便是在按他的部署施行,他对邹元瀚进言说要困死翟广时,其实心里便知道不可能,也压根没想过能用这种方式困死翟广,真要说来,还是他自己先断粮的可能性更高。他真正的谋划并不在此,翟广与扎破天入鹅笼镇补给,反而是他所乐见的。

只是他心中真正所想没有同任何人说,每日只是招兵、练兵,让他们识金鼓、晓号令、明进退、知荣辱,将武器战法的教授全都放在后面。大概是因为这样,邹元瀚觉着他压根不懂带兵,这些时日除了卡他的粮草物资之外,没再找他的麻烦。

至于军中日渐告罄的粮草,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现在他军中已改为每日两餐,他与士卒们从来一同用饭,命其他部将也是如此。成军以来,他与这些士卒虽未能同甘,却是共苦,士卒们见全军人人如此,连主帅也和自己吃的一样,倒也没有多少人不满,打饭时看看对方的碗,往往自嘲几句便过去了。

除此之外,李椹已经出发,既是去外地购粮,也是去暗中执行刘钦事先交代给他的任务。

陆宁远思索再三,又给刘钦去了一封信,讲明军中粮草短缺问题,希冀刘钦有所处置。信写好后,在桌上搁了半天,他十分想要再写一些别的,犹豫再三,最后只是加了两句,一句是感谢他送的衣服,一句解释自己感谢的原因:行军很冷,衣服穿上很暖和。信写好后,即着人发出。

刚走出帅帐,即听军门处一阵喧哗,随后兵丁跑过来道:“报告!抓到两个奸细,一直在营外探头探脑,往咱们里面张望。”

陆宁远点点头道:“带过来我看看。”

第97章

两个奸细被押上来,陆宁远见到他们,皱一皱眉,对其中一个道:“怎么又是你?”

负责押送的兵丁不明所以,往这人脸上看了一阵,忽地也恍然,“将军,之前就抓过他!”手上使劲,把他压得更紧。

陆宁远一挥手,让他们把人放开。兵丁照做,松开手往后退了两步,但不离开太远,手按在腰刀上面,对被抓到的两人怒目而视。

陆宁远并不让人给这两个人松绑,走上前,站在两步远处问那个已经被抓到第二次的人:“上次我将你放归,说如果再让我抓到,绝不轻饶,如何还敢回来?”

他虽然没有作色,但脸上没有表情时,也自有一番不怒自威。被他问到的那个人胆子颇大,倒是还好,另一个已经被唬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只有不住哆嗦而已。

前一个人道:“小人真没有什么坏心,这次来是来告状的!”

陆宁远一怔,缓和了一点神色,“你且说来。”

那人瞧瞧他,咽了下唾沫,壮起胆子,开始七零八碎地讲起来。

这人已经是第二次被作为奸细送到陆宁远面前,上一次是跟着另一个人一起,但其实以他俩的身份,说他们是奸细对也不对。

说不对是因为他们两个本是附近乡里的百姓,平日以种地为业,从没有从过军,既不是官军也不是流贼;说对是因为看他们之前在陆宁远大营外做的事情,就与真的奸细无异。

前些日守卫的兵丁见有两个人在营外逡巡不去,半天当中换了数个不同的地方向营内张望,似乎是在探听营内虚实,不敢怠慢,忙绑缚了他们回营,交给陆宁远。陆宁远亲自审讯了他们,问他们是什么人、在自己营外是做什么,他们原本咬死不说,被陆宁远半真半假威吓一番,没有当真动刑便先怯了,对他和盘托出。

原来他们都是寻常百姓,原本和哪方势力都没有牵扯。但是翟广的名声这些天愈发地名震乡里,到处都在传,说他所过之处从不骚扰百姓,而且每到一个地方,便要开仓放粮、为民做主,于是人人都盼着他来,还生怕他们打不过官军、打不到自己家这里。

现在翟广就屯驻在他们村子附近,他们见附近还有一伙官军屯驻,而且刚好把翟广拦住,几个乡民一合计,便选出两个胆大的,来到官军营外探听情报,看能不能探到什么消息,暗地里传递给翟广,好让他别吃官军的亏。

谁知一来他们没有经受过训练,行事不密,举动过于明显,二来陆宁远营垒防守实在森严,守卫士卒每日换岗,一有异常随时上报,不然便要追责,因此人人都瞪大了眼睛、竖高了耳朵,很快就将他们当成奸细捉住了绑回营里。

陆宁远将人一审,很快便得知实情。左右亲兵听说这些逆民居然暗助流贼,怒不可遏,都说该杀,韩玉皱起那两条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使劲看着他们,又时不时看向陆宁远,想他肯定马上就要下令,只要他一声令下,自己就把这两个黑白不分的愚民砍了,不需别人动手。

陆宁远却道:“松绑。”

“守备!”韩玉叫道。

陆宁远向他瞧去一眼,韩玉怔了怔,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但想就是给这了个人松绑,也不怕制不住他们,便压下满腹疑虑没说,上前去给两人身上的绳子解开。

陆宁远上前,检查了一下两人的手,点点头,对周围人解释道:“看他们说话时候的情态,还有手掌上茧子的位置,应当是种地的乡民没错,不是什么内奸。”

刚刚押解两人过来的兵士疑惑道:“但他们自己也说了,是来刺探军情的。”

那两个人身上绳子一被解开,就有一个软到在地,瘫了一阵,自己爬起来跪在地上,哀求道:“大人饶了小人这次吧!小人再也不敢了!”

另一个虽然同样满脸惊恐,但强撑着没说软话,梗着脖子看陆宁远,大有悉听尊便的架势。

陆宁远对两人道:“念在你们都是普通百姓,姑且饶了这一次。你们回去之后,遍告乡里,我官军所至,秋毫无犯,决不扰民,让他们不必惊慌。你二人回去后好生经营生计,若再生事,决不轻饶。放他们走。”

最后一句却是对兵士们说的。

韩玉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两个“奸细”半是感激、半是狐疑地走了,到底没有敢拦,只是愤愤不平之意形于颜色。

陆宁远似乎看见了,但说话时没有瞧他,等这两个百姓被带走后,对众人解释道:“屯兵国境之内,反惹百姓惊惧,是我等之过,与他们无关。我等所率王师,务在保境安民,非但使人畏我之威,更当怀我之德,要是害了他们性命,恐怕附近乡民疑虑更甚,从贼者愈多,附我者愈少。流贼善抚百姓,故而人心效顺,我等官兵岂能反不如贼?”便将此事揭过。

没想到还没出一个月,其中一个居然又被捉住,送到了他面前。

陆宁远不是食言的人,何况刺探军情乃是大罪,他能饶过一次,饶不过第二次,但听这人言不及义地讲了一阵,他隐约听明白了些,才知道原来这次他们两个不是因在周围刺探营中情况而被捉到,而是想要见他,见了门就要进,被守卫的兵丁拦住,两边怎么也说不通,为首这个着了急,当是自家村子,硬往里闯,这才被当奸细拿下。

他已经明白了经过,听讲话这人还在不停说刚才守门的卫兵拦他,他自己怎么怎么说,兵士如何如何不许,便打断他问:“你说要找我告状,是状告什么?”

那人被他一岔,噎了半晌,看脸色好像有点顾虑,却忽地腰杆一挺,不答反问,“将军,你上次让俺回去怎么和乡亲们说来着?”

他这次来,没再对陆宁远“大人”、“小人”地叫,好像颇为占理,陆宁远略微猜到发生了什么,答他的话道:“我说让你回去对乡亲们讲,我官军所过秋毫无犯,让他们放心。”

那人把另一个百姓拉上前,让他背对着陆宁远,也不管还有别人在旁,扯起同伴的衣服就是一掀,道:“你看吧!”

陆宁远朝这人衣服下面看过去,见他背上横纵数道伤口,有的已经微微结痂,大部分还流着血,看样子应该是鞭子抽的。他见状,刚才的猜测愈发被证实,便问:“这莫非是我麾下官兵所为么?”脸色没有什么变化,声音却稍低了些,来告状的百姓听不出来,左右军官亲卫这些天对他已经熟悉,闻言俱都心里一凛。

“就是!”百姓掀着同伴的衣服,对陆宁远道。现在正值一月,天气还十分寒冷,同伴衣服掀开,裸露出来的肚皮在寒风中冒着丝丝白气,已经冻得发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因为害怕至极,僵站在那里不敢出声,告状的百姓也没有发现,怒气冲冲地又道:“就是前天的事!”

“你们闯进我们村,管我们要粮食,还说只要一点。我们给了,你们嫌少,还逼我们拿,看见他家磨盘里有粮,上来就抢,还把人打成了这样!你看看!”

同伴扑通一声倒在地上,说话带了哭腔,却不是对着陆宁远,而是对说话这人道:“俺就说……不来,你偏要……完了!完了……咋办呦……”他说话有些口齿不清,嘴里像是含着只核桃,不知是吓傻了还是天生如此。陆宁远没理会他,问:“你看清是我营中官兵所为?”

第二次被捉住这人当真是个刚出窑的生红砖,见着官不仅不软,还对着陆宁远嗤笑一声,“当然!附近除了翟大王就是你们,还能是人家干的不成?”

韩玉对他早就忍无可忍,“噌”一声拔出刀来,嘴张开了,还没来得及呵斥,陆宁远一把将他的刀拂开,“打人的人的面貌,你还能认出来么?”

“化成灰我都认得。”

陆宁远点点头,命各旗所有军官过来,问明前天出营的所有队伍,将所部士兵全部找来,同各自军官一起站在一处,让这人指认。

这人扯起同伴,让他也一块去看,一使劲,同伴被拉起来,一松手,人又瘫在地上,就像乡里人常说的“一扯一根线,一松一个蛋”。这人气得直骂,陆宁远挥挥手,让人把地上这个拉起来,带到军士面前指认。

来告状的那个人走在前面,在排成三排的兵士脸上逐一看过,另一个被人架着,他走到哪就被人架到哪。忽然,前面那个猛一顿脚,指着一个士兵的脸叫道:“就是他!”

“出列!”陆宁远道。

被点到的士兵犹犹豫豫站出来,神态有点不自然。陆宁远问后面那个百姓,“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前面那个听后面没动静,转身道:“说你呢,牛尾巴!”

同伴畏畏缩缩抬起头,见到士兵的脸,马上脸色一白,猛地把头低下去,不敢看他,却小声道:“就是……就是他!”

“全旗出列!”陆宁远走上前去,仍是瘸着那条腿,但营里鸦雀无声,只听得风紧扯着杆子上的旗子,呼啦啦响。

十二个士兵向前一步,显得其他人各后退了一步。陆宁远走到旁边,没问刚才被指的那个士兵,而是问旗总,“确有其事?”

旗总支吾道:“兄弟们实在饿得厉害……”

陆宁远详细问明情况,确认过不是诬陷。原来这一旗军官奉命外出购买蔬水粮草时,乡民都不愿出售,他们因营中实在缺粮,便打算强买,虽然事后扔了银子在那,但因为争执时出手打人,也和强抢没有区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