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 第168章

皇帝听在耳朵里,喜在心里。

恰巧,萧复来请命,说徐鹿鸣这次的事儿办得不错,要把他调去禁军做诸卫将军。

皇帝想着徐鹿鸣这几年在皇城史的位置上着实办了不少事儿,给禁军涨俸禄,给国库省开支,查看,管理京城,本来该三年前就升职的,但因为要熬资历,硬生生拖了三年,如今资历也熬够了,要升也可以升了,便应了下来。

萧复拿着圣旨去找徐鹿鸣:“说好了,这次你把事儿办好,给你的惊喜。”

徐鹿鸣打开圣旨,瞧见上头将军两个字,答应让姜辛夷做将军夫郎的承诺马上就要办到了,喜得眉开眼笑,朝萧复拱手道:“谢过萧大统领了。”

萧复摆手:“€€,先别谢我,你这位置坐不坐得稳,还得我你手下的兄弟答不答应。”

徐鹿鸣挑眉。

萧复道:“你这诸位将军要负责宫廷宿卫,仪仗,军籍管理和军事训练,其他的,我相信你都没问题,这军事训练可是一堆人不服气呢。”

徐鹿鸣一点军功都没有,升官全靠金钱开路,放在皇城史这个死要钱的位置上没人说什么,可放在军队里一群人不服气。

命令还没有下达,军营里就有一群人不服气了,远的不说,徐鹿鸣的手下左右卫将军,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将军等等一群将军,全都摩拳擦掌,想要跟徐鹿鸣一较高下。

徐鹿鸣跟萧复练了三年,最近又得了一本练兵奇书,正是手痒的时候,大言不惭地放话说:“让他们尽快来,我摆擂台恭候他们大架,如果我不敌他们,这诸位将军我就不要了。”

徐鹿鸣很有自知之明,他没有军功,军营里不负他的人太多了,与其等他走马上任后,让这些人在背后给自己使绊子,还不如在上任前,一气儿把他们都打趴下,让他们心服口服。

当然,如果有人能把徐鹿鸣干趴,徐鹿鸣也不会心生怨怼,武将实力为尊,人家实力比自己强,该他上任的。

“好,这才是我诸卫将军的气魄!”萧复拍着徐鹿鸣肩膀一脸的欣赏。

这职位虽然是徐鹿鸣挣来的,但在外人眼中,他就是走了自己的关系,如果他就这样随口应承下来,反而落了下风。

他能够想到摆擂台让众人彻底服气后才上任,不得不说,有魄力也有胆气。

在萧复看来,有一个当将军的样子了。

他把圣旨收了回去:“那这旨我今儿就不宣了,等你光明正大赢下十二卫将领,我再堂堂正正地与你宣读。”

徐鹿鸣颔首。

摆擂台不是一件小事,何况还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半点军功的人单挑十二禁军将领,这消息一传开,别说军营里的人都在沸腾。

就连刚解禁的京城百姓们也有点拭目以待。

京城封了两个月,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一场活动来把经济盘活的时候,徐鹿鸣不放过任何一个挣钱机会,把杨兴和姜苏木招来。

“你们两个机灵点,看看城中哪处适合摆下擂台,我们好设置场位,多赚些银子。”

姜苏木和杨兴两个人这话,纷纷劝道:“老大,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你在军营里比完就完事了。”

姜苏木也道:“就是啊,鹿鸣哥,皇城司再缺钱也不缺这点场位费,你别掉钱眼里去。”

这可是比武,非死即伤。

他们相信徐鹿鸣有挣钱的实力,可那是久经沙场,常年在外杀敌剿匪的十二将领,他们委实没有信心徐鹿鸣能够挑战成功。

军营里的人嘴都严,就算徐鹿鸣输了擂台,也不会出去乱说什么。可老百姓的嘴就毒了,不用想都知道,到时候,他们会传出些什么难听的话来。

徐鹿鸣听着他们左一句右一句地劝谏,笑道:“连你们都不看好我,那这次赌坊里的赔率肯定很高,不设会场,不赚这个钱也太浪费了。”

姜苏木还想劝:“鹿鸣哥……”

徐鹿鸣抬抬手:“不管这次我会不会赢,这个皇城史的位置是留不住我了,你们两个趁我还在,做点实事出来,别让人家把我这个桃子摘了去。”

徐鹿鸣能坐上皇城史的位置是走了大运,他这一走,这个皇城史的位置就不知会落到谁手里了,在情感上,徐鹿鸣肯定想举荐自己的人。

但吏部那边这次还会不会卖自己的面子,他就不清楚了,所以在他走之前,他得让他这俩亲信有点“政绩”,万一人家看在这个政绩上,他一举荐就同意了呢。

杨兴和姜苏木的眼睛都红了,天底下都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徐鹿鸣这样好的上峰,拿自己来给下属铺路。

徐鹿鸣最受不得他们这点:“好了,赶紧选场地,再说了,你们觉得我会输,我就一定会输啊,保不齐我赢了呢。”

杨兴和姜苏木齐齐下定决心:“好,我们都去买老大赢。”

徐鹿鸣笑:“这就对了嘛。”

擂台的场馆设在京城的南露台,这里经常举行相扑比赛,视野开阔,能装下不少的人。

一人收五文钱,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何况皇城司还能赚多赚两次钱,京城百姓进城看热闹的进出城门费。

军营和百姓们得知徐鹿鸣把擂台摆在了南露台,愈发沸腾。

百姓们高兴,他们也能看到比武了。

军营的十二将领高兴,台子搭这么大,徐鹿鸣越丢人越不敢来染指他们军营的诸卫官。

没人信徐鹿鸣会赢,但所有人都期待看到徐鹿鸣出丑,十二将领暴打皇城史,一听就很带劲。

京里大街小巷都在传这件事,就连徐鸿雁下了学回来,都问徐鹿鸣:“爹爹,你要去打架吗?”

徐鹿鸣笑:“是啊,绵绵期待爹爹赢吗。”

徐鸿雁立马兴奋道:“期待!”

兴奋完又道:“可是他们说,你要一个人单挑十二个人,这打不过的吧。”

徐鹿鸣的笑僵在脸上。

好在徐鸿雁下一刻又捏起拳头挥了挥:“不过没关系,谁把爹爹打趴下,我以后就把谁打趴下,爹你放心去吧,我会给你报仇的。”

徐鹿鸣:“……”

这黑心小棉袄不能要了。

第116章

徐鹿鸣很巧妙地把擂台赛的时间定在半个月后,美名其曰要准备,实则就是为了让消息有时间发酵,别消息刚传出城,擂台赛就结束了。

经过小半个月的传播,不止全京城的百姓都知晓了这事儿,连京郊城外的百姓也知晓了。

如今老百姓的日子没以前那么难过了,大钱花不起,花个进城费看看热闹的银钱还是出的起的,得知这个消息,盘算着家里要买的物什,想着进城看热闹的功夫,一块把物什买齐了。

花一次钱,赚双倍的快乐。

有那会钻营的,想着看热闹的人多,这人一多,生意也好做,摘了家里时下最新鲜的果蔬早早背进城,有些则拿出自个最好的做吃食、饮子的手艺,提前几日就来京城南露台蹲位练摊儿。

如此,到了擂台赛那天,南露台半夜三更就人满为患了,天一亮,更是人山人海,连离难露台远一点的山坡上的树杆上都挤满了人。

时值仲夏,正是蚊虫多的时候,山上的蚊虫都阻止不了他们看热闹的情绪,一会儿拍一个地把这片的蚊子都快灭绝了。

京城大半的人都去了南露台,南露台外的几条巷子都集满了人,杨秀莲、赵二娘这些徐鹿鸣的家人得知这个消息,眼前一黑又一黑。

本来去打架,打得还都是些将军统领之类的人物,她们心里就不舒服。徐鹿鸣没正经学过武,这万一打出个好歹来,可咋办。

偏这孩子还不懂事的在京城大张旗鼓地设了擂台,挨打还要当着全京城人的面挨。

这里子面子全丢,哪个当娘得舍得孩子吃这个苦,这半个月她们担心得都没睡个踏实觉。

徐鹿鸣见状,劝了几回,见劝不住,索性就不劝了,等一切尘埃落定她们的心自然就下来了。

擂台赛这一日,他在家里睡得饱饱的,又吃得好好的,补足了体力,精精神神地带着忐忑的一家人前往南露台。

位置,姜苏木早给两家人留好了,留得还是视野最好的那一排。

徐凯南一到地儿,满意道:“这儿好,能把擂台瞧着一清二楚。”

自他上了京城,徐鹿鸣和徐鹿鸣便把他们的商队和掮客生意交给了他打理,他现在别的地方不说,挣钱上面一把好手。

徐老大和钱慧娟别提有多满意了,他们儿子他们心里清楚,让他去当官,他没有徐善学和徐鹿鸣的脑子,很容易被人坑。这种有两个哥哥庇护着,一辈子吃喝不愁的生意,再适合他不过。

闻言,钱慧芳拍了他一巴掌:“你个缺心眼的,你二哥都要挨打了,你还在这里欢喜看不看得清楚。”

咋的,想看清楚你二哥怎么挨打的啊。

骤然被老娘拍了一巴掌的徐凯南叫屈:“娘,我可没这么想,我一直觉得我二哥能赢来着,你这么说,是不是不想二哥赢。”

钱慧芳顿时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好巧不巧地徐鹿鸣还在她身侧,她顿时憋红了脸道:“小鹿,二婶不是这个意思,二婶心里还是希望你赢的。”

徐鹿鸣没有计较,笑着道:“我知道二婶,大家快入座吧,老让人家占着位置不好。”

会场来的人太多了,不让人占着,早被一些看到位置的人坐了去。

他们坐下的时候,姜苏木正引着一个脸圆圆的姑娘以及五大三粗的一群汉子和几个云鬓钗环的妇人往这边走,看样子是要往他们这一排来。

赵二娘一看姜苏木不来招呼自家人,亲亲热热地去招呼旁的一家人,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还是徐鹿鸣碰了碰她手臂:“娘,那个脸圆圆的姑娘就是苏木喜欢的人。”

赵二娘下意识朝那姑娘看过去,见小姑娘圆圆润润的一点也不瘦吧,穿得也鲜亮,跟个年画娃娃似的,一眼就喜欢上了,欢喜地骂道:“这小子眼光这么好,怎不跟家里人说,害我白担心一场。”

早知晓他有中意的这么好的姑娘,她还给他安排个甚相看,早托媒人上门去提亲了。

徐鹿鸣把贺南鸢的家世说了说:“娘,苏木给你说了,咱家也高攀不上这样的人家啊。”

赵二娘闻言嘴角的笑落了下来,说话也结巴道:“门第这么高啊,要不……要不还是把苏木叫回来吧。”

她跟徐鹿鸣一个想法,高攀不上的人家还是不要去硬攀地好,免得姜苏木越陷越深越痛苦。

徐鹿鸣笑道:“娘,苏木领着的一群人明显就是贺姑娘的家人,要是贺姑娘的家人对苏木不感兴趣,能今儿由他领着来?”

“我估摸这贺家想要多考察苏木和咱家一番,让苏木与她家多接触接触不是坏事儿。”

徐鹿鸣看得很透彻,就姜苏木那藏不住事儿的模样,人家贺家未必看不出他对贺南鸢的那点意思,只是这结亲不是小事,且他们家门楣又低,人家要考虑的顾虑的也多,不可能姜苏木透露点意思人家就答应了。

不得看看姜苏木的诚意以及能耐啊。

门楣低要是连基础的诚意和个人的能耐都没有,人家凭什么要委屈姑娘下嫁啊,京里又不是找不出青年才俊了。

听了徐鹿鸣的说,赵二娘惊喜道:“如此说来,咱家苏木还是有机会的?”

徐鹿鸣颔首:“肯定是苏木哪儿如了人家的意,不然今儿也不会全家出动来看这擂台赛,这样的机会再多一些,保不齐人家家里就松动了。”

赵二娘高兴:“这行。”

她也是有姑娘的人,她不怕儿子出力,就怕儿子想出力都没处使,努力过了,人家还是没瞧上姜苏木,那是姜苏木自个不争气,怨不得别人。

这样一想,她觉得这贺家真是好人家,门楣这么高还瞧得起她家苏木,愿意给苏木机会,不似那摆谱的人家,愈发对贺家和贺姑娘满意。

等贺家到他们这儿来入座的时候,她鼓起勇气,笑呵呵地跟他们一一打了招呼。

别管事儿成不成,态度总得做足了。

今儿来看擂台赛的,除了贺姑娘的几个哥哥,还有贺姑娘的爹娘。他们常年生活在西南驻地,无拘无束惯了,来了这京城事事要讲规矩、礼仪,为了不出丑,两人除了一些必要的场合,连门都不出,人都要憋坏了。

好不容易京里有个人人都可看得乐子,他们如何不出来走动走动。

入座之前,两人就听姜苏木介绍了,坐在他们旁边的一群人是他爹娘和他家里的一些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