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彪悍小夫郎 第180章

白天小黑拉着马车,在土路上撒欢的跑,不限速的感觉可真好。

到了晚上,韩泽玉想跟小黑换班,结果小黑身在福中不知福。

韩泽玉难得善心大发,竟然惨遭拒绝。

小黑才€€瑟两天就扛不住了,韩泽玉坏心眼的拉着车跑在前面,让小黑跟着马车跑。

虽然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小黑奋起直追,恨不得呸韩泽玉一脸,可它又不敢,只能憋屈的听着无良主人的嘲笑。

走走停停过了七天,韩泽玉终于抵达省城,顺利入住金宝儿的别院。

自打有了身孕,林母就让小两口搬出去住,她想孩子们就去看看他们。

林府人口众多,保不齐哪个不长眼的,或是有些歪心思的人会犯蠢。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儿子和儿媳的安稳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已然长成大姑娘的林雪也终日跟在母亲身边,十六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定亲人选,就怕有心之人算计,再着了道。

韩泽玉没给宝儿带礼物,京城最近也没什么稀罕东西。

他做了一套俄罗斯套娃,巴掌大的小娃娃能拆成十个一组。

正好店里也该上新品了,让老师傅自己去研究。

金宝儿拨弄一会儿就把套娃收了起来,她现在行动不是很方便,动几下就出汗。

金宝儿忧心忡忡道:“玉哥儿,你看我是不是胖了很多?”

韩泽玉抱了抱她,大概有一百五十斤,以宝儿这吸收速度,等到生产的时候,估计能达到一百七十斤。

“玉哥儿,怎么办呀?我以后是不是会一直这么胖下去?我家林景都抱不动我了。”

贴心小韩安慰他的榜一大姐,减肥而已,他韩泽玉可是专业的。

“不要怕,到时候我给你制定食谱,七分吃,三分练,咱轻轻松松就能减下去。”

金宝儿就爱听玉哥儿说话,甭管是不是安慰她,就是特别好听。

放下心来的金宝儿偷偷摸摸道:“玉哥儿,你上次寄来的话本很好看,还有新货的话,记得给我发过来,让我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审视一遍。”

韩泽玉不明所以,“什么话本”?

金宝儿抿唇一笑,小样儿的,还跟她装。

示意玉哥儿去拿窗边的木匣子,韩泽玉听话照做,结果就看到了那本《与地下情人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韩泽玉一脸€€,可更令他震惊的是匣子里的另一个物件。

纯金质地的手铐,上面还镶嵌着漂亮的玉石。

不愧是榜一大姐,开荤之后的路子是真野呀!

金镶玉的手铐,他也好想拥有。

不行,要克制,金子做的不结实,容易被他捏变形,玉石也很容易碎。

看见玉石他突然想起件事。

“宝儿你近段时间别接触那些玉石,矿石一类的,许久不见光的东西,可能对身体有影响。”

“什么影响?会让人变得神智混乱吗?”

韩泽玉闻言愣了一下,宝儿何出此言?是知道些什么吗?

第293章 金家发家史

要说起金家的发家史,那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已故去的金家老太爷,算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他父亲就是在矿上挖煤的寻常百姓。

老太爷的父亲勤勤恳恳挖矿,老老实实领着官府发放的工钱。

两口子靠着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家老小,三儿一女也都乖巧懂事。

在当时,盐、煤、茶叶等都是被朝廷监管的物资。

像铜、铁、白银、黄金等稀有金属矿产,更是受到了极为严苛的把控。

官府公开招募矿工,包一餐,工钱给的也不低,毕竟采矿有风险。

金家这位老爷子,在当时就是最普通的底层矿工,他们在矿洞里辛苦挖矿,想不到家里的小儿子策反了其他兄弟。

他们没日没夜的挖,这帮臭小子深更半夜去偷,整个一监守自盗,形成完美死循环。

关键家里大人不知情,还以为自家孩子乖巧懂事,知道帮家里分忧。

兄弟三人轮班制,妹妹负责吸引娘亲的注意力,哥哥们在事成之后给她买鸡蛋吃。

金家老太爷排行老三,长的瘦瘦小小,但是心眼儿贼多,靠着倒买倒卖,做起了无本买卖。

要说官府的人为何不管,因为他们家的亲戚也来矿上“进货”。

对于缺少的数目,他们也心里打鼓,究竟谁家拿了多少,也没个具体数量。

好在矿山很大,纯靠人力开采,没个几十年都挖不完。

金老三的手里攒了些钱,找了几个好兄弟跟他一起干。

互相握着把柄,也不怕谁去官府告密,因此靠利益和秘密维系起来的小团体一直都很稳定。

后来赶上朝代更迭的敏感时期,金家兄弟便及时收手,安分的过日子,看看风向再说。

一年后,新皇继位,延用了对采矿进行把控的政策,但态度更为缓和。

允许私人出资承包,由官府进行监督,民间自行开采。

所得矿产由朝廷、官府、承包者三方分成。

士绅老爷,地主老财、官员的族亲,纷纷行动起来。

若不是朝廷严格限制官员家眷参与其中,恐怕这项政令早就被内部瓜分掉了,哪里轮得上他们横插一脚。

金老太爷蠢蠢欲动,无奈资金受限,于是在卧薪尝胆月余后,想出了一个空手套白狼的绝妙计划。

他用还未到手的矿山做幌子,吸引村里人给他投资,承诺按照出资比例,给予相应的矿工名额,以及年底分红。

村民们又不傻,哪里会轻易相信几个毛头小子的话。

于是乎,还在闷头给官府挖矿的老金被叫了回来,稀里胡涂的作为“业内人士”,被当成了活招牌。

一场轰轰烈烈的集资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那些有钱的大老爷都奔着大型矿山,稀缺资源去了。

金家老三资金有限,签了一个十分冷门的朱砂矿。

他们这种北方省份,能挖出朱砂矿的几率微乎其微,因此这小型矿山的价格非常之低。

官府这是拿他们当冤大头了,就连负责监督的官差也是两个月才过来看一眼。

金家老三能当冤大头?那怎么可能!

人家拿着开采文书,另外招募一批人,从大型矿山的另一侧开挖。

只要有了钱,他想招多少人,想从哪里挖,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反正挖的又不是他家的矿。

金老三享受了消息闭塞的红利,又做起了他的无本买卖。

他压根儿就没想改邪归正,无奈上天非要垂怜于他。

那个被他当做幌子的破矿山里,竟然真的挖出了“朱砂”矿。

留在这边挖矿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挖了几个月,连朱砂的影子都没看到,都是些不值钱的矿石。

幸好金家兄弟按时发放工钱,不然他们早就罢工了。

这次挖出来一块不大的石头,竟是隐约透着红,硬度特别高,他们也不懂,就拿给老金看。

老金也没见过朱砂矿,但他直觉这矿石看着不像,不过他留了个心眼,也没当着众人的面说。

金老三找可靠的师傅给看了下,老师傅震惊,这哪是朱砂呀,这是玛瑙!

他们这穷苦出身的,连玛瑙是什么都不知道,等他去省城打听明白,才知道自己捡了多大的便宜。

金老三又招了一批人,加快挖掘速度,挖了一年后,果断收手。

他对外宣布,被人骗了,这山里压根儿就没多少朱砂矿,入不敷出,他支撑不住了。

金家倒也仁义,卖房子卖地,总算是把乡亲父老的钱给还上了。

反正钱到手了,还赚了一年多的工钱,村民们也不亏。

因此在金家举家搬迁,踏上背井离乡之路时,乡亲们都来给金家送行。

金老爷子痛哭失声:“我对不住大家呀!”

乡亲父老:“老金,以后踏踏实实过日子,别瞎折腾了,钱没了再赚,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金家人也承载着乡亲父老的美好期盼,平平安安的在省城买房置地,过上了暴发户的美好生活。

金老三安定下来后,又开始了包矿生涯,成为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矿老板。

因为有个不成文的定律,富不过三代。

因此在金老三的监督之下,他的孙辈开始涉足其他产业,总算是将祖上荣光延续下去。

金宝儿的祖父是妥妥的富二代,但他没有亲爹聪明,只能守业,不能创业。

他倒也本分,老爹琢磨怎么赚钱,他就负责看着家里的矿。

也是在他掌权的时期,和金家同为矿业大佬的程家,挖出了一些奇怪的矿石。

说是玉石矿,但都说玉石养人,何曾听说过玉石害人的?

可偏偏程家的玉石就出了大问题,据说能让人变得神智混乱,近距离接触过的人,身体也在以极快的速度衰败下去。

闹出了人命,官府来人封锁矿洞,程家给死者家属赔钱。

本以为程家在沉寂一段时间后,还能再缓过来,可后来的程家竟怪事频发,几位主事人相继离世。

一家子老弱妇孺离开省城,去向不明,也可能是回老家了。

其中的曲折无人知晓,只是每当有人路过程家旧宅时,难免唏嘘感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