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8000米 第48章

“快来帮我做保护啊!我今天一定要在五分钟内完攀这块岩壁。”

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兴奋,可很快就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下来。今天不练习攀岩,去做核心力量的训练。”

主播仿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摄像镜头直接对准了说话的那人。虽然因为摇晃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看出与主播对话的是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正好这人脱了衣服到另一边做抱石训练,发达的后背肌肉完全进入镜头视野,平台上就有一堆人对着这个镜头流口水。

“我来组成韩峥的人鱼线!”

“我来组成韩峥的斜方肌!”

“我来组成韩峥的背阔肌!”

“那我来组成韩峥的小肌肌!”

【用户“今日你峥江了吗”因发言不当,被管理员禁言一小时。】

观众们耽于美色的时候,主播却完全没注意直播平台那边的反应,而是继续质问:“为什么今天不让我练攀岩?”

正在做抱石训练准备动作的青年,闻言看了他一眼。

“昨天你掉下来了。”

“那、那不是因为腿抽筋了嘛,今天我做足热身了!”

“没做热身只是一个原因,发力姿势不对,核心力量不够,才是你昨天腿抽筋的主要原因。今天的任务是做五十组核心力量的训练,做完如果你还有力气,可以去攀岩。”

主播站在旁边,看着青年没带任何装置赤手空拳上了岩壁,自己又被罚不能攀岩,似乎有点不甘心。

“那让我也试试抱石训练呗。”

“抱石?”正在练习的人头也不回道,“你力量不够。”

抱石是不借助任何装备的攀岩训练,完全依靠攀岩者本身的力量,将身体固定在倾斜角度的岩壁上做动态练习,这是初学者无法掌握的技巧。

虽然看不到脸,但是明显可以听到主播用不甘又憋屈的声音问:“这不让练那不让练,那你还叫我来训练基地干嘛?直接给我一组哑铃,让我在宿舍练核心好了。”

直播平台又是一片幸灾乐祸的哈哈哈哈。

“委屈.jpg。”

“宿舍有哑铃,但是没有韩峥啊。”

“看来糖糖今天要被罚一百组核心训练了。”

新进入直播间的路人也被气氛感染,一边跟着哈哈哈,一边急忙去翻直播间的简介页面,想看看这个主播究竟是播的什么玩意?

【糖浆,户外登山主播,负雪社社长。直播户外登山的日常练习、日常挨骂、日常挨揍……】

看到这里刚忍俊不禁时,路人又看到简介的最后一行。

【2021年国内室内攀岩大赛报名,训练中。】

除此之外,直播界面的评论区还有一排异常整齐的队形签到。

【负雪社一号社员签到,慰问社长的腰。】

【负雪社二号社员签到,慰问社长的脑。】

……

【负雪社十三号社员签到,通知:这周末去香山爬山,休闲登山,老年迪斯科,社长爱来不爱。】

【负雪社宣传干事签到,慰问社长的肌肌。】

【负雪社财务干涉签到,@糖浆,记得把今天的直播收益交公。@管理员,把楼上大号和小号@今天你峥江了吗一起封了。】

看到这里,路人不由又对“负雪社”好奇起来,这个名字文艺成员奇葩的社团,好像挺有意思的,路人随手一百度。

【负雪社,北京XX理工大学登山社团,成立于2020年11月21日,社长,何棠江。

现有校内社员,16名,现有校外成员€€€€】

嗯??路人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

校外成员:21117名。

这还是学生社团吗?布莱克社会组织成员都没这个人多吧!

正在疑惑间,直播平台后台提示他收到一条新短消息,点开一看。

【感谢您关注“可把我牛逼坏了”直播间,恭喜您成为负雪社社会分社第21123名成员,社长何棠江感谢您对社团的关注及赞助,欢迎随时关注社团的活动进展,动一动手,献上一份爱心,世界因你而美好。】

这个社团,路人想,还真的挺有意思!

于是随手打赏五毛钱,为社长一天的卖艺收入做出了些微贡献。

作者有话说:

各位负雪社社会成员举起你们右手,给我们糖主播点个赞~

另外含糖CP这个名字是哪位读者想出来的,这里付你征用报酬€€€€【韩峥的嘲讽,何棠江的抱抱】二选一哦。

第50章 远大前程

2020年, 深秋。即将进入十二月份,负雪社的发展也进入了平稳期,每周举行两次社团活动, 讲解登山的基础知识和训练技巧, 每个周日还有社团骨干的活动, 这个周日, 是所有社团骨干们聚在一块看电视。

“中国登山协会将于明年举办全国攀岩联赛,采用积分制、赛季制、淘汰制的模式角逐赛季总冠军,据悉,本次比赛将在六个城市举行,是中国登山协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攀岩项目国家队筹备人才的前哨战。”

主持人字正腔圆地念完新闻稿后,播放了一段采访中国登山协会的官员的视频。

“2018年攀岩正式入选亚运会项目,2020年成为东京夏奥会的正式项目。我们期待着,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攀岩运动。”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 我们国家攀岩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共摘取了一金二银。您是否对未来有所展望呢?”

“攀岩是一项集竞技、挑战与冒险为一体的体育运动, 与其它具有团体精神的体育运动显著不同的是, 它是一项非常自我、非常个人运动,但同时它也象征个人能挑战自我的最大极限,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攀岩精神,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使用攀岩精神去攀登人生之巨石。”

“这个主席好会说话。”

凑在电脑前看直播的几个人头左右攒动, 其中一个啧啧感叹。

何棠江点头认同道:“他说的挺有道理的啊。”

“有没有道理先不谈,高度和立意先有, 至少攀岩就不会被人说成是无足轻重的项目了。”

直播频道里, 记者还在继续发问。

“那对于登山协会主管的其它几项户外运动的入奥化, 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亲眼看到小众运动一天天为人所知, 变成大众所喜爱的运动, 我们非常高兴,当然也期待其它项目的运动也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甚至是获得正式的奥运会项目资格。”

“据我所知,滑雪登山项目已经于2018年入选冬季青年奥运会。”

“是的,社会环境正在变得对少数派的运动越来越友好,我们期待着没有区别、没有隔阂的那一天最终到来。”

然后记者又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方话题,最后一个抛出一个重磅。

“据我了解,国家攀岩队的很多队员都是户外登山的爱好者,比如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女子组攀岩选手罗文静,她就经常出国攀登高海拔的雪山。这些选手利用休假进行如此危险的高山攀登,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呢?”记者明显是不赞同的角度,“如果发生意外的话,不仅会折损国家队的实力,也令人感到十分惋惜。”

听记者提到登山的话题,何棠江和其他几个坐在电脑前的伙伴们忍不住屏住呼吸倾听。

这位中国登山协会的官员沉默了一下,才答道:“攀岩与登山,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两项运动。如果一个攀岩运动员只会在室内挑战岩壁,却不敢去挑战真正的高山,我倒要怀疑他是否具有真正的攀岩精神。对这件事,我只能说,登山协会永远不会阻止任何一个想要挑战高峰的运动员去迈向山野,想攀登,就去吧。”

何棠江心中微微激荡,旁边肖丁已经激动地拿下笔摘抄下这句话。

肖丁激动地说,“今天这句话肯定会火爆论坛,这大叔真敢说,一点都没打官腔!”

彭宇峰给他科普道:“因为你口中的这位大叔,是我国最出名的的高山探险队€€€€西藏登山队的前队员,他们那一代人花了数十年的光阴为中国征服了十四座8000米海拔山峰,血液里都流淌着8000米海拔的空气,他们当然不会阻止后辈去继续攀登山峰。”

“原来是个实战派。”肖丁点点头,推了下身边的人,“你怎么看?”

“奥运会啊。”何棠江喃喃念道,羡慕说,“攀岩有奥运会,什么时候高山探险也能进奥运会呢?”

“怎么进?进奥运会比赛攀登K2?”肖丁摇了摇头,“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的比赛,哪个承办方会愿意举办?”

“那我们可以组织攀登珠峰啊,既有象征意义难度也低一些。”何棠江说。

肖丁不赞同道:“再低也是可能出人命的好不好!”

彭宇峰也说:“目前还没有人想过将极限登山申请进奥运项目,因为奥运体育运动和极限运动,这两者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运动方式。比起传统的体育赛事,高山探险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技,而是人与山之间的竞技,一来观赏性不够、耗时长,二来难度高、危险性大,再加上很难进行实时转播,就更不可能入奥了。”

眼看何棠江有些沮丧,彭宇峰又说:“虽然极限登山没有正式的比赛,但是很多优秀的高山探险登山家同样也是出色的攀岩选手,通过参加攀岩比赛一样可以展现他们的实力。另外,虽然没有正式的国际赛事,但是登山界却不缺乏极具代表性的国际奖章。”

“奖章?”何棠江抬头。

“最有价值的就是金冰镐奖。”彭宇峰为他科普说,“也是登山界的奥斯卡奖。每年度颁发一次,表彰该年度完成了最精彩攀登的登山家,能获得这个奖项的都是全世界公认的优秀登山家。他们有的人以一己之力无氧登顶K2,有的人切除了十八根手指和脚趾依然坚持登顶,有的人在山峰数次落入冰隙裂缝,不仅生并且开辟了新的登顶路线。每一个获得金冰镐奖的人都是亲自创造了奇迹的人,说起这个,国内曾经也有人获得过提名,但是很遗憾,他没有获奖。”

何棠江听到眸光闪动,“那个人是谁?”

彭宇峰目光闪烁了一下,正准备回答时,何棠江的手机响了,韩峥约他出去训练。

“今天可以攀岩。”

只听到这么一句话,何棠江立马就坐不住了,跳起来收拾好东西就要奔出宿舍。

“那么兴奋干什么?你明年要参加的是地区性质的室内攀岩比赛,又不是全国攀岩联赛,怎么搞的你好像要去参加奥运队伍选拔似的?”肖丁不理解。

“一口吃不成胖子。”何棠江说,“就算这次是个小比赛,下一次我说不定就能参加全国联赛了呢?反正我还年轻,努力一把,真被国家队选中也不是不可能啊。”

“那感情好,社团的赞助费也会更多。”肖丁丁摸了摸下巴,觉得有戏,“走走走,快去训练,让韩峥按照国家队的魔鬼集训方式给你训练,争取早日让你摸上国家队的门槛!”

“国家队教练都没他魔鬼!”何棠江吐槽一句,准备出门,“对了,阿峰,你还没告诉我刚才那个曾获得提名的人是谁?”

彭宇峰笑了一下,翻了一翻何棠江桌上的一本书。

“现在告诉你你也记不住。”他说,“如果你继续往登山这条路上走,总有一天会知道他的。”

桌上被何棠江翻阅到一半的《极限登山》被彭宇峰阖上,封面上印着的译者名字,是一行不起眼的黑色字体。

即便你一开始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要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进,总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与他不期而遇。他存在于你攀登过的每一条路线上,存在于你读过的每一本登山翻译著作的封面上,存在于所有同龄登山家的回忆和旧照片里。

他不存在于任何一处,但也无处不在;他的□□已经故去,但灵魂却一直活着。

何棠江没有继续追问彭宇峰,心里抱着早晚会与那人相逢的期待出门了。

今天,他又与登山世界更贴近了一些,知道了登山也可以去参加攀岩比赛为国争光,知道了一个超级厉害的国际奖项,也知道国内曾有很厉害的前辈获得过这个奖项提名的殊荣。

登山的世界是如此丰富,何棠江每天都在更了解它一点,也每天都在体会到与那些出色的人相比,自己的普通和平凡。

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何棠江想,世界如此广大,时间还如此充裕,他大可一点一点打磨这颗平凡的沙石,直到将它磨出光彩,奔赴远大前程。

何棠江在公交车上一路回想着关于登山的那些事,直到抵达登山训练基地时,心情依旧很好。不过这份好心情,很快被人打破。

“喂,韩峥,我到了。今天怎么练攀岩?什么,不练?你刚才可不是这么和我说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