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煙霾

“歡丫頭,你該不會對他動了心吧?”齊磊的問題讓宋意歡的睫毛輕輕顫了顫。

她朝齊磊搖了搖頭,澀聲道:“齊伯伯,我沒有。”

齊磊鬆了一口氣,“那就好。”

他語重心長道:“歡丫頭,聽齊伯伯一句勸,寧親王府絕不是你的好歸宿。寧親王世子已經娶了妻子,娶的是你的長姐,這還是御賜的婚事,是絕對不能出錯的。你……你若跟了他,就只能做個妾。可,你長姐,定安侯府會讓你如此順利給他做妾麼?那會要了你的性命的!”

宋意歡輕聲道:“這些我都知道。所以齊伯伯,我是一定要走的。待時機成熟,我就會帶着軒兒永遠離開這裡。到那時,我們尋個無人的地方,過清靜的生活。”

齊磊回到椅子上坐下,用力搓了搓自己的臉,眼眶通紅。

“我就說你怎麼一直待在寧親王府裡不離開,原來是因爲這個原因。我怎麼直到現在才發現,若我能早些發現,便能早一些替你想辦法了。”他十分自責。

“齊伯伯,你別這樣想。怪只怪,命運太愛捉弄人了。”宋意歡垂下眼簾道。

“所以,你調查長月庵的事,便是因爲想要拿到你長姐與人私通的證據?”齊磊皺眉沉思著,“既然你沒能從這名單上看出什麼,便說明對方做得極爲小心,隱瞞了自己的行蹤。不過,我們還有另一個法子。”

齊磊擡頭看向宋意歡:“她是如何診出有孕的,又是何人給她開的落胎藥,只要將那位大夫給找出來,我們便有了人證與物證。”

宋意歡用力點頭:“齊伯伯說的沒錯,那位給長姐診脈的大夫我們也得想辦法尋到。只是,京都城有那麼多醫館,要想找到此人,只怕需要耗費上很長時間。”

“你放心,一切有我。不論是那位能夠治好軒兒的神醫,還是那個爲你長姐診脈的大夫,我都幫你尋找。”齊磊語氣放緩,看着宋意歡的目光裡充滿了心疼。

“倒是你,又得回到那牢籠裡,與那賤.人周旋。”

宋意歡擡頭看了看向空中伸展的葡萄藤,目光充滿了堅定與頑強。

“齊伯伯你曾說過的,天還沒塌呢,我會小心應付,爭取取得長姐的信任,套出有用的線索,再還之一擊。她如此算計我,我絕不會讓她好過。”

拜別了齊磊,宋意歡戴上帷帽,走在返回寧親王府的路上。

而在她離開之後沒多久,姬陵川騎着馬兒急急停在永寧巷口,跳下馬兒,他大步向着巷子內走去,來到了某一扇門前,擡手敲了敲上面的門環。

“你這丫頭,是不是又忘了什麼東西?”齊磊無奈打開門,對上的卻是姬陵川的臉龐。

愣了一瞬,齊磊笑道:“陵大人,你怎麼來了?”

姬陵川沒有遺漏齊磊方纔話裡提到的稱呼,他握緊手中的東西,道:“她方纔來過?”

“你是說歡丫頭?陵大人是特地來尋她的?”齊磊道,“那可不巧,她剛剛纔離開沒多久。陵大人若是要追,此時應當還是追得上的。”

姬陵川卻是沉默了下來,他垂眸看了看自己衣襬上不知何時沾染的泥水,將手中握著的東西朝前遞去,道:“這是了結案子的賞賜還有嘉獎令,既然她已離開,便由齊叔你轉交給她吧。”

齊磊應聲接下,隨後驚訝的發現手中的兩個錢袋沉甸甸的,裡頭怕是裝了不少銀子。

“陵大人既然來了,不如進來喝杯熱茶再走?”齊磊招呼道。

姬陵川卻是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

姬陵川出了永寧巷,便翻身跨上了那匹馬兒,他看了看寧親王府所在的方向,猜想宋意歡應當已經走在回去的路上了。扯了扯繮繩,他調轉馬頭,向着城外而去。

長月庵位於城西郊外三十里處,從京都城到長月庵走官道需走上一個時辰才能到。

不過姬陵川的馬兒是上好的千里馬,加上他騎術精湛,只跑了半個時辰他就抵達了長月庵外。

到了長月庵,他並沒有急着進長月庵內見宋南歆,而是在距離長月庵百米外的小樹林裡停下,吹了一聲特殊的鳥哨。

不一會兒,便有一名侍衛悄然從長月庵內離開,單膝跪在了姬陵川面前。

“屬下見過世子。”

姬陵川淡淡道:“將世子妃這幾日在長月庵內的一舉一動向我說來。”

“是!”那侍衛低聲道,“三日前,世子妃抵達長月庵後便宿在了長月庵後院的禪房。這三日,世子妃早起便同長月庵的尼姑們一同唸經祈福,爲亡者超度,吃過午膳小憩後便手抄經書,直至傍晚。用過午膳,世子妃會同庵內的尼姑們一同講經下棋,於戌時末熄燈入眠。”

“她一刻都沒有離開過長月庵?”姬陵川問道。

在侍衛那裡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姬陵川便陷入了沉思。這麼看來,宋南歆在長月庵內倒是規規矩矩的,沒有做什麼多餘的小動作。

可他總是在她身上感覺到許多怪異之處,讓他難以忽視。

“你去取一份世子妃抄寫的經文,拿過來讓我瞧瞧,切莫驚動了任何人。”

姬陵川派來保護宋南歆的侍衛是他經過精挑細選和精心訓練過的,身手十分矯健,只離開了片刻,就又帶着姬陵川所要的東西回到了他的面前。

“世子,世子妃所抄寫的經文在此,請您過目。”

姬陵川坐在路邊的石頭上,展開手中的經文,擰眉打量了起來。

宋南歆抄寫經文用的是上好的臨安宣,小巧的簪花小楷整齊的排列著,粗略一看,與姬陵川被收藏在黑木匣子裡的那些信箋上的字跡確實極爲相似。

只是,或許是姬陵川最近常常翻閱黑匣子裡的那些信箋,那些字跡深深的印刻在了他腦海裡,因此他很快便發現了不同。

儘管字跡極爲相似,但有一些字的筆畫,在寫法上有着明顯的差異。手邊這張經文,字就寫得略顯急躁了一些,不夠沉穩。

姬陵川不由又想起了國子監裡那些消失的資料。宋南歆在五月時去國子監將她在國子監的卷子都拿走了,她目的爲何?那些卷子如今又在何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