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小鷹出殼無力斷

第1124章 小鷹出殼無力斷

船隊航行,大家非常亢奮,在這邊見不到漁船,離岸太遠,漁船不敢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打漁,不具備那個條件,周圍能看到的都是自己隊伍的船隻,一大片。

或許是講故事的原因,也可能是平時鍛鍊得比較好,要麼年歲小,朱樉四個兄弟什麼暈船的問題都木有。

倒是有宮女和太監、護衛吐了,在身邊服侍的宮女誰要吐之前就跑掉,總不能吐在大家腳下。

暈船這個事情不是誰意志堅定就能對抗的,身體機能不行啊!

“咱不是有預防暈船的藥麼?”見身邊的宮女換了三分之一,尤其自己的那侍寢的宮女也去吐了,朱樉着急。

“大家都說不吃,要經歷一番,反正又死不了人,估計都想挑戰一下自己。”

鈴兒表示無奈,不是咱不給,是人家全不要。

“唉~!晚上吃什麼?”朱樉同樣無奈。

“先給他們吃藥,咱們也吃點吧!不然晚上睡覺,躺着晃悠,更容易暈,說白了就是咱們的船還不夠大。

晚飯吃什錦炒飯,小鹹菜,儘量少喝水,避免食物倒流,那可是會死人的。

現在既然不暈,多喝水,喝酒,吃烤串兒,吃完正好吃晚飯,吃了睡覺。”

鈴兒出主意,晚上睡覺前不能喝太多的水,晃來晃去的,胃中的食物從嘴出來,一個不小心就窒息。

這個包括嬰兒睡覺吐奶,故此總得有人看着。

“先吃藥,給咱們吃藥,咱們不對抗風浪,有什麼烤串兒?”

朱棣選擇最穩妥的方案,他更好奇下丘村準備了什麼東西來烤,不會是海鮮吧?

“牛,肉的,嗯!嘿嘿嘿嘿……”朱聞天在旁嘿嘿笑。

“哪來的牛?憨憨哥我沒問你。”

朱棣納悶牛的來路,又瞬間補充一句。

“嘿嘿嘿嘿……”朱聞天繼續嘿,不問我就好,否則我還得慢慢解釋,怪累的!

“在大沽口那裡運輸東西過去,有馬、騾子、驢、牛,有一頭黃牛中暑了,它年歲大了,養牛的主人也沒咱們的本事,結果……”

一個燕王府提前過來的官員給出答案,大沽口成了海運主要港口,附近的地方有什麼東西要運,就僱傭大牲口。

琺琅開始出口了,直接運到市舶司,由皇宮的人查驗、登記。

其他的東西更是得運輸,商人需要運東西會交錢,讓大明水師幫忙。

朱聞天那裡最初的時候就有軍隊負責這種事情,沒有太多的軍費撥付,只好讓軍隊參與經商,後來取締了,因爲太腐敗。

軍隊不僅僅參與正常的商業行爲,甚至走私,好處全讓軍官拿到手裡。

大明此刻不允許百姓自己出海,海運只能由大明水師負責,商人給錢,水師收錢。

收多少都得交上去,作假怎麼辦?好辦啊!先給了作假的指導說明,一個冊子,告訴每艘船上的各個位置如何弄假賬。

同時又提高舉報獎勵,而且舉報的人只要舉報一次,不管成功與否,都給安排到其他地方,不在水師呆着了。

大明水師軍士收入高,海軍嘛!正常。再貪,逮到可不是警告處分啥的,直接殺。

至於說朱元璋能不能下得去手…… “太殘忍了,就因爲中暑……憨憨哥,牛蹄筋烀好沒?我想吃涼辦的。”

朱樉一臉難過的樣子,瞬間提怎麼吃。

朱聞天沒搭理他,不想說話,累,不如晚上跟自己村子的人聊天,可以隨便說。

“晚了?”朱棣問自己的官員。

“回殿下,晚了,再早一點,臣能救回來,主要是他家不養馬,但凡養過馬的,都會處理大牲口中暑的問題,養水牛的也比養黃牛的懂。”

燕王府的官員點頭,自己手段不夠用,身邊沒有藥,來不及了。

養馬的人知道馬怕熱,隨時注意着,養水牛的更不用說,天熱的情況下,水牛長時間不碰水,就掛了。

“其實養獵犬也一樣,熱的時候不照料好,狗就熱死。還有鷹,有的獵戶養不熟,放開鷹,鷹就不回來了,拴着鷹,又不給水,鷹便渴死。”

姜伍突然插了一句,他身邊擺着窩,裡面有四隻鷹雛,已經孵化出來了,他負責喂。

之前說好的給他一隻,現在全給他,叫他搬家,別回去了,跟着到應天府生活。

他會先學習一些知識,再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整理,之後他當講師,爲獵戶上課。

太原府不缺他一個獵戶,把他放回去,又擔心其他人因爲這個事件總是說他,人言可畏啊!

乾脆走吧!到哪不是生活啊!何況跟下丘村走,保證比以前日子過得好。

“你這種養鷹的方式是最舒心的哈?小鷹從小就開始被你喂,以爲你是它們的爹孃。

長大後,自然會陪在你身邊,周圍的地方有養家禽的可倒黴嘍!

哎呀!你跟去應天府,是住下丘村外面?還是與工匠們那裡呆着?別人不養家禽了?”

朱棡順着鷹的話題說,擔心四隻鷹的周圍家禽活得膽戰心驚,一個不小心就嚇死了。

鈴兒過去接推車,給大家桌子上放涼拌牛蹄筋:“教給鷹不去攻擊人養的家禽,鷹主要輔助姜叔打獵,地上的家禽總能看到鷹後,會漸漸習慣。

其實用棉線編出來簡單的捕鳥網能夠輕易對付天上的猛禽,如果家裡有抱窩的老母雞,鷹抓到捕鳥網落地,它可就慘嘍!”

“捕麻雀的看到了,確實好用,一掛一堆,都是爲了爭一口吃的。”朱樉在鈴兒送東西時點點頭。

轉而又好奇:“那人如何把牛養這麼大的?看不出牛中暑,牛以前不幹同樣的活兒?”

燕王府的官員立即回答:“回殿下,是個二十來歲的人,新買的牛,以前父母在,家裡的事情都聽爹孃的。

去年他爹孃相繼去世,他和媳婦兒帶着孩子耕不動那麼多的地,就買牛。

結果被人騙了,以爲是好牛,結果是老牛,家裡的地種上,他跑到此處趕牛車賺錢。”

“也怪他爹孃,總把他當孩子,不教他怎樣做事。既然被騙,你解決了?”

朱樉明白了,有的人家爹孃控制慾大,萬事不與孩子商議,孩子聽話即可,等着老人一去世,孩子啥都不會。

許多家族衰敗亦如此,不允許兒媳婦參與,幾個兒子賺到的錢必須由父母支配,離了父母,再分家,全不曉得如何經營。

“殿下,臣乃燕王府官員,那裡是河間府,告知趙參政了。”燕王府府官表示自己管不到人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