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一段綠意人心考

第1098章 一段綠意人心考

一家四口聽着、看着,王藝千操作東西,各種掛鉤和綁帶,麻繩不給提供,苫布給兩大張。

等東西知道怎麼用了,隊伍準備趕路,一家四口望着隊伍向下遊走,見不到時,纔回過頭來,繼續圍着車轉。

隊伍在前進,不長時間,在枯黃的路兩邊前面出現了左右對稱的綠色矮牆,對比枯黃,顯得那麼明顯。

微風吹來,果然有股清香的紫蘇味。

“二里紫蘇確實美,竟然種如此多。”

朱橚見到路兩邊的紫蘇後才發現自己想差了,他原以爲就一排,結果是六排,兩邊各八排的紫蘇。

“按照二里長度來算,要有七八畝的紫蘇啊!未施肥的紫蘇畝產有個五六十斤。

加上紫蘇葉子和梗,依靠賣紫蘇就賺很多錢,路過的人居然沒人採了去賣。

正好他們有了獨輪車,來回運輸方便了,紫蘇籽油煎東西好吃。”

朱樉計算產量,發現正常種植賣的話,有不少錢。

紫蘇靠路的一邊葉子少,大家方便揪,同時葉子上的灰也多,直接吃是不行了,吹一吹,拍一拍,一般人能接受。

“收籽也不容易,有鳥,等着快成熟的時候,鳥就下來吃。”

里長到一株紫蘇近前看看,又點點頭,認可朱樉估算的產量。

不像村子裡專門種的紫蘇,那一畝能產三百斤的籽,種得密集,肥追得好。

“澆水吧!分散開,抽水是抽不上來了,河牀露出來一大截,抽水機揚程不足。”

朱棣觀察一下河的位置,太遠了,水位下降。

護衛們排成隊,一個個鐵的水桶開始傳,他們不挑,也不拎着來回跑。

兩排負責一段距離的澆灌,裝水的水桶傳過來,澆灌完從另一排傳回去。

等這排累了,換到另一邊,那邊的人開始拎水。

過路的百姓站着不動了,瞧稀奇,主要是護衛們的幹活節奏感強,有種特殊的美。

一共分出八組護衛,一組負責四分之一里地的距離,一邊澆灌一邊慢慢移動。

果然,不到十分鐘,二里地的路兩旁紫蘇澆灌完畢,非常利索。

‘嘩嘩譁……’親王們鼓掌,官員們跟着一起拍巴掌,觀看的百姓也學着來。

這玩意兒就跟男人看挖掘機施工一樣,沒有事情的話,能看一天。

“咱幫着收一部分葉子吧!收完了算那家的,再有一個多月,他們收籽、收梗,賣給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作好賬,一部分分給當地的惠民藥局與生藥庫,一部分轉到其他地方。

指望他家的人來收,需要好幾天,怪不得他們隨便別人揪,只要不故意給弄壞就好。”

鈴兒提議,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今天就在外面安營,無須紮寨,沒有敵人能衝到此。

真有敵軍過來,根本用不上寨子,直接架槍打,放近了打,怕敵人一個照面損失慘重跑了,追起來怪麻煩的。

她說話相當於命令,她帶頭摘葉子,挑完整的,大的的,小的嫩的,還有破損的不要,當藥材儲備,品相必須好。

官員們就知道自己無法偷懶,親王們全上手了。 “其實真正用來當藥材,要勤採,而不是一次採很多,紫蘇夠用,村子有專門的藥材種植基地。

當地有,正好就地取材,一會兒先洗洗,挑大的摘,得這麼大以上的,十釐米,這個夠用。

野生藥材多,採摘起來危險,只要藥效差不多,能種就種。

百姓自己不願意種,比如多年生的,那麼就由官府來組織人手種。

以目前村子的技術,還無法生產很多特殊的藥,就正常的草藥、礦物藥、動物藥等來給大明百姓醫病。”

鈴兒邊幹活邊說,說給謝巧兒和徐儀華聽,實際上旁邊的官員們知道是讓自己聽的,不然你那麼大聲作甚?

現在官員已經知道了,整個隊伍最能做決定的就是這丫頭,下丘村的里長不怎麼說話了。

難不曾這丫頭是高人重點培養的親傳弟子?下丘村明明有年歲更大的人,二十個呢!卻偏偏由她來掌事。

人多幹活快,而且不是把紫蘇秧給擼禿了,只挑大的葉子,否則籽就收不到了,直接給人家罷園。

不到兩刻鐘,能採的葉子採完,大家去前面營地,那裡選開闊的地方搭起帳篷。

紫蘇葉先要清洗,再曬乾,快乾的時候一個葉子摞一個葉子,再曬,這樣方便運輸與儲存。

等拿到藥房時,還需要重新回潮,然後切成條,乾燥,好抓藥,不然一個個大葉子怎麼處理?

如人蔘和桔梗、甘草,切片,好的人蔘一般現用現切,要麼是蒸,做成紅參。

看熱鬧的百姓也幫忙,遞上來採的紫蘇葉,他們知道這是什麼隊伍。

已經幫他們運輸麥子和麪粉了,旗幟挑着,而且旗幟沒風的時候也能張起來,用鐵絲。

提前告訴他們,跟往常一樣,不用下跪,覺得殿下好,記在心裡,殿下讓做事情的時候積極配合。

幫忙的百姓得到了綠豆水,沒有不幫忙的,旁邊的人去幹活,自己站着不動,是不是很害怕?

隊伍開始向百姓收購磨出來的外面幾層的麪粉,包括麥麩,給的價錢高,算是幫助百姓一下。

“收這麼多不好的麪粉作甚啊?”房大川小聲問堂弟。

鈴兒耳朵尖,扭頭:“麥麩做成膨化顆粒喂牲畜,麪粉增溼後,混合高粱米做爆米花棒,給孩子們吃。

正常那些麪粉不好吃,怎麼做都不好吃,哪怕是發酵後烤麪包。

唯獨膨化成爆米花棒,這個吃着甜,還不浪費,大人孩子全能吃。”

“咱知道啦!你們那個弄棒子的東西能給咱村一個不?咱村以後做出來去賣。”

房大川順竿往上爬,要東西,不丟人,給就賺了,不給又沒啥生命危險。

“給你村兩臺,一臺壞了,拿到北平府的燕王府,那邊會有人想辦法換或修。

但伱們賣這個需要交稅,十稅一,而且價格不準太高,把利潤控制在百分之三十。

依靠這套機器發家致富,會讓你們覺得太容易了,其實百分之三十已經能發家了。”

鈴兒答應了,她想看看一臺設備能夠給一個村子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包括人性方面的,不是所有的人突然間富裕了都能守住這份財,有人或許會迷失自我。

今天木有了,這個時候農家應該在飛機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