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本業嫺熟金絲棗

第1095章 本業嫺熟金絲棗

午飯的地方距離河不遠,卻不是河邊,在旁邊的村子空地上。

村子的空地實際是村子的小路上,後面是山。

吃過水麪,河邊的河水顯然不行,得用井水,村子裡有井,抽水機的管子下去抽。

順便邀請村民一起吃,不差一頓飯。

百姓們提供菜園子裡的菜,這個菜不給錢,但給百姓肥皂和香皂。

有大戶人家,種的菜地面積大,會往縣城賣,自己家顯然吃不完。

親王們就帶着官員進人家的菜地裡摘菜,一個官員是否瞭解民生,從進菜地開始就知道。

村子裡的孩子,不管有多麼淘氣,一但進菜地,保證是走壟溝不碰壟臺。

摘架子上的黃瓜時,要看黃瓜大小,一寸長的不摘,摘了也不好吃,苦,除非霜打過的。

摘黃瓜、豇豆、茄子,都是掐後面不揪,揪會把秧給揪壞。

隊伍裡爲了防備官員不會掐,提供了竹刀,不能用金屬刀,金屬刀割完,很大的概率那個藤從割的地方向上爛。

尋常大拇指的指甲長,用指甲掐,一掐一個。

而種地的人家,小孩子發現掐不動,寧肯上嘴咬後面的藤,也不揪拽。

實在不行,像摘黃瓜,轉,轉黃瓜,一直把後面的秧給轉斷。

一手抓着後面的秧,一手轉黃瓜,反正孩子們有很多辦法在不破壞秧的情況下把菜弄下來。

隊伍裡的官員確實有不懂的,從小就是官宦人家。

不過他們不懂怎麼摘菜,卻懂人情世故,看別人,寧肯不摘,也不能做錯。

“都是好娃兒啊!可惜……有緣無份是吧?”

下山村的房大川里長看下丘村的孩子們操作,覺得哪一個都好。

朱聞天帶着小夥伴們進菜地,不但在摘菜的時候不損害人家的藤,還會調整一下別人用麻繩綁藤蔓的位置。

黃瓜、豇豆需要打架子,茄子秧的旁邊要插根棍子,這樣茄子秧才能長直,同樣要綁一下。

爬架子的不綁,秧容易不順竿爬,往下垂。

隨着秧蔓長高,一般人家來不及調整綁的位置,下丘村的孩子就給解開,再挪一挪,綁上。

大棚裡不是,下丘村的大棚是吊線,技術很先進的,科學化種植。

看手法,房大川就覺得這些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孩子,太好了。

四個親王也一樣,那叫一個嫺熟啊!

看到小的黃瓜,不能摘,那就不碰,一下都不碰,碰了就不長了。

……

村子裡的百姓參與一下馬上被喊回去,排隊,太醫給把脈,小孩子們抱着爆米花棒吃。

缺牙的人自然是開始咬牙印,有的牙漏了,給進行填堵。

還有的牙上面漏太厲害了,露神經了,那麼殺神經,就是用針挑出來神經,不打麻藥。

正常來說,牙髓挑神經,不打麻藥都能挺過去,疼的時候一次絲溜一絲溜的。

用針打麻藥的話,等着牙那裡長好了,打麻藥的地方還得半個月才能恢復,更有可能潰瘍嚴重,必須噴西瓜霜,或者冰硼散。

挑完神經,養兩天,喝點消炎的藥,就可以堵了,有的沒露神經的直接堵。 “這隊伍真厲害啊!啥都行!”房大川又羨慕上了。

“堂兄,親王出來的隊伍,要求突然遇到敵軍,能夠立即穩定戰場,隨即後勤跟上,反攻、消滅敵人的。”

房大山作爲知縣,始終肩負着這個職責,打仗,縣裡就有專門的倉庫儲備東西。

只不過親王的隊伍更厲害,什麼東西都能立即製作,包括化妝品。

那麼多以前覺得珍貴的東西,結果就是人家下丘村隨時可以做出來的。

現在聽她們說話,要調香水的氣味,乾旱的時候,蘭花的香味更濃,就是容易死。

“乾旱的時候棗子最甜,密雲那裡的棗子可以採了吧?回頭就過去,然後從那邊離開。”

鈴兒回憶着憨憨哥說的話,現在的時節,密雲縣,那裡有金絲小棗,含糖量高。

恰值乾旱,棗子更甜。

保存好的,稍微發酵一下,棗子一撕開,就像撕開蜜糖一樣,製作成酒棗,怎麼吃都吃不夠。

“是這個時候,棗子可以採了,不過現在還有一點青,需要後續處理。”

參政趙耀這時出聲,他的工作就是如此,熟悉整個北平行省的特產,然後跟百貨商店的人接觸,雙方交流學習。

“青棗不要,晚一點採,別急,不然糖分低,很多人只知道棗子是紅色的,其實不明白還有青的時候。

半青半紅的棗子摘下來,燜一燜就全紅了,然後再曬,發生糖化反應。

越晚摘的含糖越多,越是乾旱越甜,這樣的棗子必須維持好溼度,酒棗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鈴兒怕官員着急,提前派人去收棗子。

好不容易遇到一次乾旱,正是棗子好吃的時候,提前摘了,多可惜啊!

之前的乾旱,村子裡沒少儲備乾旱地方的棗子,當藥材用,也乾製後放在那裡。

有的地方沒有棗樹,百姓不知道大棗是什麼樣子的,以爲都是紅的。

其實棗子很多時候是半青半紅的時候打下來,然後自然成熟後變紅。

跟大米一樣,日照時間越長越好,溫差越大越好,有利於生物糖分累積。

最開始的時候由於交通和行政地區限制,大棗最好的位置是山東、河北北部、山西、甘肅一線的最好。

這一條線正是小麥最好的種植緯度,小麥好、大棗好、棉花好。

後來隨着交通與行政、經濟發展,才明白,最好的大棗在新疆,棉花也是,但小麥不是。

爲了保持棗子的口感,一些地方就做成了酒棗,這個可好吃了,比直接吃棗子還香。

北平府密雲縣的金絲小棗,做成的酒棗,簡直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剛剛動了派人去收棗子心思的府官們瞬間偃旗息鼓,多虧沒出聲。

“咱村子後山也有野棗子樹,酒棗沒吃過,誰想到了拿酒泡?”

有顆不甘寂寞之心的里長房大川又一次接話,他很努力的,沒啥壞心思,只想參與進來。

“不是的房裡長。”鈴兒不生氣,正常對待:“酒棗其實是自然發酵,不過最促進的東西是空酒罈子。

把棗子放在密封的罈子裡,時間長一點,棗子發酵,就有酒氣出現。

用裝酒的罈子來裝,這個過程更短,再短就是放白酒,與醃製鹹鴨蛋一個道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