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第945章 山脊植榆抹水泥

煎餅果子的口感比干巴餅強多了,湯自然相對於白開水更好喝。

朱棡吃完一套煎餅果子,摸摸肚子:“當地的小麥想是收了?”

“殿下,當地的小麥剛種下一個來月,要等到正常收水稻的日子才收。”里長搖頭。

“不是冬小麥?”朱樉接過話。

“樓煩鎮無法種植冬小麥,氣候不允許,到收穫的時候,即此刻,總是下雨。

只好種春小麥,夏季的頭上種,生長週期比別處長,耕地分散,全是丘陵,要麼很高的山。

那點平原可以當作沒有,蓋個房子還湊合,上下游的貨物往來運輸,於汾水邊蓋房子,提供倉促與休息。

百姓當下應該大部分住窯洞,實在不適合蓋好房子,山上就地開挖最合適。”

里長把從憨憨那裡聽到的信息轉給四個殿下,他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曲陽縣與太原縣,離着樓煩鎮並不遠,結果差那麼多。

“到地方看看吧!無怪乎撤縣爲鎮。”朱棣一副感同身受的樣子。

他想起了福建那裡的情況,山多地少,百姓們始終吃不飽,歷史上就總有人鋌而走險。

船隊在傍晚的時候先抵達樓煩鎮,一進來,先看到的是周圍的羣山環繞,天氣突然變得悶熱。

舉望遠鏡觀瞧,有百姓拿着農具跑到山上的梯田上放水。

朱棡嘆口氣:“咱算是明白當地百姓爲何不種冬小麥了,梯田啊?冬天沒有降水,春天也沒有,需要人把水挑上去。

夏天種,正好有雨,只需放水即可,看情形今天下過雨了,岸邊的地泥濘。

這破地方,多虧帶你們過來,不然當地百姓想不出好法子的。

那是軍士帶着人幹活?他們在作甚?種……樹?紅松?”

大家都看,看不出來,太遠了,只能看見選的地方在山等一片。

“榆樹,土,抓,水,擋,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猜出來種什麼樹了,在那裡比劃着。

“還是憨憨聰明,知道是防水土流失,對,抓緊土,榆樹啊?”里長聽懂了。

其他人跟着明白,梯田上面需要有樹,選的位置全是比較禿的。

生長最快的是竹子,顯然在此地不合適。

其次爲柳樹,更不對,柳樹種山坡上缺水。

只有榆樹長得快,同時又能夠於此環境下正常生長,拿它固土保護下面的梯田。

“對,榆樹好,樹皮拿來做黏合劑,蚊香和其他的香要用,都放蜂蜜的話,蜂蜜不夠。榆樹愛生蟲子吧?”

朱樉想到了榆樹的用途,春天採老樹枝的皮,不影響榆樹生長,餓了還能吃,就是越吃越餓,刮腸子,跟百草霜、鍋底灰似的。

小丫頭鈴兒接過話:“太原府有膽礬礦,提純一下與石灰水混合,就是鹼式硫酸銅。

另外還有七水硫酸亞鐵礦,叫綠礬,用他乾餾得硫酸,拿硫酸與氧化銅反應,成爲膽礬。

而且本地不似定遼都衛那邊,那邊的榆樹容易生病和長蟲子,這裡的少。

不過樓煩鎮的鐵礦沒有,需要從其他地方調,比較容易,未出太原府。” “看樣子得在太原府弄個廠子生產鹼式硫酸銅,順便把其他農藥和化肥做出來。

該清淤就清淤,多出來的淤泥曬一曬,肥田。

眼前的山,看着土壤不錯,腐殖質的山皮土,那邊有針葉林,有松蘑吧?”

朱棡考慮建廠子,要冶煉的,也要農用的,再看看飼養需要什麼。

關鍵在於PH試紙,看土壤酸鹼度,纔好知道種什麼,以前哪曉得這個,都是看種某種東西不行,就不種。

不懂得可以採用其他手段調整酸鹼度,調整後的配合着氣候,作物產量高。

前面的隊伍已經搭好了營地,百姓們住在山下,離着山坡有一段距離的位置,看房子是新的。

牆壁上長草,上面是人字樑,房頂上也有草,瞅着像過渡房,耗費人力。

但河邊有衝擊平原,總髮水,主流汾水,加上其他的河流,夏天雨一大,水位上漲,周圍山多,水全向低窪的位置流。

發一次水就有一次好土地用,跟石臼湖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樓煩鎮發水後很快乾旱。

“咋還有水泥地?”大家到營帳的地方,發現帳篷全紮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

老五朱橚一腦袋問號,太原府的治所陽曲縣沒看到,晉祠鎮所在太原縣沒看到,這個破地方,誰燒的水泥?

朱棣猜測性回答弟弟的疑問:“看樣子是駐村的軍士們厲害,里長此地有煤礦?”

“殿下,有的,只是未標出來,需要打井,歸屬的靜樂縣所在範圍也沒有露天礦,需要打井,更往上的寧武關有露天煤礦。

其他的石頭三處位置皆有,樓煩鎮的露天鐵礦不錯,用不好的礦石直接混合石灰石燒水泥特別方便。

百姓勞累,需要先磨粉,再燒,燒好了磨,加上水抹到地上,地面應該是先鋪的石頭和灌沙,大工程啊!”

里長把地圖從旁邊村民拖着的箱子裡取出,上面標記着大概煤礦與非煤礦的位置。

其中寧武關的露天礦最明顯,還有樓煩鎮的露天鐵礦,用紅圈給圈起來。

“里長,趁雨後風小,放熱氣球,咱們上去拍照,洗好了畫地圖,需要等高線,必須咱們帶着設備上山。”

朱聞天的一個小夥伴想要拍照,這邊山太多了,需要知道各個位置的情況,尤其是河流的源頭與中間過渡。

“明日,晚上飛天上看星星?河邊的土地種的是大豆、綠豆、蔬菜,還種了些高粱,倒是不怕發水,衝了損失小。”

里長瞪少年一眼,急什麼?你就是想玩熱氣球,明天早上就有風了。

隊伍中一部分人去山上找野果子,一部分人割野草,再尋本地人要麥麩。

牲口過一會兒才能到,得給它們準備好,熱水燒上,開了後放溫,馬能多喝一些,尤其是往水裡撒麥麩,馬最喜歡了。

果子含糖,能夠補充一下馬與騾子的身體糖分。再加上鹽,補充電解質。

蒸汽機發電,燈支起來,山上的人在下山,最後一點弄完,該休息了。

這邊村子的百姓拖着疲憊的身體看着過來的隊伍,一個個鞠躬,有人提前說過,不要跪了,怕跪下爬不起來。

“此地哪個負責?近前答話!”

晉王府的管事大聲喊,來個軍士,或者里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