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第887章 水路轉折重疏浚

第887章 水路轉折重疏浚

隊伍以正常速度行進,下一站蒙城,需要走兩天,一百四十餘里,不過由於到了河邊,船隻能夠幫忙承擔一部分輜重運輸任務。

人員就可以更多地乘上馬和車,甚至坐船,趕路的情況便不那麼累,兩天走一百四十里,比一天走八十里輕鬆。

只有朱棡一個人着急,他恨不能隊伍都長個翅膀飛到太原府。

“蒙城應該不用多停留了吧?”朱棡意思是別一住就兩天,咱們不累。

朱聞天憨憨笑:“不,留,走,嗯!嘿嘿嘿嘿!”

朱棡:“……”

“晉王殿下,憨憨的意思是……”里長要翻譯。

“知道,咱知道,不停留,走。”朱棡表示明白。

“其實蒙城的發展與懷遠差不多,現在懷遠由於南邊地方有煤礦,會比蒙城好一點。

最後變成什麼樣,要看兩個縣的官員如何做,他們起決定作用。

當然,有了咱們軍隊的人過去幫忙,只要官員聽話,別搗亂,想來經濟方便不會出問題。”

里長說起蒙城與懷遠的情況,要不是之前太子過來,還窮着呢!

最大的問題是官員問題,百姓只能聽官員的,因爲有路引的限制,那麼就種地。

什麼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都沒有,第一產業的牲畜、家禽養殖,屬於小農經濟,自己家養一點能賣就賣,賣不了自己吃。

魚更沒人養,河裡有,下去捕不是更好?魚養了賣給誰?大家全沒錢。

“慢慢來吧!只要現在多收點糧食,百姓安穩,以後會好辦。”

朱樉倒是對這裡充滿了信心,因爲他所在的封地有藍田縣通到這邊,專門開的路,鐵路和陸路。

要麼就得翻山越嶺,這個直接炸,避免繞遠,他那地方只要起來,一邊通過黃河運輸,一邊通過這邊的洛水運輸進淮河。

看石臼湖,原來窮成啥樣?人都跑了,總髮水,好不容易種點地,一場大水譁沒了。

當胭脂河開通,水順着胭脂河進秦淮河,再下大雨也不怕,淮河承受壓力,那邊開始使勁修堤、護堤。

石臼湖居然成了好地方,大片的良田,同時又有湖泊中的水產,加上過路經濟。

許多黑戶全跑去落戶,一落就是應天府寧遠縣的戶籍。

衆人一時沉默,看外面的路與河,一般的路都沿河修,這邊也如此。

朱聞天掏一把榛子出來,在那裡咔嚓咔嚓嗑,目光放在遠方。

他最認同里長的話,地方百姓好不好取決於官員,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懷遠的地理位置比蒙城好,淮南就在它上游,蒙城也在它上游,同時它又是帶着文化氣息的千年古地。

蒙城第一產業與它差不多,第二產業比他高出一截,第三產業更不用說,它幹啥了?

農業沒有新意,工業沒有定位,旅遊一塌糊塗。

不是說換一個領導就行的,還有別人在啊!各種利益關係在多年間形成了,新的領導得有多強的能力才能把整個地方給收拾明白了?

有那個能力的,憑什麼來這樣的地方當官?爲了挑戰難度? 有的官員確實想改變,卻受到了其他同僚的掣肘,上級又不支持,心灰意冷,愛咋地咋地吧!咱也混、也撈。

要換不是換一個,而是一批,全收拾下去。

現在的大明就是在培養軍隊的人熟悉地方情況,若地方官員不配合,換一批,衙役不配合,搗亂,就流放衙役們一家,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

離開懷遠第二天的傍晚,隊伍抵達蒙城,前面先走的人已經採購好了東西,隊伍在城外安營。

不召見當地的官員,也不找百姓來吃飯,休息一夜,翌日再次出發,這次是亳州,預計路程三天,中間在路上停一下。

這個停的位置是以後的渦陽,渦陽有人,卻沒有縣級行政單位,它併入了亳州,但亳州變成縣了。

現在本地窮,沒有就近的縣衙門,只能各村自己奮鬥,距離縣城太遠了。

不過軍士下村了,沒有縣城不怕,原來有行政單位的地方存在着,百姓還是在這生活,比如趕集會湊到此處。

眼下這裡的自然資源豐富,原生植物還在,沒有經歷過亂砍亂伐、盜採盜伐的事情,也沒有爲了加速工業化而毀林、毀山。

晚上在此休息一下,附近的村落軍士過來,詢問一下情況,開始做豆製品,第二天早上豆製品全做好,隊伍離開,軍士們回村找人過來搬,留給村民們吃的。

農曆三月二十日,大家趕到亳州,還是不多停留,只住一晚,下一站中牟。

亳州理論上是安徽省的,中牟是河南省的,那爲什麼不去更近的商丘?

商丘那條河吧,沒有直接連到開封,那條河是人工開出來的,之前有汴運河,現在堵了。

因爲元朝的時候大運河又好好修了修,於是從黃河連淮河的汴運河就沒人管了。

那麼陸路隊伍能過去,水裡的就完了,故此走有水路的地方,去中牟先走渦水,然後再走沙河。

到了中牟,路過鄭州,再去洛陽,按照上次的路,洛水抵達洛南,那個藍田縣對外的公路已經修完了,鐵路還要慢慢架設。

按照那裡給到朝廷的題本,藍田縣通洛南的路一修好,百姓們瘋了一樣往來,不用繞很遠很遠的路走關隘進西安。

從此地到洛南縣,還有一千五百里,不是直線距離,直線距離近,一千一百里不到。

“里長,那條運河要重新修一修,連接着黃河主流,順着睢水就到開封了,北宋的東京汴梁,汴運河必須要有,人家唐朝的時候都知道修呢!”

這時老三朱棡比所有人都着急,他的太原就指望着黃河運輸呢!能多一條岔路就多一個經濟來源,不管是銷售,還是購買。

二哥的地方有藍田縣同洛南的人工開鑿的路,四弟的北平根本就不缺運河,旁邊還有海呢!

如果能夠把這條運河重新疏浚好,就能夠把貨物直接運到鳳陽。

趁着現在那河下雨的時候還有一點水能流淌,一切都來得及,缺人手的話,自己那裡不是人多嘛!調過來一批幫忙也不是問題。

“確實應該疏浚。”當哥的朱樉也覺得多一條水路更好。

“那就發電報回去,請陛下安排?”里長倒不是考慮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商丘的情況。

今天沒了,這邊慶祝呢,過節,從中午開始,一直到現在,腦瓜子嗡嗡的,兩章寫六個半小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