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第859章 最大消耗鐵軌求

第859章 最大消耗鐵軌求

“就是平時多訓練?子彈不要錢地往外扔?”

里長這回聽明白了,跟練習射箭一樣。

不同的是射箭射多了胳膊疼,拉不動弦了,打槍打多了胳膊其實也疼,就是肩膀,不過這個可以練出來,射箭那個不行就是不行。

現在下丘村的人,只要年齡超過十歲,就會練習射擊,年歲大的人也慢慢學,筋骨不怎麼好了,怕開槍的時候後坐力把自己給弄掛了。

但是得會,適應性地練,萬一真需要打仗,不能讓別人保護,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殺敵的能力。

朱聞天點頭:“還有以後的擲彈筒、槍榴彈和迫擊炮,必須實彈練出來,將士們得一次次強調軍紀。

單兵作戰素養高,才能夠打勝仗,不能像最開始的各地起義時候的樣子,一窩蜂往前衝。

所有的戰後準備都爲了戰時服務,老兵難得,好在現在的一批軍士都是打過仗的。”

朱聞天其實想起了二戰時候的倭寇兵,那個時候人家最開始的兵戰鬥力非常強。

不管拿一支軍隊遇到倭寇兵,同樣的武器和人數,就打不過人家。

人家的槍打得準,遇到突然襲擊的時候能夠瞬間進行反擊,別的國家軍隊,尤其是自己國家的人,得用很多人命來跟他們交換。

後來自己國家的軍隊經過打仗,再跟其他國家打,比如棒子那個聯軍打,就厲害了。

如今大明的軍隊的素質就高,加上都學會了識字和算術,往後得前面的老兵帶後面的新兵。

“等生產力上來了,能夠空餘出更多的勞動力,就可以讓青年參軍,學習兩三年回家。

這個過程中必須得給足夠多的錢,否則人家是養家的存在,什麼時候不需要參軍的人養家,什麼時候才能變成給很少錢的兵。

將來軍戶要取消,有的人就不適合打仗,因爲戶籍的問題不得不參軍,對誰都不好。”

朱聞天說完這個話,進實驗室,抓緊時間做電報機。

里長沒跟進去,進去需要換衣服、換鞋、消靜電什麼的,麻煩。

他搖搖頭轉身走了,打算仔細琢磨琢磨,下次遇到陛下的時候說給陛下聽。

外面的百姓則高興不已,工業區大量招工,給多的工錢,他們踊躍參加。

消息傳出去,附近州府的百姓看看家中沒有什麼活計,也往應天府跑。

寧國府宣城縣的二十一個村子的人最多,他們把牲口租借出去了,沒有錢,別人只要幫着好好喂就行。

他們享受機械化服務,大量的人空閒出來,組團往河邊和江邊跑,乘船進胭脂河,也不來南京城裡,直接在工業區下船。

這些人工業區最歡迎,他們也識字,給安排一些稍微複雜點的工作。

……

一晃半個月過去,二月三十,穀雨。

朱元璋放假,連續休息三天,提前給村子裡打的電話,今天吃海鮮宴,喝黃酒。

船過來了,進玄武湖,然後走火車進村。

現在長江口那裡的海鮮種類多,嘎巴蝦、寄居蟹、偏口魚,還有肥蛤、蝦爬子、擺甲魚。

新的船造好了,一邊看設備情況,一邊出海捕撈,回來賣給南京的百姓。

有的東西貴,有的便宜,像擺甲魚就非常便宜,一文錢二斤,船一次能運上千噸,小的蒸汽機船也有一百多噸。 這東西一網一大堆,出去一趟,扔了怪可惜的,關鍵扔也費勁,乾脆拿回來給百姓補貼。

百姓一文錢買二斤魚,還得搭進去五角錢的調料。

不過更多的百姓會選擇把買來的魚給製作成魚乾,想吃的時候蒸一下,海魚跟河魚的口感不一樣,海魚比較硬,河魚嫩。

當然也有貴的魚,比如帶魚,這個是大船去深的地方拖網撈出來的,出水就死。

有錢人吃,其他的下丘村拿來做罐頭,

“宜長,這帶魚爲何出水即死?有人說它脾氣大,被捉上來後把自己氣死了,嗯!肚子氣爆了。”

朱元璋還是坐在箭樓上面看百姓在集市上買賣,他喜歡上這個位置了。

“陛下,其實是魚鰾的問題,帶魚在深水的地方,如果突然升上來,魚鰾膨脹就壞了,但是慢慢上升的話則沒問題。

使用拖網的情況,一點點提上來,裡面就有活的帶魚,可以養,不過成本太高,不如去海里捕撈。

一些大的貝類,也是用沉底拖鉤後面家網撈出來的,鉤子把貝從海底掀起,然後網過來正好裝上。”

里長這個事情清楚,其實漁船上偶爾能夠見到活着的帶魚,沒人考慮在船上養,帶回來就死了。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原來如此,咱就琢磨着嘛!一條魚咋能有那麼大的氣性?海里難道沒有讓它生氣的東西?一生氣就死,氣絕種了!嘿嘿嘿嘿……”

周圍的人跟着一起嘿,並且記住帶魚出水即死的緣故,不是氣的。

笑過幾聲,朱元璋看集市上很多做海鮮賣的攤子:“大船仗未打過,但撈魚就回了不少的本兒。”

“陛下,還安民心呢!沿海的百姓再不擔心倭寇。”

負責編纂兵書的徐達說另一個好處,這種大的蒸汽機船在海岸旁一過,海邊居住的百姓就感覺安穩。

自從大明水師開始擴張,朝廷允許漁船出海了,不然片板不許入海。

一個是防倭寇,漁民隨便出去,到海里會被倭寇搶,同時倭寇又能假扮成漁民。

倭寇被打得成了縮頭烏龜,走私因爲內部舉報而破產,漁船便被允許下海。

沿海地區的人趕海,弄到很多貝類等海鮮,受交通條件限制,他們根本賣不出多少錢。

有錢的商人收海鮮,然後裝在馬車上運到別的地方,也就是一天的路程,幾十裡,想運到更遠的所在,海鮮變成海臭了。

遇到了大船,海邊的人把東西給大船,大船速度快,裝着拉到應天府賣。

百姓賺到錢了,船也賺到,應天府南京的百姓跟着吃到廉價的海產品。

這便是物流的作用,否則那些趕海撿到的海鮮要麼抹鹽晾曬,要麼煮熟了再晾曬,也麼就扔掉,實在是吃不完。

“瞧情形,咱大明的鋼鐵還是少,不夠用,最好處處鋪鐵軌。”

朱元璋通過徐達的一句話,想到了陸路運輸。

昨天二十二點四十就來電了,然後農家躺下了,就困,又睡了幾個小時,凌晨兩點四十爬起來碼這章的字。最近降溫,溫差變化後風大,是風把這邊一個供電器給吹脫落了。然後農家說個事情,冷的地方,遇到有一小塊一小塊雪和冰的路面,大家記得把手從兜裡拿出來,身體微微前傾,膝蓋屈着走,這樣不容易摔,即便不小心摔了也是向前摔,總比摔到後腦勺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