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9.第843章 肉瘦打眼精品集

第843章 肉瘦打眼精品集

“唉!不怕你笑話,打眼了,咱打眼嘍!宋家村子的豬往後咱不會收,哎呀!”

屠夫嘆氣,聽其話中的意思,有個村子的豬出的肉都瘦,肥的少。

朱聞天眼睛亮了,還有這好事?他左右看看,碰小丫頭一下,悄悄打手勢。

朱元璋擡起手,猶豫了一下,還是伸出去,用指頭碰碰豬肉:“裡脊和外脊不錯,嫩,肚子上的膘是少了些,做紅燒肉其實口感更好。”

他現在不喜歡吃很肥的肉,不缺油水,更願意按照菜式來選擇肉,像外脊,做京醬肉絲不錯,裡脊做鍋包肉。

排骨最好吃的是紅燒,其次是燉酸菜,孩子愛吃蜜汁排骨。

如眼下的應該肥的地方,弄個川白肉,或者紅燒都不錯,又不需要熬豬油。

“殺之前,瞧着能出很多膘,哪想到……嘖!”屠夫搖頭,難受。

殺豬看眼力,不但要能看出來肥瘦,還得看能出多少肉,與買牛和羊都是一樣的。

二百斤的豬,有的殺完能出一百三十斤的肉,有的一百五十斤,差二十斤呢!

還有肥肉多還是瘦肉多,又是不同,肥肉越多越值錢。

“宋村是哪個?”小丫頭終於看明白憨憨哥的手勢,出聲詢問。

“是鎮江府丹陽縣,怪不得跑這麼遠來賣豬,估計當地屠戶都不買,咱們一起買的幾個屠戶,說好了,那裡的豬再不收,全被騙了,不,怪咱自己。”

屠夫一臉難過的模樣,收一隻豬,根本不賺錢,肥肉多,能加價賣,現在降價賣,殺豬也很累的。

“你別賣了,我們全買了,按照正常的價錢,以後還有這種瘦的豬,全送過來。”

小丫頭說出了讓屠夫最開心的話,全要,高價,當然,骨頭什麼的該送還是要送。

“我給你少算錢,伱們照顧我,我不能當成應該的,謝謝!”

屠夫眼圈紅了,趕緊去拿鉤秤,然後要剔排骨。

“不要剔,回去我們還得做呢!你估摸一下就行。”

小丫頭阻攔,剔乾淨了怎麼做?排骨要帶點肉,還有大骨,醬大骨啃着才香呢!

豬頭就算了,把豬耳朵單獨滷了,其他的送到熟食店,太肥了不好吃,豬耳朵裡有脆骨。

豬蹄也不錯,豬尾巴……

“太少了,都有誰買了那裡的豬?咱去收了。”小丫頭髮現一口豬不夠吃,差很多。

“都要?等着,我去喊他們,讓他們送過來。”屠夫還挺照顧同行。

“趕車去,村子裡出三輛車,順便再買點瘦的肉,不從廠子拿了。”

小丫頭阻止對方,跑過去再回來,耽誤時間太久。

三輛馬車過來的時候,護衛幫着擡秤,把豬稱完,按照出肉率七成算的,肥瘦照三比二,給錢。

那些骨頭、腸子什麼的當添頭了,也不用屠夫再給分解,他不會分,村子的要求與外面不一樣。

“里長,去鎮江府的丹陽縣把同樣的豬,不管大小,全收了,咱回來養,瘦肉多好啊!”

小丫頭去洗洗手,回來按照憨憨哥的指示說。

村子不能吃太多的肥肉了,根本不缺油水,更注重口感。

回鍋肉當然得有肥的,跟素菜炒的就是瘦的,放油炒,還有和酸菜燉的,除了放五花肉,還要放瘦的拆骨肉。

豬肘子直接烀了吃太膩,下奶也不需要這麼下,一般會做成肘花,涼了後切片蘸蒜醬吃。

其他位置的豬皮和豬蹄拿來烀了做皮凍兒,先烀一次,把皮和豬蹄撈出來,再烀。 第一次的涼了後是清凍兒,第二次帶着豬皮的是濁凍兒。

下丘村的人多,怎麼吃都能吃得完。

朱元璋看着,直到這隻豬被送回去:“晚上啃大骨頭?”

“好!”里長不敢稱呼陛下。

“骨髓單獨取出來,給孩子們吃。”朱元璋惦記着小孩子們的吃食。

“好!”里長只管答應,一會兒要去廠子拿骨頭,做好了鋸開,這個大人孩子都愛吃。

工廠裡的骨頭要拿來熬膠,有的醫用,有的工業用,剩餘的骨粉飼料用。

聽到里長那種敷衍似的回答,朱元璋明白,自己瞎操心。

他搖搖頭,背個手繼續走,擺攤的人又不是傻子,猜出來是誰了,下丘村的人不會有這麼多護衛守着。

再看年歲,天哪!

“這蒿子嫩,用水焯一下,蘸醬吃不錯,做青團也成,全買了。”

朱元璋看到了賣蒿子的,艾蒿很嫩,適合吃,清明吃着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然後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拿來藥用,那個時候不好吃了,太老。

他小時候窮,知道什麼能吃,路邊的水蒿是最方便取的食物,即蔞蒿,跟河魨與蘆筍一起吃的蒿子。

艾蒿也一樣,不過艾蒿比水蒿的氣味更大,牛願意在艾蒿的地方打滾,方面驅逐蚊蠅。

把蒿子揪下來打成個圈套在牛脖子上,牛非常喜歡。

至於爲何不套在牛角上?那個只能系,套就掉了,牛需要低頭吃草。

朱元璋一邊溜達一邊買,甚至買了一板豆腐,這個村子裡有,村子做得更好。

“重八,你都給買了,別人來集市買什麼?”

馬皇后看不下去了,小聲提醒,村子有豆腐坊,嫩豆腐、老豆腐全有。

“圖個高興,看這春筍,呃……不如冬筍,去前面。”

朱元璋看到了賣春筍的,太老了,兩個月前就有,現在吃着口感太差。

再過些日子就噌噌噌變成竹子了,那速度才快呢!一場雨下了後,第二天就看到一片竹子出現。

賣春筍的人:“……”

後面下丘村的人過來:“都要了,你可以回去了。”

“謝謝!太謝謝了!”賣春筍的人連連點頭。

村子的人趕緊拿回去泡上,明天早上做燒賣,當餡用,正好有粗纖維,大家吃細糧吃太多了。

這點不夠,還得去弄,百姓找到東西過來賣是真不容易。

別處要買東西的人也過來,這裡的東西都是最好的,包括雞蛋、鴨蛋、鵝蛋,賣的人會用溼抹布給擦乾淨。

賣蔥的外面皮剝掉,賣韭菜的處理乾淨,這樣到最後的時候,村子一起收走。

別人就願意過來買,價錢是一樣,東西更好,賣的人也不愁賣不出去,除非是生鮮,先吆喝幾聲,不收就走。

“賣香油的是自行車?”朱元璋走着看到了賣小磨香油的攤子,有人在那裡蹬,磨唰唰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