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第819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

第819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

“陛下,咱們拍組用膳的照片?”里長詢問一下。

“吃飯有什麼……好啊!今日拍下來,咱看看今年大明發展之後,還有誰在。”

朱元璋剛要拒絕,突然又改變主意,拍。

羣臣:“……”

大家覺得心情不怎麼好,明年如果自己不在新的照片中,自己去哪了?

能去地方上主政也可以,就怕沒有事情做,被趕回家。

衆人明白,陛下喜歡把各部尚書往下派,一般哪裡不穩定便派到哪裡。

比如之前打下來的四川,即夏國,最需要有人坐鎮,於是把在那裡設置四川中書省,刑部尚書劉惟謙去當參政。

去年夏天他就在那裡忙着帶百姓躲洪水,順便種莖用芥菜,等今年過幾天正好收穫,賣了錢再種別的。

朝堂重臣到地方,絕對不是被貶謫,是擔心那裡不穩定,這樣下去的以後有機會就回來。

被趕走告老還鄉的,一切都結束了,可以在家裡享受田園生活。

‘咔嚓!咔嚓……’“跟我說,茄~~子~~”

里長操作着‘先進’的照相機一頓拍,之後會選出來最好的兩張洗成相片,每人一份。

一張不笑的,一張大家都笑的,不笑以後可以用在史書中,顯得莊嚴、肅穆。

笑的看能否保住官,某一天哪個人惹陛下生氣,陛下看到了大家笑着拍的照片,萬一心軟了呢!

當然也可能更生氣,當時拍照笑給咱看,結果給咱使壞,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得,別回家種田了,直接埋了當肥料吧!

照片拍完不忙着洗,明日大家的家眷過來,拍好後一同洗。

衆人繼續慢悠悠地吃喝,在歌舞熱鬧下,各部的官員不時聊兩句工作上的事情,之前不好直接見面溝通的,現在有了機會。

朱元璋與大臣們沒有太多的話,除非大臣有專門的想法,寫成題本送上來,朱元璋看完單獨詢問。

而他有想法的時候,直接在朝會上說,大家一同想辦法,基本上全能通過。

於是他找里長聊天:“宜長,東西早派人運到兩湖和廣州所在,未有消息反饋回來。”

“陛下放心,時間來得及,過去的人會先翻耕,同時育苗,然後放水泡田。

等苗好了插秧機上有人就可以插了,比人插的速度快。

接着一些肥料運過去,看是否需要追肥,加上簡單的農藥,一百二十天左右收割。

立即再翻耕,再種,這樣到十月份的時候收穫,就不種了。

但會翻耕,把倒茬翻進去的時候用肥,明年翻的時候容易,倒茬也腐爛掉。”

里長寬慰着朱元璋,日子掐算好了,湖南湖北和廣州都是一年兩茬,廣州三茬要等肥料夠用才能操作。

兩湖四月初能插秧好即可,然後七月中旬左右看情況收穫,再種,再收。

對人手的需求少,一律機械作業,工匠們派過去操作,同時僱傭當地百姓幫忙乾點,壞了維修。

歷史上兩湖人少,許多地是荒着的,種不過來,遷徙百姓,又因爲一年能種兩季水稻,讓那裡多交田賦,百姓不幹了,去別的地方生活。

百姓更願意種兩年三茬,不那麼累,算算便知,三月育苗,這邊育着,去耕地,地耕好,插秧。 待收穫完,不能喘口氣,再耕,收穫之前就把苗給育上,翻耕完,再插秧,一般人承受不住的,尤其是人力耕地。

百姓需要牲口,很多大牲口,還需要肥料,越多越好。

廣州更不用說,理論上一年三季水稻,百姓承受不住那種高強度的勞作。

朱元璋抿着嘴思忖片刻:“眼下有如此好的技術,咱還愁,若沒有的話……”

他此刻後怕,下丘村高人給的太多了,各種技術往外扔,仍舊覺得不夠用。

按照正常的情況講,跟其他朝代一樣,沒有高人,日子得怎麼熬?

“陛下,造船要投入更多人手,另外需要大量牛皮,羊皮易爛,豬皮毛孔縫隙大,牛皮最適合做密封材料。

咱必須快些出海,去尋找更好的東西,順便換外面的牛皮,咱自己過去貿易,更賺錢。”

里長不去想別的事情,他更專注於如何快快發展,牛皮用來當密封材料優於其他的皮革。

“派,派人造船,早造好船隊,大明百姓早吃肉,實在不行咱用船去海里撈魚,也是肉哇!”

朱元璋決定繼續加大投入,他已經學到,別看肥肉百姓愛吃,瘦肉吃多了後比肥肉還好,也長膘。

肥肉長得快一點,其實瘦肉對於幹活的人來說補充纔好呢!尤其是用素油做,再加點糖,比如鍋包肉。

鍋包肉裡全是瘦肉,用的裡脊,裹上糊炸三次,最後用放了糖和醋的汁一翻,真好吃。

海魚清蒸、紅燒,同樣香,即便是海魚乾,泡發好了蒸,吃着解饞。

像現在大臣和宮裡的人,對肥肉的需求漸漸減少,以前直接煮了肥肉,蘸點鹽吃也香,現在不行,噁心。

得做成川白肉、回鍋肉、燉菜、梅菜扣肉、粉蒸肉、廖糟肉……

反正不能得讓人吃着不膩才行,要麼乾脆包餡,灌香腸似乎也不錯。

朱元璋想着多弄魚,海里的魚數不過來,蒸汽機的船速度快、裝的東西多,半夜出去帶着燈誘魚,早上回來,要麼凌晨天不亮出去,下午、傍晚回來。

附近的大臣聽到,知道朝廷的重心開始轉移,向海洋傾斜,不需要勞民傷財,動用的全是工匠。

尋常的百姓日常該幹什麼還幹什麼,然後是大明水師的將士,他們要多多學習,尤其是航海知識。

以前出海看個指南針和星星什麼的,海圖很簡陋,不過去周圍的地方沒問題,又不是大明纔開始與夷人貿易。

如今變了,更多的學問需要掌握,還有新的設備得熟練應用。

……

wωω• ттkan• ℃ O

一頓午飯吃完,下午四點了,喝得舒服的大臣乘小火車去西華門,他們的跟班、小廝什麼的在那邊休息吃飯,等着他們。

大量的飯菜給他們裝進食盒,跟班接過籃子,大家回家。

朱元璋留下,跟村子裡的人散步。

“咱的寶鈔發出來了,這兩日如何?”朱元璋始終沒問,怕結果不好,忍着。

“陛下放心,有村子擔保,百姓願意換。”里長保證,正月十六纔開始拿出來的寶鈔,正在逐步應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