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第761章 政令可改策有方

第761章 政令可改策有方

“都有何物?”朱元璋也好奇起來。

“咱知道,父皇咱知道。”朱樉主動出聲。

“本來不應該說女人的事情,既然胡左丞詢問,咱就說一說。”朱樉再解釋一下。

“工廠裡的女子每個月都有發新的月事巾,跟宮中和村子的一樣。

她們有胭脂水粉、牙膏、肥皂、香皂、護膚品、睡衣。

因爲要讓她們更漂亮,鼓勵她們多生孩子,不漂亮丈夫不願意怎麼辦?

並且她們懷上孩子後,她們有四個月的產假,每月三十日計,每天會按照二十文工錢來給。

她們在工廠上班,工廠找醫者給她們看病,惠民藥局只是給人瞧病醫病,不負責調理身體。

工廠卻看誰的身體虛,就給好藥來補,包括以前生孩子留下的病根也努力治。

至於每天都能洗熱水澡,這個屬於正常,男子的工廠裡也享受同樣待遇。

廠子提供三頓飯,值班的額外一頓飯,送蠟燭,三頓飯的最後一頓她們都拿回家吃。

蠟燭是爲了她家的人晚上吃飯照明用,她們早上做飯,再來工廠,晚上回去做飯,回去晚了天黑了,家人吃飯看不到怎麼辦?點蠟燭。

這些全需要錢,把錢給她們,她們不會那麼用在自己身上。”

朱樉介紹完畢,沒辦法,就是福利好。

“如此給錢?難怪了。只是……里長可知前宋否?”

曾魯突然出聲,他和其他人一樣,沒想到下丘村的工廠是這等福利,女子一天二十文左右工錢確實不少。

但是他有疑問,要弄清楚。

“曾大夫是說州縣鄉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貧乏之家,,生男女不能養贍者,每人支免役寬剩錢四千?”里長問。

“正是,另有:無問貧富,凡孕婦五月,即經保申縣,專委縣丞注籍,其夫免雜色差役一年。

我朝亦有前宋所行之令,惠民藥局、生藥庫、養濟院,宋之後時,凡此種種,常平倉入不敷出。

下丘村行此事,國必從之,里長可怕將來與前宋一般?民先厚而軍餉次之?”

曾魯又說個情況,然後對比,現在的大明就開始了,下丘村這樣做,朝廷學,到後來養懶漢,而且先把大量的錢給這些人,結果軍隊最後沒錢了。

大家看他,有人替他捏把汗,福利政策可是陛下提出來的。

朱元璋果然臉色變了,不過沒發火,而是問里長:“宜長,果真如此?”

“陛下安心。”里長先跟朱元璋說一下,再轉向曾魯。

“曾大夫,兵無常勢而水無常形,政令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今之所用爲善,則用之,明時所用不善,則改之。

眼下大明人口不足五千萬,鼓勵生育乃迫在眉睫,是以當行此策。

前宋後期出現養懶漢之事,非養濟院政策錯誤,乃吏治出錯,吏治錯則天下諸事皆錯。

官員腐敗從來都是王朝覆滅的根源,再遇天災,必成人禍。

大明當下缺人口,咱就增加人口,大明有一天人口多了,咱就取消這個。

那麼多的地,咱們沒有足夠的人手去種,趁着有錢,鼓勵百姓多多生孩子。

孩子多了,長大了,海外有無人之地,土地空置,咱去種。 還有海外有許多未開化之民,咱難道不應該去教化他們、幫助他們?”

里長剛開始還說生孩子的事情,到後面就變成了領土擴張。

大家:“……”

曾魯眨眨眼:“此法可行多久?”

“哪曉得啊!看有多大的地方。不過惠民藥局、養濟院和官學不能改,永遠都不能改。

官學還要加人,像寧國府一樣,當時還說幫着咱村子找上門女婿呢!咱村子一年給寧國府四千貫。

將來有錢人多了,他們也會資助惠民藥局、養濟院與官學,正如現在施粥、施湯的人。

等明年兩湖和廣州咱們的糧食一收,曾大夫就知道想要維護福利,就必須要提高生產力的事情了。”

里長堅持醫療、救濟、教育的方式不改,生孩子的可以改。

“多謝里長!”曾魯端杯敬酒。

“曾大夫客氣了。”里長也端杯。

“看樣子咱得給百姓生孩子的獎勵,沒有奶水的需要幫忙找……”

朱元璋決定掏錢鼓勵百姓生孩子,又考慮有的人就沒有奶水,是不是找乳孃,不過這乳孃不是隨時有的。

“陛下,村子有技術,製作奶粉的技術,明年等工廠造好,就能生產奶粉,用熱水一衝就能當奶喝,比不上母乳,總歸能解決沒奶嬰孩的吃飯問題。”

里長接過朱元璋的話,村子裡準備做奶粉,牛奶的少,羊奶的多。

憨憨說這玩意兒比不上母乳,就在於方便,總不能養一隻哺乳期的羊放別人家給寶寶喝奶。

寶寶可不是一天按時吃三頓飯,說餓就餓,隨時折騰,不分晝夜。

奶粉就是最方便的,這就是爲什麼給產假的原因,孩子得有人照顧,一個人忙不過來的。

“嘿嘿嘿嘿……”朱元璋開心地笑出聲:“是不是像炒麪一樣,用水一衝就成糊糊能喝了?”

“是用水衝,不過不是糊糊,寶寶不能吃糊糊。”

“知道這麼個意思了,是用喝水的那個奶瓶吧?也是人奶先裝進去存着的。”

朱元璋想到了工具,下丘村搬來時的嬰兒就有奶瓶,現在宮裡也用來喂水,給寶寶咬奶嘴睡覺。

“是,不過琉璃瓶子屬於借用,奶嘴都用上了塑料,那個不回收,若他們不要了可以拿回來,咱們做盆。”

里長點頭,之前的奶嘴是樹膠的,現在用塑料了,食品級的一次性,再熔解就是二次塑料,不能用來當奶嘴。

朱元璋依舊滿臉笑容:“成啊成啊!村子做事咱放心,做奶粉的賣專利?”

里長搖頭:“不行,他們做不出來那些設備,要求很嚴格,是給人吃的東西。

不過奶粉能放半年,足夠運到大明各地給百姓奶孩子了。

需要一個大的養殖場,江浦不錯,過河也方便,那邊適合種植苜蓿和其他作物。”

在拒絕讓別的商人蔘與奶粉製造的時候,里長提議在長江對面的江浦縣搞養殖,秦淮河的位置不行,沒地方了。

以後工業區得擴建,環境有污染,弄個養殖場顯然不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