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第720章 鯢魚好吃養殖徑

第720章 鯢魚好吃養殖徑

吃飽了的林蛙再次因爲低溫和生物鐘的緣故而睡着了,下丘村表示人工養殖成功。

明年不會把養殖的哈什蟆殺了,要繼續養。

里長戴上了陀飛輪的手錶,其他的孩子也都戴上了。

就是憨憨和小夥伴,一共二十三個人,一人一個陀飛輪手錶。

村子裡還有人也戴上了,這玩意兒要麼沒有,有了就可以批量生產。

朱聞天又不是缺心眼,非要手工製造,他有設備,他手工製造是爲了給設備提供數據。

當一個塊陀飛輪的手錶出現後,他就可以改進設備來加工零件。

這個過程需要考慮的是成品率與次品率的問題,不要加入情懷,什麼純手工的如何如何。

又不是刺繡,別的無法替代,就一個機械製造而已。

於是宮中所有的朱元璋的女人都是一人手一塊陀飛輪手錶,哪怕小寶寶也有。

再過半個月,下丘村人就全戴上了,外面別想要,沒有,不給!

“陛下,那表……”曾魯又一次開口,大家跑下丘村來聚會。

今天冬至,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明日有三十,後天閏十一月初一,連休三天。

“不要稱呼爲那表,說這表,不給你們,陀飛輪的真不能給,不管多麼量產,就與下丘村的透明玻璃一樣。

玻璃的技術咱現在也懂了,咱就給你帶了顏色的琉璃,透明的可以做望遠鏡。

宮裡的人不會外傳,下丘村從來沒有人會單獨行動,陀飛輪手錶給你們,你們被搶了怎麼辦?”

朱元璋不鬆口,他那塊陀飛輪的手錶已經收藏起來了,第一塊,最珍貴的,情懷!

現在戴着另一塊,下丘村真厲害,那技術提升速度飛快。

但他覺得他的那塊懷錶纔是最值錢的,別看走時不準。

“陛下,在江邊和圖書館建個鐘樓成不成?人家寒山寺有報時鐘樓的,曾經南宋最爲繁華。”曾魯退而求其次。

“寒山寺?這個……”朱元璋看向里長。

里長點頭:“曾大夫說的應該是……姑蘇,陛下之前說過,夜半鐘聲到客船。

當然還有前朝的路接楓橋一徑通,漁郎遙荅隔河舂。自從夜禁行人絕,不信烏啼城外鍾。

想來曾大夫是想要讓各地的時間校準採用同樣的方式,畢竟咱們現在只相信中華文明傳承,而不是什麼佛道儒。”

曾魯:“……”

“臣只問禮,不曾以教而舉。”曾魯解釋。

朱元璋看里長,是不是這個?

里長點頭,他沒抨擊曾魯,曾魯守禮最厲害,沒有什麼佛教、道教的心思,就是貫穿古今的禮節。

“既然如此,德之多操勞,安排一番,東西找下丘村要。”朱元璋認可了。

“臣遵口喻!”曾魯高興,他最想在圖書館放個大鐘,他回家的時候好對錶。

江邊的鐘樓給過往船隻看,他這個御史大夫最近太閒,正好負責主持修造工作。

……

“此紅燒鯢魚口感味道甚佳,《酉陽雜俎》曾有記:鯢魚,如鮎,四足長尾,能上樹。天旱輒含水上山,以草葉覆身,張口,鳥來飲水,因吸食之,聲如小兒。峽中人食之,先縛於樹鞭之,身上白汗出如構汁,此方可食,不爾有毒。” 中午吃飯,曾魯嘗一口紅燒的娃娃魚,說出一段記載,峽中人一般指有水和山峽所在之處的人。

漁民養的魚鷹捕魚,被記載時也說峽中人養。

“這魚多,總能在溪中瞧見,只是沒人吃,原來如此味美。”

徐達一路打仗,見過許多次娃娃魚,看着黏糊糊的,不想吃。

其他人點頭,確實,似乎隨處可見,沒想到可以紅燒,吃着真香。

里長喝口酒:“娃娃魚是種補品,男女老幼咸宜,若傳出去,恐被大量捕捉,嗯……倒是捕不絕,卻會徒增傷亡。

下丘村有養殖之法,養上個幾年,會有許多娃娃與可供食用、藥用。

養好了應該比豬肉貴,清蒸、油炸、煮燉皆成,由於它能用來接骨,便能補鈣。”

里長想到百姓不可能把娃娃魚給捕絕了,便放下心,娃娃魚生長的地方有的在深山老林。

那裡不止有娃娃魚,還有其他的野獸、毒蟲,人進去捕捉,危險甚大。

他又擔心傳播娃娃魚的功效和美味,叫百姓把明面上好捉的娃娃魚給抓光。

憨憨一直在寫方子,說不定用到什麼東西,將來惠民藥局會開到大明各地,缺藥怎能行?

“下丘村先養,成了再看如何教別人養。”湯和說出辦法,下丘村一直這般操作。

“已在山洞中開始養了,娃娃魚吃肉,村子已經準備人工養殖竹蛆、蚯蚓、蠍子、蜈蚣。

一些藥用,一些拿來餵養其他東西,如林蛙,加上新養的娃娃魚,小雞、小鴨吃了生長速度加快。

指望百姓捕捉後收購,容易讓百姓染上疾病,野外的不安全,同時耽誤人工。”

里長告訴衆人,村子已經開始了,且不止養一種。

村子裡具備養殖條件,各種牲畜的糞便,尤其是牛糞,竹蛆需要來年,先養着蛹,等長了翅膀產卵,專門提供場地。

僱傭其他人操作,教會他們,如果他們以後願意自己養也沒問題,到時候下丘村收。

“下丘村好似什麼東西都能養,來年的竹蛆還收不收?”

戶部尚書顏希哲有問題,關於收竹蛆的事情,此刻下丘村依舊在收,只要有就要。

收的過程百姓賺錢,正好冬天沒什麼事情可做,去竹林裡找蛆。

商人賺錢後交一部分稅,稅要給戶部,下丘村賣油炸竹蛆也交稅,朝廷增加財政收入,百姓得實惠。

里長點頭:“收,只要送,隨時收,五文一斤,村子拿來餵雞雛和鴨雛,培育雞鴨。”

“雞鴨吃的東西太貴。”顏希哲認爲不合理。

“攙在其他飼料中喂,不是用竹蛆把雞鴨餵飽。你們如何轉的下丘村?沒去看過餵養的地方?”

朱元璋詫異,去下丘村參觀的時候,那裡有專門的解說,你們難道心思不在其上?

“陛下,大的知道,小的以爲吃得少,一直喂。”

顏希哲狡辯一句,他確實沒關心下丘村的養殖,他考慮小麥收穫。

許多人和他一樣,只惦記主食,忽略副食,其實副食多了節省主食,人更健康。

這點朱元璋就非常重視,吃了肉,有油水,確實減少主糧消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