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魚能烤片固籍退

第668章 魚能烤片固籍退

朱元璋聽完對方的話微微一愣,大的孩子賺一貫?小的那是幾歲?一二百文?

“宜長,你們出的主意,倒是讓竈戶富起來嘍!”朱元璋對里長說。

“陛下,你還沒算竈戶的草蕩,草蕩可以養鴨子和大鵝,蘆葦不拿來煮鹽,地還是竈戶的。”

里長提醒,可不僅僅是曬鹽、捕魚的錢,還有額外的養殖收入。

草蕩屬於竈戶標配,不給草蕩竈戶無法煮鹽。

草蕩不允許拿來種別的東西,必須是蘆葦,種糧食受罰,買賣與租賃同樣禁止。

如今煮鹽沒了,換成曬鹽,草蕩依舊屬於竈戶,他們會養鴨子與鵝。

草蕩本身就吸引野生的鴨子等鳥類過去,竈戶就吃到了肉和蛋。

朱元璋又轉回頭看剛剛吃了兩口菜的老鹽工:“老哥家中養了鴨子?”

老鹽工搖頭:“陛下,不會養,有人來說過應該養,咱一家人忙,覺得賺這個錢就很好了。

後來沒人再提,咱就安穩地曬鹽、出海捕魚、回來加工,咱家那小兒子別看才七歲,收拾魚也很厲害。

咱給他攢着,等他大了娶媳婦兒,竈戶就這點不好,世代都是竈戶,只能找竈戶人家的閨女,或嫁竈戶的兒子。”

“哦~~!”朱元璋眼睛一眯,生氣,負責鹽場的官員不好好辦事,過來說一下就完事兒了?

你們應該勸啊!甚至是學寧國府,在宣城東邊河邊自己弄個養殖的地方給百姓看。

按照現在的情形,草蕩資源浪費,竈戶只會用草蕩的蘆葦燒火做飯。

“照此說來豬也沒養?”朱元璋覺得損失了好幾個億。

“豬養了,是大明水師養,他們餵豬吃魚內臟,用蘆葦燒火煮豬食。

他們把鹹魚幹拿去賣掉,換成麥麩,蘆葦嫩的時候加蘆葦,蘆葦長大了加一小部分。

其他的換成油菜籽的油渣與榨完豆油的豆餅,給豬開小竈。

養了兩年多了,一直在下小豬崽兒,說是今年冬天賣,殺完豬給我們留一份。”

老鹽工看陛下臉色不好,連忙說養豬的事情,並琢磨着是不是應該養鴨子和大鵝。

朱元璋面色面色稍霽,頷首:“這還差不多,總歸是有人聽話,能辦事。宜長,勞煩伱了,給出一套現在鹽場的發展方案。”

他不指望找官員來做此事,反正大家出來溜達,里長閒着也是閒着。

“陛下放心。”里長答應,簡單。

“看樣子咱今年能吃到鹽場的豬了,養牛羊是否也行?啊不行!牛不能吃太多蘆葦,會積食。”

朱元璋想着草蕩,考慮是草,拿來喂牛羊,之後想起自己放牛的經歷,牛吃多了蘆葦會出問題。

一口菜沒吃的里長剛夾起菜,又放下:“陛下,建青貯池,蘆葦做青貯,用來喂牛羊,送到其他地方去喂。”

“好好好!回頭你弄好了給咱,吃菜吃菜!”朱元璋看到里長的動作,決定先不說話。

……

一個時辰過去,鹽場的人還是去打漁了,他們覺得吃這麼多飯菜,不幹活屬於浪費。

朱元璋繼續在月色下吃喝,許多沒有見過大海的人感受着海風吹拂。

“明日天亮,往遠處走一走,就回南京,出來的時日太久。”

朱元璋與附近的大臣們說,他發現船上生活不如陸地上。

以前打水戰的時候屬於沒辦法,都能克服,現在享受慣了,就不願意遭罪。

羣臣點頭,他們也想在皇城中辦公,哪怕下丘村也好,地方大,船上的空間小,太過逼仄。 另一邊,里長帶着孩子們回去,休息,他得找憨憨把規劃寫出來,交給本地的官員安排。

“一個是養豬,一個是養鴨鵝,一個修青貯池,還有別的嗎?”里長寫題本之前先問。

朱聞天喝酒吃茴香豆:“烤魚片,他們原來用蘆葦煮鹽,蘆葦的灰正好拿來煮鹽,代替黃泥。

現在蘆葦多,做烤箱烤魚片,大家不愛吃剝皮魚,皮厚,做成鹹魚幹很硬,需要砸着吃。

把魚皮剝掉做熟,再上一個碾壓的設備給壓成片便鬆散了。

鹽場的草蕩收歸國有,百姓可以無償取用,地卻不屬於他們,他們已經不需要蘆葦煮鹽。

烤魚片大人和孩子全愛吃,能下酒,亦可當零嘴,另外還有魷魚,現在叫柔魚。

它不好保存,可以製作成柔魚絲和柔魚片,方便儲存與運輸。

製作的調料我寫下來,百姓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愛幹哪個工作就幹哪個。

竈戶的傳代戶籍應該取消,他們願意做其他的工種,與鹽就無關了。

他們不想繼續曬鹽,有人想,只要賺錢多,別人搶着來。”

“哦哦!你寫魚片的事情,我先寫前面的,一會再加上。”

里長不去考慮行不行的問題,他只管照着來,絕對不會錯。

兩個人各自寫,朱聞天寫完放在一旁,繼續喝酒,里長需要重新抄一遍。

大半個時辰,里長反覆看看題本,拉着憨憨又出去,到外面喝酒,月亮快到中天。

唱歌跳舞的在表演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人家是中秋,這是過了一個月的月圓,差不多。

“陛下,你看看。”里長坐回原來的位置,他的位置沒人佔。

朱元璋接題本:“辛苦宜長了,別人在飲酒作樂,卻害得宜長不得不忙碌。”

說完他看題本,內容詳盡,照着辦即可,無須再琢磨如何具體操作,包括做烤魚片的。

看着看着他蹙眉頭,題本中涉及到個最重要的問題,取消固定的戶籍制,允許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職業。

這是個大問題,跟養豬什麼的不一樣。

“宜長,今日取消了固定的竈戶,明日是否要取消匠人?各行各業大家已經熟悉了自己的事情,別人又不熟悉,到時幹活的人有多有少,大明就缺東西了?”

朱元璋直接問,他又不需要批這個題本。

“陛下,哪個行業缺人,自然就會讓這個行業的人賺錢多,其他人覺得自己的行業少,會加入到賺錢多的行業。

每個人的天賦與愛好不同,包括身體狀況,延續世代同一個工種,技術便難以突破。

有句話叫觸類旁通,出自《周易》,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也。

讓百姓去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更能創造出好東西。”

里長引用了下週易的內容,行業之間有相互聯繫,有聰明的人就不想幹自己的曬鹽的活兒。

非要讓他幹,他曬鹽曬不好,自己想做的又做不成,浪費資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