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千里江河此心丹

第659章 千里江河此心丹

朱元璋可不管一幫大臣如何想,反正他開心,不是因爲被吹捧了,絕對不是。

他此刻抓心撓肝,又有些生氣,四下裡看,你這個高人爲何就不能見咱一面?

你說你給咱這麼多,咱還能虧待伱?你幫着咱,偏偏還躲着咱,你……

“憨憨,你說你要是高人該多好?”朱元璋想着看到在旁邊馬上的憨憨,憨憨雙手各一支鐵籤子在那裡旋轉。

“哎?憨憨,我,高,馬,騎!嘿嘿嘿嘿!”朱聞天配合一下。

“天哪!對!騎在馬上高。”朱元璋深吸口氣,儘量讓自己的心態平和。

“嗯嗯!”朱聞天點頭。

周圍的大臣有的面色平靜,有的微微搖頭,胡惟庸則在看向朱聞天的時候露出一絲鄙視。

朱元璋調整好心態:“宜長所言不錯,當這般,長江水長流,洞庭湖漁獲不休。應如是!”

他定下來,按照里長的方法籠絡民心,發展地方水產經濟。

其他大臣沒有補充和反對的,他們的思路跟不上,以前不是這麼操作的。

陛下怎麼可能會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就問哪裡?給別人一個反應時間啊!

“明日回去,天漸漸涼了,把皇城的事情看一看。”朱元璋安心之後思歸。

不是說下丘村這裡不好,他住着難受,他更願意在此住,比宮殿的空間小,不那麼空曠。

他怕消磨了鬥志,跟下丘村裡住,太溫馨了。

只有皇城才能叫他振奮,掌管天下。

真想休息,朝陽門外的下丘村也一樣,那裡還有兒童遊樂園和池塘、小榭、迴廊、亭臺。

不少大臣突然間生出種失落感,又有期待感。

失落是因爲一旦走了,他們不可能去朝陽門外的下丘村,在這邊的下丘村舒服,那邊的估計更舒服。

期待則是終於回去了,這樣自己能夠回家跟家人團圓,而且有許多這邊的‘土特產’,中秋都沒回去啊!

……

“還有多少地方沒清理好?要快!從其他地方借牲口幫忙。”

四川行省,剛剛被朱元璋提到的參政劉惟謙在忙來忙去,他坐鎮受災的地方。

正常受災,負責當地政務的官員會難過,百姓遭殃。

劉惟謙不難過,百姓沒因水災死人,就是衝了些菜地,宮裡傳下來消息的時候,糧食作物還未種,乾脆不種了,留下種子。

四川的冬天有耐寒的蔬菜,在洪水到來前,百姓把菜都給提前罷園了。

大家全跑到山上去,不舒服,哪有家裡好?而且帶着一堆的磚瓦和木頭。

劉惟謙當是的心中糾結,不曉得是期待有洪水,還是沒有。

然後大雨落下,眼見着河道的水瘋漲,最後漫過河堤。

看到那一刻,他不糾結了,百姓卻有人歡呼,似乎發大水是件喜慶的事情。

洪水終究會結束,留下一片狼藉,樹枝、草棍、死在河裡的野獸、淤泥……

有了心理準備和心理建設的百姓等洪水退去,下山看看情況,便在衙門的組織下幹活。

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弄走,淤泥堆起來,等着肥田。

明明是災難,百姓只覺得累一些,臉上卻洋溢着笑容,邊幹活邊哼哼民歌小調。 之前說好的,有補償,可以蓋更好的房子,增加面積。

百姓也不是缺心眼,對比起生命,這些活計不算什麼。

有聰明的人說啊!陛下心中有四川的百姓,據說算這一次,有好幾個欽天監的高人因爲泄露天機而被老天爺懲罰。

即便如此,在算的時候都停住了,最後陛下親自上了觀星臺,腳踩七星步,以天子之位對抗蒼天,劍指北斗,七星倒轉,才知道這裡要水災。

陛下測完之後,回去躺了三天才起來,差點被天道給收走,還是有高人以其他術法行瞞天之術,把陛下換回來的。

都這麼傳,越傳越有人信,誰敢說這個不對,那便是要禍亂人間的存在,趕緊抓起來,刨坑埋了。

“借來了,大家都在努力幹活,很拼的。”官員回答。

“嗯!青菜頭的苗育出來了?高人啊!大明之幸!”劉惟謙又問,並感慨。

他怕,心中充滿了敬畏,他覺得不是自己跪得徹底,實在這等事情換成誰他能不哆嗦?

從開春就安排,然後告訴種什麼,明年好賣錢幫百姓增加收入,抵掉水災的損失。

當時還是風和日麗呢!陛下那裡就連明年的事情都想好了,還有比這更恐怖的嗎?

……

“惟謙,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晚上劉惟謙回家,他夫人給做好了飯菜,跟他一同操心百姓。

“沒有了,就是說讓先育苗,再移栽,而不是直接下種子,日子算得準啊!確實是正好育苗,那邊對本地的氣候十分了解。”

劉惟謙搖搖頭,他此刻想回去,找到高人,要是能拜個師就更好了。

“問問啊!說是一旬寫次題本,你可以天天寫,咱是上游,向南京傳遞消息快。

你嚐嚐這個,青菜頭做的,人家給做好了,然後炒肉,叫榨菜肉絲。

現在種的就是這種,陛下派人送來的,到府裡,我收的,你那邊忙着。”

劉惟謙的夫人端過來榨菜炒肉,從下丘村的地方用蒸汽機小船送來的。

青菜頭如果不醃製成鹹菜,可以當正常的蔬菜吃,就是口感差一點。

醃製好了,做菜的操作方法就多了,覺得鹹可以換水泡,最後的口感很嫩,又帶着一點點脆。

劉惟謙突然愣住,然後一伸手把旁邊的夫人給‘抓’過來,吧唧親一口。

周圍他家的下人瞬間扭頭,其實就兩個丫鬟和一個管事。

“讓你嚐嚐菜,你往哪吃呢?”劉惟謙的夫人推開他,臉紅紅地說。

“對,先吃飯,晚上再……明天寫。”

劉惟謙舒暢了,理論上特殊情況,官員一旬寫個題本。

主要是驛站的人手不夠,你一天一個,那一條路上的驛站累死也忙不過來。

但得看地方,這裡是長江上游,派個小船,嗖嗖地就過去了。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沒錯!

至於有人對自己這個參政質疑,甚至惡意攻訐、進讒言,也沒錯,只不過最後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今天三更,明天開始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