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歸程所言待今冬

第609章 歸程所言待今冬

“快快快,種大豆,種高粱,無須管產量,先種上。”

一塊新開墾出來的土地邊,朱標指揮着人手種豆子。

北平有許多地方未開墾,或者之前地就不好,又打仗,結果荒,百姓有的會偷摸種點東西,卻不會說是自己種的。

需要交田賦和服勞役,你說你家突然多了幾十畝地,好了,出糧吧!給沒有地的人出。

現在這些地被重新開墾,除非種菜,糧食作物只有大豆最適合。

要麼種土豆、地瓜、花生、玉米,可惜都沒有。

大豆不怕突然降溫,大不了割了做青貯,青貯池子已經建好。

高粱跟着大豆種下去,按照套種的方法,沒準備讓高粱收穫,北平不適合秋高粱種植。

這些高粱專門拿來做青貯,大豆憑運氣,運氣好的話收豆子,運氣不好收毛豆,連着豆秧切碎了扔青貯池子裡。

要設個牲畜養殖中轉站,沒有配套的設施絕對不可以。

百姓們家中只要不忙,必然跑到別處一起跟着幹,說好不要工錢,願意付出,不過錢是鑄出來的,爲什麼不給?

朱聞天給出來的礦產地方出礦率高,北平的密雲是好地方,感覺啥都有。

“前面那塊地用糜子和大豆混種,還能做掃帚,高粱稈子做蓋簾,醃鹹蛋也能用上,當壓蛋的箅子。”

朱樉跟着說,糜子就是大黃米,耐旱、抗旱,按照現在的節氣,應該能收上來,大黃米可以吃,就是比較燙,得慢慢吃。

安慶等官員一直跟着,他們沒什麼事情了,之前有一些積案,這一個來月全處理完畢。

太子和秦王的隊伍一來,治安好着呢!

尤其是百姓拿到了東西,原來鄰居家的狗咬死一隻雞吃了,鄰居不賠,得打官司。

現在撤了,不打官司了,沒意義,耽誤時間,不就是一隻雞嘛!鄰居又不是故意的。

鄰居呢!則主動送來一隻雞,因爲有了很多小雞崽兒,可以養大下蛋和吃肉。

以前一隻雞,誰家都捨不得,此刻感覺無所謂。

曾經遊手好閒的人,如今有了工作,挖礦,不願意幹不行,強制性的,有本事就跑,看能跑到何處?

進山裡?有野外生存能力?冬天下來不?

遊手好閒的人有人專門調查,誰家的?平時都幹什麼?是不是光吃飯不幹活?

如果家裡還有其他的人在,那就先挖礦,之後帶走,當兵,教識字和算術,在軍營呆幾年。

給的軍餉直接送家裡,當兵的時候吃飯不花錢,跟以前不一樣,現在宮裡養得起。

……

“海船來了,逆流上來的,厲害哦!”又到了晌午,大明水師的船隊從運河進來。

它們沒有蒸汽機船的速度,只能一點點走,送一部分山東登州、萊州等地的田賦,其他的是海魚乾。

一次來一百多艘,河北與河南的糧食同樣向這裡運,運一部分,等隊伍回去路上還得吃。

“咱走之前,告訴百姓,今年的田賦免了,退給他們。”朱標開口,看向安慶等人。

“太子殿下放心,絕對無人敢貪墨一粒麥子。”

安慶懂,太子前腳走,自己後面就開始撈好處,那麼……

“咱信,吃飯吃飯,這是百姓現在愛吃的鹹魚燉茄子,諸位嚐嚐。”朱標一副咱相信你們的樣子說。 官員們吃米飯,看着面前的菜,絲毫沒覺得百姓會如此吃。

茄子的皮全削掉了,切成條,鹹魚也是一條條的魚肉,看不到鱗,吃起來沒有腥味。

百姓能這麼吃?他們得富裕到何等程度?

“里長,蒸汽機船要留下,方便從海邊獲得鹹魚干與鹽,咱們在運河一路走,一路放下蒸汽機船,在運河中進行短途運輸。可好?”

朱標不去管官員們怎般想,他決定把好的運輸工具多放在這裡一些。

“太子殿下決定即可。”里長表示沒問題。

“到黃河的地方,咱也要船,給咱的封地送東西,那裡的石油還得運到應天府對吧?”

朱樉很怕把他給忘了,四弟的封地等着自己離開,保證大發展。

自己的封地還有啥資源?延長縣屬於延安府,不是西安府,顯然不能要。

朱樉看出來父皇的心思,如果北元沒有被打跑,那麼自己的北面還有一個延安府頂着。

老三那裡背面有個大同路頂着,老四的地方有延慶州與密雲衛。

三個人的手上必然有一支屬於自己的精銳部隊,一旦北元突破哪一到防線,就給自己的精銳出動去打北元。

北元那時一路縱深打進來,補給線長,攻打那麼多,消耗也大,自己的精銳一出,直接收拾掉。

這是之前的戰略部署,顯然用不上了,這個夏天,北元必須快速在那邊獲得更多的根據地。

等他們騰出手來,那麼多的土堡和烽火臺也已完善,而且還會繼續派兵過去種地、養牲畜。

“殿下若想黃河暢通,需要清理三門峽的暗礁,等冬季枯水期,派人去炸。”

里長早想到此事了,正好朱樉提起來,他順着說。

黃河下游到壺口瀑布最不好走的地方只有三門峽,暗礁噁心人,船想順流而下,必須熟練操作,否則就撞礁石和岸上。

逆流向上,由於水流急,蒸汽機動力的明輪船,到那裡都只能挪,一點點挪。

當然,配合上縴夫就好辦了,縴夫稍微給一點勁兒,船就衝上去。

當下的季節黃河水流大,待到冬天,上游冰封,水位下降,流量減少,流速也沒那麼快了。

帶着炸藥過去,把暗礁一個個拔了,再拓寬一下河道,往後蒸汽機明輪船再過就容易了。

朱樉點頭:“咱能等,不差一個冬天,還有四個多月,咱估計迴應天府的時候黃河便沒有多少水了。”

“那個……呃……朱里長,水下鑿孔不容易吧?”

安慶旁邊的一個官員表示咱懂水下的事情,他想問朱樉,又覺得不好,問里長比較好。

朱樉他看一眼:“船過去,上面的人拉縴固定住位置,船上載個蒸汽機,人戴上潛水鏡,剩下的就是指揮那個蒸汽機帶着連桿等鑽孔工具下去,非得用人手工鑿?”

衆官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