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

一日的戰鬥後,明軍營地裡,再次聚集了大量的俘虜。

這些印度土邦兵,很自在的坐着,有說有笑,等待着明軍開飯。

“攝政,這樣下去不行啊!人越來越多,有些人根本就是來混飯吃的。”金聲桓有點受不了。

老金縱橫殺場幾十年,各種敵人都遇見過,還從沒遇見像印度兵這麼沒臉沒皮的。

他們根本不是來打仗,而是來竄門混飯吃,不少人都是主動送上門來,還有許多人都成了慣犯。

有些被俘虜幾次的軍官,與明軍士卒混熟後,還對明軍的伙食,提出改進意見,希望豐富一下菜品,弄點印度咖喱。

雖說明朝背靠南洋糧倉,但是戰爭持續數月,也讓明朝有些吃不消。

這時趙銘看見俘虜中,一個穿着比較體面的印度人,正與明軍士卒交談,不禁皺起眉頭。

“那廝是誰?寡人看着有點眼熟!”趙銘指着一個大鬍子道。

金聲桓道:“臣也很眼熟。那廝叫莫迪而比,據他自己說,他曾經是莫臥兒的丞相,投靠吳三桂後,依然做着周國高官。”

趙銘問道:“愛卿怎麼這麼清楚?”

金聲桓道:“這裡的將士大都清楚,因爲這廝已經被俘虜十多次了。”

趙銘聞語,不禁笑道:“讓他來見寡人!寡人有事讓他去做。”

~~~~~

周軍大營內,吳三桂聽了洪承疇的三個策略後,明顯更加中意最後一個策略。

選擇此策,吳三桂即可避免攻堅戰中,華族精銳損失慘重,也不需要冒着被兩面夾擊的危險,去偷襲毛淡棉。

這時吳三桂正與洪承疇繼續探討,帳外侍衛忽然挑帳道:“陛下,莫迪而比有事求見。”

吳三桂微微皺眉,這個印度人的生存能力,相當的強悍,十幾次進攻都沒有戰死殺場,爲國精忠,每一次都平安回來,更神奇的是,他還長胖了一些。

“讓他進來!”吳三桂沉聲道。

不多時,莫迪而比進入大帳行禮道:“臣拜見陛下!”

吳三桂冷聲道:“今天在明營吃的什麼飯菜啊!”

土邦軍的狀態,吳三桂也清楚,不過他也沒辦法,這不是幾個人的問題,是民族性的問題。

莫迪而比一臉羞愧,遂即卻道:“陛下,臣雖作戰被俘,但數次進入明營,也還有些收穫!”

吳三桂眉頭一挑,以爲他發現了什麼軍情,不禁精神一振,問道:“什麼收穫,說來聽聽!”

莫迪而比道:“臣數次進入明營,與明軍將領混了個臉熟,今天終於通過他們,見到了明朝攝政王。”

吳三桂臉色一沉,“你見到了趙雜毛!”

莫迪而比點頭道:“臣見到了明朝攝政,並與其進行一番交談。”

一旁洪承疇問道:“趙雜毛說了什麼?”

洪承疇和吳三桂意識到,估計是趙銘想通過莫迪而比,給他們傳話。

莫迪而比道:“臣嚮明朝攝政,陳述了大周的強盛,想讓明朝攝政知難而退。明朝攝政聽了臣的話,表示他也不想與大周爲敵。他說只要陛下從東籲撤軍,然後解散與英國的盟約,加入明朝的朝貢體系,明朝便願意與周軍休戰,並承認大周對印度的統治。”

戰爭拖到七月,緬甸氣候太過炎熱,明軍雖有專門的醫官隊隨軍,但還是有不少士卒生病。

眼下局勢,雖然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戰局對明軍越來越有力,但趙銘還是希望能夠儘快結束戰爭。

趙銘攻擊東籲的目的是進攻周國,而進攻周國的目的,則是爲了獲取印度的市場。

其實只要吳三桂能向他服軟,跪地稱臣,做大明朝在印度的代理人,維護明朝在印度的利益,並充做大明對抗西方的前哨,趙銘並不是不能接受吳三桂的周政權繼續存在。

現在明朝一面要支持李成棟,守住東洲西海岸,與登陸東洲的西班牙、英國、法國對抗,一面又要關注印度,而且北面還有飛速崛起的沙俄,讓明朝有些難以應對。

趙銘覺得大明需要,一到兩個強大的藩屬小弟,來分擔壓力,替明朝穩定一些地區。

雖然趙銘很討厭吳三桂和洪承疇,但是如果吳三桂願意臣服,趙銘還是決定,接受他作爲大明的走狗。

不過,這只是趙銘在兩軍對持中,無聊時突然生出的一個想法。

因此只是讓莫迪而比傳遞,沒有派出使者,若是吳三桂識時務,願意接受他的條件,趙銘可以在攻下東籲後,放過吳三桂。

若是吳三桂不識時務,不珍惜這個機會,那麼趙銘便將印度變成大明的殖民地。

吳三桂聽完莫迪而比的話,皺起了沒頭,問洪承疇道:“丞相,趙雜毛什麼意思?”

洪承疇道:“趙雜毛的意思,是希望我大周自廢武功,給他當奴才!”

莫迪而比卻道:“陛下,丞相,臣決得明國攝政這個提議其實很不錯,反正我們又打不過明朝,爲何不向明朝朝貢呢?”

莫迪而比想說,其實當狗也不錯。

吳三桂惱羞成怒,怒斥一聲,“你給朕閉嘴!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這樣的道理,你不會明白!”

這時洪承疇道:“不錯,不僅是我華夏,臣最近聽說一件倭國往事。據說當年入侵朝鮮的豐臣家,與倭國的司馬氏交戰,那倭國司馬氏德川家康,攻不下豐臣家的都城,便假意議和,騙得豐臣家拆除了都城外所有防禦。結果豐臣家,將城外防禦全部拆除後,司馬氏德川便立時發兵,攻滅了豐臣家。現在趙雜毛,讓我們放棄東籲,又撕毀與英國的盟約,實際上就是欺騙我們,想讓我們自毀長城,然後在對我們下手。”

吳三桂聞語,深以爲然,根本不信趙銘。

明軍營壘,趙銘走到營地中,發現今天居然沒有俘虜。

“那莫迪而比今日沒來嗎?”趙銘問道。

金聲桓道:“回稟攝政,那廝沒有過來。”

趙銘聞語有些失落,吳三桂若是同意他的條件,有談的意思,應該會派遣莫迪而比過來,現在看來,吳三桂應該沒有相信他的話語。

趙銘不禁搖頭,“難道,寡人的話,就這麼不值得相信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