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

在吳三桂逃入西域後,趙銘並沒有發兵追擊,而是讓周國繼續盤踞西域。

趙銘以爲畢竟都是漢人,可以利用吳三桂,成爲大明西部的一個藩屏,成爲明朝抵禦和進攻西方的前鋒。

可現在看來,趙銘的算盤打錯了,吳三桂沒有成爲大明西部,抵禦西方文明的屏障,反而成爲了西方文明遏制大明的急先鋒。

這個敗類,並沒有大中華一份子的覺悟,而是背叛了中華文明圈,成爲了明朝的菜菜子。

這讓趙銘感到意外,同時也感到震驚。

從情報來看,去年吳三桂出征莫臥兒,佔據印度西北部之後,今歲年初,便再次撕毀了與莫臥兒的協議,發動了對莫臥兒的入侵,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擊敗了莫臥兒皇帝,獲得了印度本地婆羅門的效忠。

由於吳三桂沒選擇孫可望的建議,而是選擇洪承疇的意見,向印度本土宗教印度教妥協,高種姓婆羅門和剎帝利的利益得到保護,所以在吳三桂擊潰了突厥系蒙古人後,各地便望風而降,投靠了周國。

如此龐大一個帝國,居然這麼快就崩潰,讓趙銘感到震驚。

在他看來,莫臥兒最少能稱幾十年的時間,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滅國。

這個消息太突然,而明朝完全沒有準備。

在莫臥兒帝國崩潰之際,沿海的歐洲殖民者,則乘機佔據印度沿海的土地。

明朝在印度建立的貿易據點,自然不願意放過這樣的機會,也想要藉機控制孟加拉地區。

這便於到達這裡的英國人,發生了衝突,不過英國人遠到而來,卻也拿明朝據點沒有辦法。

本來雙方對抗之中,實力不相上下,而這時,吳三桂卻突然出手,與英國人達成聯合,派兵攻佔了明朝在孟加拉灣的據點,將明朝商隊逐出了印度。

這對明朝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商隊失去印度市場,無疑會重創江南的經濟。

~~~~~~

印度,周國新都德里城。

去年一戰,周軍擊敗莫臥兒大軍,同時敲詐和勒索大批錢糧,使得吳三桂看見了莫臥兒的虛弱。

因此,在周國將大批人口和軍隊,遷入印度河流域後,吳三桂並沒有安心耕種和發展,而是選擇撕毀條約,再次進攻。

畢竟自己種田所得的收入,哪裡有入侵劫掠來的豐厚。

在新年剛過不久,吳三桂便調集四萬精銳周軍,以及兩萬旁遮普錫克人戰士,向德里進軍。

莫臥兒帝國沒想到吳三桂這麼不講信譽,直接撕毀墨跡未乾的合約,再次發起進攻。

這讓莫臥兒皇帝想要喘息的計劃落空,只能被迫迎戰,並再次被吳三桂擊敗。

整個恆河流域,一馬平川,周軍連戰連捷,最終在阿格拉,陣斬了莫臥兒皇帝。

時間到1663年,大周開元二年九月,周軍已經逐漸控制了印度河和恆河流域,佔據了印度最爲富饒的地區。

印度南部德干高原,因爲丘陵起伏,不適合周軍作戰,所以吳三桂並未派兵奪取。

不過,西歐的英夷、法夷、荷夷,見莫臥兒帝國崩潰,趁機瓜分了南部地區。

~~~~~

德里城,周國新都。

吳三桂佔據德里後,便招來工匠,開始建造中式的德里城,還有周皇宮。

由於,戰爭中繳獲頗多,周國府庫充盈,周國招來三十多萬人,興建都城,整個德里都成了一大片工地。

這時,在原來莫臥兒皇宮紅堡內,吳三桂負手站在一副繪製的周國版圖前,

“此地,北面是烏斯藏高原,東面是那加丘陵、若開山脈,西面是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南面是大海。想殺入印度,只有西北開伯爾山口一條路。這裡簡直是天選之地啊!”吳三桂看着地圖,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滿意。

現在,他已經徵發民夫,去開伯爾山口修築要塞,保證誰都打不進來。

至於印度本地人,他們早就習慣逆來順受,根本不會反抗,周國的江山將穩如泰山。

洪承疇卻道:“陛下,在陸地上只要控制開伯爾山口,確實就很難有人打進來,不過如今時代變了,陛下當看到新的威脅。”

吳三桂皺眉道:“愛卿說的是海上?”

洪承疇點了點頭,想到當年沒趙雜毛水師胖揍的恐懼,沉聲說道:“在以前,印度南部兩面都是海洋,確實能成爲印度的屏障,但是現在明朝水師強大,西夷也是船堅炮利,從海上來的威脅,將成爲大周最大的威脅。”

吳三桂想着將南部德干高原瓜分的英夷、法夷等西夷,又想着前不久險些佔據孟加拉地區的明朝商隊,不禁點了點頭,“丞相說得有理。”

周軍從關隴撤到西域,又從西域殺入印度。

吳三桂原本以爲,他已經遠離大明,徹底擺脫了趙雜毛的陰影,沒想到當他滅掉莫臥兒一路東進時,又聽說一支明朝軍隊,盤踞恆河口的消息。

這着實把吳三桂嚇了一跳,駭得他急忙出兵,剿滅了這股明軍。

吳三桂繼續問道:“丞相建議朕聯合英夷、法夷,就是爲了對抗從海上來的明軍吧!”

洪承疇頷首道:“陛下英明!雖然眼下我大周陸地上沒有什麼威脅,但是海上卻不能不防。明軍居然能夠在恆河口建立據點,就說明他們有海上攻擊大周的能力。當年趙銘與滿清作戰時,就時常利用水師遠征,因此大周必須要防備趙雜毛從海上進攻。眼下我大周沒有水師,因此只有聯合西夷,利用他們的水師,對抗趙雜毛。”

吳三桂頷首,不過隨即道:“那英夷提出要開放口岸,進行貿易,對我大周是否有所損害?”

洪承疇沉聲道:“臣以爲利大於弊,眼下只要他們能幫大周防禦趙雜毛,暫時損失一點東西,臣以沒什麼問題。”

吳三桂聽他這麼說,便笑道:“好,那與英夷簽訂盟約的事情,就交給愛卿去辦理。”

“臣定然辦好此事!”洪承疇連忙行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