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相遇

蒲州晉軍大營,吳三桂的回信,放在了姜襄的案頭。

姜襄擡起頭來,微笑着對姜讓、姜有光、李建泰等人道:“吳三桂要過來了!”

衆人聞語,都鬆了口氣,若是吳三桂不來,僅憑他們是無法與趙銘作戰的。

李建泰問道:“吳三桂來了,趙銘會來嗎?”

姜襄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注視片刻後,肯定道:“趙雜毛擔心吳三桂會跑,肯定會直接進逼關中。”

歷史上,能夠坦然交出自己的政權,除了北宋時的吳越王外,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畢竟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做土皇帝,要比寄人籬下做牛做馬強太多。

姜家有兵有錢,在河東經營幾十年,又沒受過趙銘的毒打,所以不幹一仗,心中都不服氣。

“那就過河,等趙雜毛過來,一決雌雄吧。”姜讓等人握拳咬牙,下定決心一搏。

姜襄問道:“吳三桂的兵到哪兒呢?”

回來的使者道:“臣回來時,吳三桂已出長安,眼下應該到華陰了!”

姜襄聞語,站起身來,朗聲大喝道:“傳令斥候繼續打探,大軍前鋒過河,大兵入關!”

“喏!”衆多晉軍衆將齊齊抱拳。

蒲津渡,乃是河東與關中相連的交通要道,關中的秦商,山西的晉商,都走這條道路,維繫兩地的貿易和聯繫。

這時在蒲津浮橋上,穿着棉甲,頭戴鐵盔,肩抗火槍的晉軍士卒,排成整齊的隊列,頭盔攢動,刺刀起伏的通過浮橋。

戰馬拖着一門門野戰炮,走在浮橋中間,浩浩蕩蕩的大軍,如一條巨大的蟒蛇,從河東溜入關中。

在大軍之後,還有插着晉商旗幟的輜重車輛,跟着過河,隨軍貿易,爲晉軍提供補給,還有軍資。

其實姜襄之所以決定,與趙銘一戰,除了不願意輕易放棄,土皇帝的地位,還與晉商的支持和遊說有關。

滿清滅亡後,晉商損失很大,不過畢竟是曾經依靠滿清軍力,成功擊敗徽商、秦商、江浙海商,將商業版圖擴張到江南,險些一統全國的大商幫。

他們藉助滿清的軍力,洗劫了無數財富,如今收縮到河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掌握了大量錢財和物資。

正是他們出錢,極力的遊說晉軍文武,才影響到了姜襄集團。

這時,浩浩蕩蕩,裝備精良的晉軍,開過黃河,一場決定姜襄,也是決定晉商命運的戰爭,即將到來。

洛陽城。

面對明軍的多路進攻,姜襄選擇了放棄剛到手的洛陽,將分散的兵力,撤回河東。

趙銘抵達開封后,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西進,兵不刃血的下虎牢、降洛陽,成爲諸路明軍中,進展最快的一路。

當然,趙銘這一路,進展迅速,周軍故意爲之的因素,但趙銘手握五路大軍中,最強一路,對於周軍的陰謀詭計,渾然不懼。

不論,吳三桂、姜襄耍什麼花樣,他都以力降之。

這時,雄偉的洛陽城,城門大開,一羣洛陽本地士紳,站在城外迎接。

趙銘騎着一匹高大的白馬,在數萬將士的簇擁下,穿過城門和士卒站立兩側的街道,進入臨時行宮。

是夜,行宮大殿。

趙銘站在寬闊的大殿中,頗爲感慨,“尚可喜、耿仲明經營洛陽十餘年,洛陽的宮殿,還是建的不錯滴。”

“這洛陽城,城池高大,護城河寬闊,周軍要是防守,至少能夠頂幾個月,可他們卻放棄了。”張家玉道。

“吳三桂想要逃走,不想守,將洛陽交給姜襄,姜襄卻也不傻,一見寡人發兵,不願意給吳三桂當擋箭牌,便將這洛陽拱手相讓了。”趙銘笑道:“所以,對於朝廷和國家而言,還是要中央集權,打擊地方割據勢力,否則難以幹成大事。若是地方與中央利益一至還好,一旦分歧,就會相互掣肘和拆臺。周國雖名義上以吳三桂爲主,但其實卻是分裂之態。此前他們想着爭天下,一起向外擴張,還能一條心,現在吳三桂要跑,姜襄要戰,自是一片混亂。”

張家玉等人點點頭,認爲趙銘分析頗爲透徹。

大學士顧炎武道:“不過這姜襄也是夠精明。居然想到讓開洛陽,逼迫吳三桂迎戰,將周國重新擰成一股繩。”

趙銘沉聲問道:“你們覺得吳三桂會迎戰嗎?”

張家玉搖搖頭,“這個不好說。不過不管他是否迎戰,此戰都是大明必勝。”

趙銘微微頷首,這時王雙匆匆進來,行禮稟報道:“啓稟攝政,細作稟報,姜襄領軍八萬,自蒲津渡河,進抵關中。”

張家玉等人聞語,忙走到地圖前查看,然後沉聲道:“攝政,姜襄在蒲津關渡河,看來是想將我們引入關中,讓我們孤軍深入,再與我們決戰。攝政,我們是等等其他幾路,還是大軍繼續向前?”

現在周弱明強,戰爭又是在周國境內進行,若是長久拖延下去,周軍和晉軍肯定耗不過國力強大的明朝。

因此,姜襄意圖尋求一場決戰,擊敗趙銘,則其餘諸路明軍自退,若是不能擊敗趙銘,那便河東滅亡。

現在看來,設想的戰場,應該是在潼關附近,意圖引趙銘過去決戰。

趙銘眼睛眯起,並沒有過多的猶豫,便朗聲道:“孤王二十萬大軍,有何懼哉!大軍自是繼續向前,殺入關中,殲滅吳三桂。”

不管,姜襄和吳三桂是戰是逃,趙銘的策略都不會受到影響,便是速入關中,以防吳三桂逃跑。

對姜襄而言,需要擊敗趙銘主力,嚇退其餘諸路明軍,維持割據之態,需要與趙銘來一場決戰。

對吳三桂而言,同樣需要一場戰鬥,來拖延時間,讓他能夠打通雍涼,聯繫西域。

趙銘則需要儘快攻入關中,與李元胤會師,殲滅吳三桂。

如此看來,一場會戰,不可避免。

衆人聞語,神色嚴肅起來,行禮道:“請攝政下令!”

趙銘遂即朗聲吩咐道:“參軍處,記錄寡人軍令,令諸路加緊猛攻,速速突破敵軍阻攔,按預定策略進軍。令黨守素爲先鋒,立刻拔營,搶佔潼關,令各部將士,休息一夜,明日大舉西進,兵入關中。”

軍令發出,參軍們記錄下來,飛速下達。

趙銘冷笑一聲,自信滿滿,“寡人雄兵二十萬,誰能抵擋寡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