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

四川的失陷,使得吳三桂意識到,周國無力對抗大明,關中遲早會被趙銘攻陷。

在這種擔憂下,吳三桂認可洪承疇的建議,決定西逃,進入西域。

不過這件事情不能明說,所以只能暗中進行。

這半年來,洪承疇已經向西域輸送了不少人和工匠,還有物資,現在有了吳三桂的認可,洪承疇便開始進行更大規模的輸送。

這日,長安城中,兵部衙門內。

兵部侍郎陳名夏,拿着一份文書,來到洪承疇的案臺前,皺眉問道:“丞相,四川新敗,關中壓力大增,朝廷怎麼反向西域增兵?”

洪承疇是丞相,同時兼着兵部尚書,所以平常會待在兵部辦公。

洪承疇擡起頭來,沉聲道:“這不是增兵,而是換防。安西和北庭兩軍,駐守西域以有兩年,對於故土十分留戀,該讓將士回鄉看看了。”

明軍不到一年,就攻下四川,這定然會激起趙銘的野心,明軍可能很快就會對周國發起總攻,洪承疇必須抓緊時間。

洪承疇隨便想了個藉口,想要打發陳名夏,不過陳名夏也是憂國憂民,作爲周國大員,他自認爲自己有濟世之才,能力不下餘洪承疇,所以心存質疑。

“前不久,朝廷纔將安西軍和北庭軍的眷屬送到西域,現在又將他們調回來?”陳名夏皺眉,不理解洪承疇的決定,只覺得十分愚蠢,“現在丞相又讓新軍帶着眷屬去換防,這不是浪費朝廷錢糧嗎?”

洪承疇與孫可望商議後,決定向西域轉移實力,可是這件事情又不能明說,不然所有人都會知道朝廷要逃,必然引發軍心大亂,人心動盪。

因此洪承疇只能隱秘進行,他從西域回到長安後,便設法以各種藉口,向西域輸送人口和物資。

其中一件事情,便是將安西、北庭兩軍的眷屬,送到西域去,隨軍戍邊。

當時明軍已經準備進攻四川,不少人便提出反對,但是洪承疇還是力排衆議,說只有眷屬到了西域,將士才能安心戍邊,堅持將眷屬送了過去。

當然,送過去的人,除了眷屬,還有一千戶工匠。

現在,周國剛將眷屬送過去,洪承疇又要派遣軍隊去西域換防,將安西、北庭兩軍換回關中,並且換防的軍隊,也攜帶家眷隨行,便讓陳名夏覺得不可理喻。

大周剛丟了四川,這不是瞎折騰嗎?

在陳名夏看來,眼下朝廷應該集中一切力量,來鞏固關中的防禦,不該在其他地方浪費國力。

洪承疇看了眼陳名夏,板着臉,沉聲道:“誰也沒想到四川丟得這麼快。安西軍和北庭軍都是精銳,放在西域太可惜了,讓新軍去換防,就是把這兩支精兵調回關中,增加關中的防禦。”

說着洪承疇擺擺手,有些不耐煩道:“好了,這件事你不要再問,是君上和本相的決定,按令執行吧。”

這麼說勉強也能說通,不過陳名夏總覺的有什麼地方不對。

西域距離關中遙遠,軍隊換防,成本太高,而安西、北庭兩軍只是普通邊軍,那麼遠調換回來,不如在關中再幕一軍。

不過官大一級壓死人,見洪承疇端起茶杯,陳名夏識趣道:“卑職明白了!”

行完禮,陳名夏便後退着出去,可剛轉身,走到門口,便聽洪承疇道:“本相擔心明軍攻下四川后,下一步會攻擊河東。因此想讓你最近去趟河東,敦促姜襄守好河東之地。”

陳名夏微微一愣,心中遂即生起一股怒意,覺得洪承疇這是有意打壓自己,纔將自己發配到河東去。

周國立國數年,洪承疇已經做了幾年的丞相,下面六部尚書、侍郎們業想升遷拜相。

陳名夏也有此種想法,可是坐在宰相位置上的人,可不會自己下來,還會防止下面的人,對他的地位形成挑戰。

陳名夏聽洪承疇的話,心裡不忿,可爲了避免給洪承疇藉口,還是行禮道:“卑職明白!”

傍晚時分,陳名夏回到了府邸,飯都沒吃,就把自己關在書房內。

這時房門被下人敲響,“老爺!”

“都說了,本官今晚不吃!”陳名夏不耐煩的罵道。

門房卻低聲說道:“老爺,是老爺南面的家人前來求見。”

陳名夏聞語微微一愣,南面的家人?陳名夏是江南常州府人,族人大多在江南,不過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聯繫。

當年陳名夏進京考試,中了三甲,便留在北京做官,可誰知不久,李自成就打進了北京。

陳名夏好不容易考中功名,一時間沒有把持住,便丟了節操,投靠了李自成,可誰知李自成不靠譜,在北京沒待多久,就被滿清趕出了北京。

這就苦了當年的陳名夏,他只得連夜南逃,準備前往南京效命,可人走到半路,便聽說自己被打了入逆案,便又灰溜溜折返回北京,投靠了清朝。

這些年來,他在北方各個勢力之間做官,與江南的家族早就斷了聯繫。

這個時候,有人突然找上門,陳名夏心裡立時提起了警覺。

“去打發走。讓他們別在來了!”陳名夏眯眼沉思片刻,便沉聲吩咐道。

門人領命而去,不多時,又原路返回,在屋外稟報道:“老爺,那人不肯走,說從南方來一次不易,請老爺務必相見。”

這讓陳名夏皺起眉頭,想着這麼一個人,在府門外徘徊不走,說不定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給他帶來麻煩,便妥協道:“好吧!帶他進來,別人讓看見。”

不多時,一名中年男子,就被門人領着進入了陳名夏的府邸,進了書房。

陳名夏穿着一身樸素的常服,坐在書案後,打量着來人,眉頭皺成川字,冷聲問道:“閣下是誰,本官不記得有你這麼個親戚。”

來人微微一笑,拱手行禮:“在下確實不是夏大人的親屬,不過從南而來卻不假,並且帶來了夏大人兄弟的書信。”

說完男子將一封信交給了陳名夏,陳名夏猶豫了一下,開始拆開書信查看,確實是他弟弟的筆跡。

在信中陳名夏之弟,說了一些家族的近況,歌頌了一番當今大明攝政趙銘,然後表示希望哥哥能早日回江南與他們相聚。

陳名夏看完書信,臉沉了下來,不禁有些後悔,不該讓男人進來。

男子名叫趙浩,乃是明朝軍情司細作,奉命前來策反一些可以拉攏的周國重臣。

之前,軍情司的策反工作並不順利,不過最近隨着,明軍攻下四川,一些原本曾今拒絕軍情司招攬的周國大臣,開始主動聯繫軍情司,而軍情司也開始主動出擊,尋找着需要的目標。

陳名夏將信收起,問道:“說吧!誰讓你來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