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突襲敵營

商議既定,賀雲登回到壽州準備,李元胤一面派人前往下蔡鎮蒐集渡船,一面令士卒好好休息。

是夜,天剛暗下來,大軍吃了點乾糧,便藉着夜色的掩護悄悄出發,繞道下游渡河。

大軍抵達下蔡鎮時,鎮子裡的里長和鄉紳,已經領着青壯,打着火炬,等候多時了。

“將軍,小人已經準備好了渡船!”一名老者上前行禮。

李元胤微微頷首,果然見岸邊,到處都是船隻,還有無數民夫和百姓,不禁感嘆攝政王發動百姓的正確。

“大軍上船,渡河!”李元胤向老者道了聲謝,便朗聲喝令。

周軍逼近淮江,明軍早已將淮江兩岸的船隻,集中到了南岸,避免北岸的敵軍過河,襲擾淮南的州縣。

同時,明朝的官方報紙,也開始大肆宣傳,將周政權批爲滿清餘孽,行事向滿清一樣兇殘。

在官府的宣傳之下,江北的百姓都想起了當年清軍南下的恐怖,想起了揚州之屠,所以沿江百姓,都自覺的組成巡邏隊,幫助朝廷防守淮江一線。

這使得明朝,在江北具有強大的人心基礎,下蔡鎮周邊的百姓,聽說官軍要渡河擊賊,全都敢來增援。

在百姓的幫助下,一隊隊的騎兵,牽馬上船,民夫便駕着船隻航向對岸。

半夜時分,在十里八鄉的百姓幫助下,一萬明軍渡過了淮江,抵達硤石山東麓。

硤石山南北走向,山勢不高,趙良棟的一萬五千周軍,駐紮餘硤石山之西三十里,而李元胤領着騎兵在硤石山之東,有硤石山阻擋,周軍無法觀察到過河的明軍。

大軍沿着山脈進軍,向北走了二十里,繞過了硤石山,抵達山的北麓。

這時,一名斥候疾馳奔來,抱拳行禮道:“將軍,西面發現一隻敵軍的運糧隊!”

李元胤聞語,眉頭一挑,不禁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江北一地,明朝實行大莊園種種植,莊園主們爲了經濟效益,普遍種植棉花,爲江南的棉紡工業提供原料。

這使得周軍進入淮北後,所得盡是棉花,大軍難以獲得糧食,只能靠着後方補給,才能勉強維持與明軍對持這樣子。

在周軍營寨之北四十里,西肥水岸邊,一隊周軍運糧隊,因爲天黑,只能暫時停下來休息,明兒再趕往周軍營寨。

運糧隊將車輛圍成一個大圈,士卒和民夫便在大圈內點了篝火,躺在糧車上休息。

黎明時分,一隊明軍士卒,卻悄悄摸到大圈外,李元胤張弓搭箭,“嗖”的一聲,一枚箭矢射中哨兵咽喉,周軍士卒捂住喉嚨,慘叫着倒地。

明軍弓手,頓時齊齊開弓,箭矢“嗖嗖”的射向糧車,周軍士卒慘叫連連,亂成一團。

“殺!”李元胤大喝一聲,明軍士卒一擁而上。

大圈內的周軍和民夫大爲驚駭,忙推開大車,慌忙逃竄,可人羣沒跑出幾步,大隊打着火炬的騎兵,呼嘯而來,戰馬奔馳着,將他們團團圍了起來。

壽州對岸,周軍營地,北風呼嘯,旌旗招展。

近些年來,周軍連連征戰,戰爭不僅使得周軍器械革新,還讓不少新丁磨鍊出來,涌現出一大批少壯派的將帥。

趙良棟便是周軍中的後起之秀,在河套和西征中戰績出衆,使得吳三桂能夠對他格外看重。

此時,在周軍大營內,趙良棟負手站在地圖前,心中感到一絲不安。

這些年趙良棟常常領兵出塞,與蒙古人做戰,而在草原上,大軍沒有依託,蒙古騎兵又來去如風,對他而言最大的威脅,便是蒙古騎兵的突然突襲。

在草原上,若是沒有防備,被騎兵一衝,基本就代表着大敗。

因此,在征戰中,他逐漸能夠預感到危險,能嗅到危機。

近些日子來,周軍與對岸的明軍雖然相安無事,但是趙良棟的內心,卻越發的不安,預感到危機將要來臨。

當然,他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根據戰場局勢,分析後的結果。

眼下一萬五千周軍,駐紮於淮河北岸,與明軍隔河對持,看上去勢均力敵,不過卻危機重重。

壽州距離南京太近,江南又是明軍重兵雲集之地,而周軍遠道而來,就像是在一頭沉睡的獅子面前,瘋狂的試探。

周軍主力,至今沒攻下徐州,而南京的情況,又無法得知。

雖着時間推移,南京戰事隨時可能結束,而一旦明軍結束南京內戰,大舉反撲,這一萬五千人,能不能全身而退,還真不好說。

這讓趙良棟,只能一面加固營寨,一面在內心祈禱,希望周王能夠儘快攻下徐州,而後逼近淮江一線,分擔他的壓力,否則他不過一萬五千人,根本無法顧及整條淮江防線。

趙良棟沉思半響,回過身來,問道:“糧草今日送到沒?”

“算腳程,昨天就該到了。”書吏道:“今日不至,運糧官就要受到處罰,想必天黑之前,定然能至大營!”

趙良棟有些不安道:“天以將黑,派斥候去看看,可別出什麼問題!”

周軍營地,幾名斥候翻身上馬,正要出營,呼然見遠處,一羣車隊緩緩而來。

“糧隊來了!”正準備出營的騎兵見此,遂即又翻身下馬。

他們剛從外巡視回來,累了一天,很是疲乏,晚飯都還沒來得及吃,見糧隊趕來,便也就懶得出營了。

周軍大營北面,一馬平川,營中士卒看見運糧隊,可等糧車靠近,天已經暗了下來。

“怎麼纔來?”一名周軍把總問道。

爲首的運糧官,遞上一面銅牌,微笑道:“路上遇見點麻煩,耽擱了。”

“快點進營吧,天都黑了!”把總好心道:“軍門都發怒了!”

當下一揮手,士卒搬開拒馬,車輛和押糧的士卒,便魚貫而入。

“兄弟是夏公爺麾下麼?有點面生啊!”糧隊從北面而來,又出示了令牌,把總完全沒有懷疑,反而有一句沒一句的交談。

運糧官點了點頭,“確實是夏公爺的屬下!”

“怪不得!對地形不熟悉吧!”把總說了一句,目光又落到運糧隊身上,忽然皺起眉頭,發現押車的居然全都是青年壯漢,不禁扭頭道:“怎麼不見民夫~”

他話音未落,只見刀光一閃,‘咔嚓!’一聲,把總的脖子被鋒利的戰刀砍爲兩段,人頭滾落,無頭屍體軟軟倒在地上,血流滿地。

驟然的變化驚呆了營們前所有的周軍,明軍軍官頓時大吼一聲動手,“動手!”

進入營寨的士卒,便點燃了糧車,向營中衝去。

護送糧草的明軍士卒,拔出戰刀,便與敵軍殺了起來。

這時,遠處的李元胤,看見大營火起,便大吼一聲,“殺啊!”

語畢,拔馬衝出,身後近萬鐵騎,齊齊加速,馬蹄噠噠的衝向周軍營寨。

對岸,淮江邊,賀雲登拔刀怒吼:“渡河!”

近萬明軍登上小船,千帆並進,向對岸殺來,周軍營地瞬間大亂。

(求月票,推薦,訂閱,求加書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