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金陵春之陣(二)

鄭成功與李成棟奔至朱聿鍵本陣,聚將的戰鼓,正好響了三通。

這時,轅門前,衆多將領雲集。

高一功、李來亨、郝搖旗、劉體純、王光泰等順系將最多,足有三十餘員戰將,聚集在靠近轅門處,各個披掛整齊。

馬進忠、王進才、王允成、滿大壯等湖廣明軍十餘戰將,聚在轅門左側一角。

金聲桓、王得仁等贛系諸將,曹志建、方國安等將,也都是各自與心腹聚在一起,正議論紛紛。

三十萬大軍,百餘員戰將,可以稱得上是,隆武朝廷最強大的陣容,所有能打的兵將,幾乎都齊聚南京。

這時,鄭成功和李成棟也領着二十多員戰將過來,聚集在外圍交談。

各人看見鄭成功,都過來打聲招呼,或者遠遠的點頭示意。

不過,對李成棟,衆人就沒那麼客氣,多是直接無視,甚至怒目相視。

畢竟,二五仔在哪兒都是被人看不起,再加上,之前雙方交戰多次,李成棟把隆武軍打得又很慘,自然得罪了不少人。

這其中金聲桓,對李成棟意見最大,再者順系諸將,也天然排斥李成棟這個二五仔。

李成棟自是看出來,自己不受歡迎,不過同時他也看出明軍各個派系之間,也都有些隔膜,都有自己的圈子。

這時,衆人交談一陣,帥帳帳簾被挑起,大學士姜曰廣出來道:“諸位,進來吧!”

當下百員戰將,魚貫進入大帳,裡面十分寬敞,上首擺了屏風前擺了幾張椅子,各人依次在兩側站定。

不多時,便見身穿粗布龍袍,頭戴烏沙翼善冠的朱聿鍵,從屏風後走出來,身後還跟着堵胤錫等人。

戰事進展順利,讓年近六十歲的朱聿鍵,看上卻依舊精神,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朱聿鍵在主位坐好,大帳兩側的將士,立時齊齊單膝下跪,大聲道:“陛下!”

朱聿鍵臉色平靜,右手輕輕一擡,“衆卿不必多禮,平身!”

李成棟跟着衆將一起站起來,便聽朱聿鍵清了清嗓子,沉聲道:“魯王之亂,持續二載,朝廷與軍民,俱已疲乏。如今魯王與叛軍,欲做困獸之鬥,朕決議,速拔南京,平定叛亂,還天下太平。”

帳下衆將鴉雀無聲,聽着朱聿鍵繼續說道:“今三十萬大軍,齊聚南京!”說着朱聿鍵看向一旁,身穿緋袍,戴着烏沙的堵胤錫道:“堵卿,排兵佈陣之事,朕就交給你卿了!三十萬大軍,該如何調遣,務必制定一個萬無一失的策略,平定魯王!”

堵胤錫出列,行禮道:“臣領命!”

三十萬大軍,又分了不少山頭,隆武朝廷之中,能指揮的轉,安排得好的人,唯有堵胤錫一人。

朱聿鍵目光深邃的注視堵胤錫,微笑道:“交給卿家了!”說完一揮手,一名手持尚方寶劍,一名捧着印信的甲士,便站在了堵胤錫身後。

堵胤錫行禮後,轉過身來,面向帳中諸多將帥,沉聲說道:“此次攻打南京,本閣得陛下信任,擔任全軍總制,還請諸位將軍,鼎力相助!”

兩側戰將齊齊躬身抱拳,將頭埋入兩臂之間,以示聽候調遣。

堵胤錫見此,遂即大聲道:“現在本閣宣佈部署。”

衆將齊齊站直身子,挺起胸膛,目光注視堵胤錫。

“這次攻打南京,三十萬大軍分爲兩部。由延平王,擔任前軍總大將,榆林王、忠武王輔之!”堵胤錫目光看向鄭成功、金聲桓、李成棟三人,三人立時出列抱拳。

堵胤錫道:“三位殿下,魯王困守南京,不足爲慮。本閣所擔心之事,乃是江東。漢王趙銘,已然回師江東,其必爲魯王解圍!前軍之任,便是自東出秣陵關,下溧水、句容,沿着東廬山、茅山、丹徒、高姿、龍潭佈防,擋住漢軍,便是此戰首功!”

鄭成功、李成棟、金聲桓當即抱拳,“卑職遵命!”

堵胤錫遂即道:“其餘諸將,受本閣節制,爲本陣兵,破外郭,圍南京,限期一月破城!”

仗打到現在,朱以海力竭,隆武丟了閩粵,只能搜刮湖廣和江西,弄得民怨沸騰,必須要速決了。

高一功等將立時抱拳應喏,帳內一片肅殺。

這時,朱聿鍵見吩咐完,遂即掃視一遍諸將,“此戰關係天下,不容有失!若勝,大明一統,天下得享太平,若敗,大明萬劫不復!朕望諸卿,爲了朕,爲了天下百姓,奮勇當先,早安天下!此戰有功者必賞,王公侯伯,封妻廕子,青史留名不在話下,然凡有臨陣退縮者,不聽號令者,夷三族,立斬不赦!”

“喏!”帳內諸多大將,紛紛抱拳,甲冑嘩啦作響。

朱律鍵見此,不禁意氣風發,心中激情重燃,臉上榮光煥發。

……

隆武軍安排既畢,前軍十五萬衆,遂即向南迂迴,插向南京於江東之間,構築防線。

堵胤錫,遂即督本陣兵,破南京外郭,督十五萬大軍,將南京圍困,準備攻城。

南京城頭,面容憔悴,眼中佈滿血絲的朱以海,注視着城外,綿延的軍帳。

隆武朝大軍,漫山遍野,旌旗蔽空,從西面莫愁湖,到南面紫金山,在到東面鐘山、玄武湖,最後到北面長江,到處都是隆武軍的身影。

南京皇宮,御書房內。

朱以海將隆武的招降書信,揉成一團。

“陛下,敵軍圍城之後,必然攻打!臣以爲,當撐着敵軍立足爲穩,出城一戰,挫敵銳氣,讓敵兵知我江北軍的厲害,而後再退入城中堅守!”李元胤憤然道。

朱以海卻搖了搖頭,已經沒了銳氣,“算了!敵軍人馬衆多,如今只有閉城堅守!隆武之軍,人數雖衆,但是並非一心,都是各鎮軍閥之兵。只有時間一長,他們人心必然渙散,屆時江東軍,肯定會出手的!”

李元胤急道:“可是如今城中人心渙散~”

朱以海慍聲道:“就是因爲城內人心動搖,纔不可出城!”

李成棟叛變之後,建武朝陸續有大批文武,臨陣倒戈,朱以海擔心,開城後,會有人一去不回,或者趁機叛亂。

“沒有朕的旨意!誰也不許出戰!”朱以海拂袖而去。

李元胤等人只得低頭抱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