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太監急

西川成都。

平西王府邸內,孫可望等人匆匆而來,看見剛從牀榻起身的吳三桂,不禁道:“大王,清使走了呢?”

吳三桂露出得意的微笑道:“被本王打發了。”

自從,滿清分裂爲東西兩個政權之後,佔據川蜀和漢中的吳三桂,就基本不怎麼聽從滿清的政令了。

這到不是說,吳三桂生了反心,就是像當初爲明朝鎮守遼東時一樣,沒有好處,不想拼命了。

現在,吳三桂就想守着,這天府之地,世鎮下去。

爲了控制川蜀,早在數月前,孫可望就建議吳三桂,封閉入川道路。

吳三桂採納其言,命侄子吳應期,率軍把守住散關,還有關中連接漢中的通道。

西清政權發往漢中和川蜀的文書和政令,都必須先經過吳三桂,無法直接送達各州縣。

孫可望便藉此,控制了漢中和川蜀的滿清官員,關寧集團,如今已經等同於一個獨立王國。

衆多關寧將領,聽說見西清使者打發,都鬆了口氣。

他們聽說,滿清要抽調關寧軍,編成八旗,便都急匆匆趕來。

要是以前,擡旗是擠破頭的好事,如今旗兵待遇,反而不及關寧軍,擡旗不僅沒好處,還要給滿清賣命,大家不少啥子,自然都不願意。

吳國柱呼出一口氣道:“大王英明!朝廷這次沒安什麼好心!”

孫可望趁機道:“大王,清使忽然召見大王入京,必定有所圖謀。如今大王佔據川蜀,據有漢中之地,實力不弱於朝廷,必爲朝廷所懼。我等與滿人,畢竟不是一族,大王還需早做決斷啊!”

孫可望被何騰蛟坑害,兵敗被俘後,投降了吳三桂,然而他並不甘於寂寞,野心並沒有消減。

事實上,孫可望對於自己的失敗,非常不甘心,他本是一國之主,有資格逐鹿天下,現在卻給吳三桂提鞋,心裡落差太大,令他痛苦無比。

不過,孫可望並未就此消沉,他的野心,一點沒有減少,反而成倍增長。

這一是因爲他要報仇,二則是因爲,如今天下時局。

在孫可望看來,如今天下,北方東西兩清相爭,南方明朝也打成一團,簡直是建立一番大業的天賜良機。

若他還是西川之主,他必定抓住時機,建立萬事基業。

可惜,他現在不是,而吳三桂這個憨批,又胸無大志,一點也不着急。

此時,他憑藉幫助吳三桂,佔據川蜀,招降大批西軍將領,還有原西川國官員的功績,已然躋身於吳三桂集團的二號人物。

如今四川和漢中的政事,基本都是孫可望在處理,而他處理內政的能力十分出衆,也讓吳三桂對他十分倚重。

在招降大批西軍將領和西國官員後,孫可望實力大增,不過他並沒脫離吳三桂,而是選擇留在了關寧軍中。

這是因爲孫可望身邊雖然聚集了不少人,但是實力已經無法和當初相比,且西川國殘餘勢力,已經跟隨李定國去了雲貴,而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其實矛盾重重。

他既然投清,回去也做不成西川之主,再者,便是吳三桂如今佔據川蜀,加上關寧軍戰力強勁,孫可望以爲大有可爲。

現在孫可望想要脫離吳三桂,肯定與陷入與吳三桂的戰爭中,而他自認爲打不贏吳三桂,而即便打贏了吳三桂,北方和南方估計雌雄已分,他也沒有機會了。

眼下,吳三桂已經統一川蜀,佔據漢中,唯有藉助他的力量,纔有資格逐鹿天下,否則重頭再來,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孫可望暫時接受屈居吳三桂之下的事實,不過他不甘寂寞,顯然不滿意自己如今的位置,便一直唆使吳三桂自立,逐鹿天下。

吳三桂能力是有,實力也很強大,不過他這個人,其實並沒有孫可望那麼大的野心。

“此事再說吧!不要傳入朝廷耳中。”吳三桂擺了擺手,顯然還是拿不定主意。

孫可望看着吳三桂,內心不禁生出一絲懊惱,若是他有吳三桂的勢力,他早已經登基稱帝了。

一旁關寧衆將,也是乾着急,不過吳三桂沒這個想法,他們自然也沒辦法。

孫可望卻繼續道:“大王,現在四海洶涌不安,天下大亂數十年,一統乃大勢所趨,人心所望。大王割據千里,佔據蜀中沃野,地方十倍於商湯、周武王。理應改號,鎮撫百姓,順應天時,成就霸王之業。”

吳三桂心腹夏國相與孫可望其實有些衝突,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兩人算是尿到一個壺裡了。

“大王,滿人對於我們漢人,本就不放心。如今我們的實力,已經威脅到了滿人,他們豈能容下我們。對於朝廷而言,不受他們控制的軍隊,乃是朝廷最大的威脅和敵人。除非大王願意讓出川蜀,交出軍隊,否則滿人不可能放心大王。可現在大王會交出軍權和川蜀嗎?”夏國相出來幫腔道。

吳三桂立時搖頭,大聲說道:“本王怎麼可能交權!”

孫可望當即道:“既然如此,大王還有什麼好猶豫呢?”

吳三桂皺起眉頭,沉聲說道:“你們的話,啓發了本王。本王會好好考慮的。”

孫可望聞語,嘴角一陣抽搐。

吳三桂這一考慮,便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不過卻依舊沒有給屬下們一個明確的答覆。

他不急,可是卻急壞了孫可望和關寧衆多將領,衆人屢次找機會建言,都被搪塞過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