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招降李過

舊江口。

江北潰逃至此的禁軍士卒,擠滿了方圓六七裡的區域。

在渡口碼頭,還有周圍的山丘上,禁軍士卒或坐或臥,人擠着人的背靠在一起。

這時,狼狽的明軍士卒,早已經沒有了身爲朝廷禁軍的驕傲,許多士卒懷抱着火槍,背靠着同伴,目光呆滯,神情悽慘。

大銅山糧倉被清軍燒燬後,明軍各部倉惶南撤,逃到這舊江口,整整一天,粒米未進,加上大冬天的,天氣寒冷,帳篷都沒有,寒冷和飢餓撕咬着潰兵,消磨了他們最後一絲意志。

李過坐在渡口碼頭一個木箱上,身形狼狽,他盔甲破損,頭髮散亂,幾乎遮住了他的臉龐。

在他的周圍,則是同樣狼狽的標營將士,各人擠着一起,四周卻鴉雀無聲,似乎誰都不想說話,也不想提起這場慘敗。

這時,坐在木箱上的李過,環視四周一眼,面沉如水。

他本來駐防於鳳翔府和廬州府,防禦清軍,但是朝廷卻給他下令,令其率兵堵截浙軍進攻南京。

在出兵之前,李過便給朝廷上書,聲言大軍需要防備清軍,但是內閣和皇帝,卻下旨,令其必須趕至揚州,阻擊浙軍過江。

李成棟、張名振是浙系名將,皇帝下了調令,李過只能帶領主力,趕到揚州與浙軍對持,而這樣一來,便造成了原本的防區空虛,給了滿清可趁之機。

阿濟格趁着淮河結冰,大軍南下,輕騎突進,留守兵馬根本無法抵擋,而由於兵力不足,淮江防線漏洞百出,清軍輕騎突進,突襲大銅山糧庫,造成了這場慘敗。

現在回想起來,若不是朝廷指揮和決策失誤,這場慘敗完全可以避免。

一時間,李過看着周圍將士的悽慘模樣,內心不禁一陣憤慨,朝廷有堵閣部那樣的能臣不用,爲何偏偏重用何騰蛟一豬。

“國公,吃點吧!”盔甲殘破的郝搖旗,一手吊着繃帶,一手端來一碗稀粥,遞到李過面前。

李過擡頭看了郝搖旗一眼,卻搖了搖頭,“我着實沒有胃口,分給將士們吧!”

“國公,大軍被困在舊江口,韃子必會進攻,還是需要吃一點東西,纔有力氣應對啊!”郝搖旗嘆氣道。

李過看了看四周,大軍倉惶撤退,糧草輜重全失,十多萬大軍很快就會將僅剩不多的糧食吃光,屆時他們還能撐多久?

現在十餘萬人,擠在着狹窄的彈丸之地,前方是滾滾長江,周圍是清軍的連營,大軍陷入絕境,就算清軍不進攻,大軍最多再撐幾天,就會全軍崩潰。

必須要想辦法才行,李過從郝搖旗手中接過粥碗,仰頭幾口,便喝了個精光。

熱騰騰的稀粥入肚,令他的身體,恢復了一絲溫暖,頭腦也清醒了一些。

這時,在潰兵外圍,幾名神情狼狽的潰兵,卻帶着一名,身穿長衫,頭戴滿帽,身批着貂皮大氅的清瘦男子,穿過人羣,往碼頭走來。

那清瘦的男子,邊走邊看,見四周明軍士卒悽慘的模樣,臉上不禁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這時,領頭的潰兵將領,先一步到了李過身前,行禮道:“國公,韃子派使者過來了!”

李過早注意一行人,他目光看着那人,三十多歲,文人打扮,皺了皺眉頭,還是揮手道:“讓他過來!”

清軍入關已經十餘年,剃髮改制殺掉一批人後,剩下的人,基本都已經歸附於清廷。

在明朝的統治下,北方連連戰亂,流寇橫行,若不是清軍入關之初,統治殘暴,北方百姓根本不懷戀明朝。

這兩年來,北方安定,滿清逐漸改變統治策略,加上南北議和,明朝放棄了對北方數省的宣稱,等於放棄了北方百姓,更是傷了不少北地紳民的心,使得如今北方不少人,逐漸改變觀念,不再將隆武朝廷當做朝廷,而是將滿清視爲正統。

明軍士卒聞令,將刀劍一收,將清軍使者放了過來,他走到李過身前,也不行禮,而是直視李過,微笑道:“久聞李國公大名!”

李過眼睛眯起,冷聲道:“韃子讓你這條狗來做什麼?”

清使聞語,臉上露出不快之色,不過隨即卻並不在意的道:“特來做說客,活李國公和十餘萬將士的性命!”

李過忽然笑道:“李某人,原爲賊,得陛下不棄,不計前嫌,委以重任,你以爲我會背叛陛下,背叛大明嗎?”

使者笑道:“李國公,明朝皇帝刻薄寡恩,哪裡比得上本朝聖主!從遠的說起,明太祖做了江山,怎麼對待有功之臣,想必國公也知道。若是這離得太遠,便從近處說。當年孫傳庭戰死潼關,崇禎皇帝不僅不給追封,還懷疑孫傳庭潛逃。而如今的隆武朝廷,朱以海和浙軍爲隆武朝廷立下汗馬功勞,隆武皇帝又是怎麼對待浙軍?從這些事情,國公難道看不出來,明朝皇帝的刻薄?國公覺得被隆武皇帝重用,不過國公對隆武皇帝有用罷了。若是一旦無用,鄙人可以保證,以明朝皇帝的習性,必然容不下國公。他們連浙軍都容不下,還能容下攻入北京,逼死崇禎皇帝的順系嗎?”

李過聽着清使的話語,臉色變得極爲陰沉。

清使見此,不禁繼續笑道:“國公,爲了自身,還有爲了十餘萬將士考慮,不如投降大清!”

李過並不答話,清使繼續加碼道:“國公,當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投靠大清,我太宗皇帝,立時封三人爲王。大清軍入關,攝政王又封吳三桂爲平西王。明朝皇帝,豈有這般大方。當然國公可能會說,那鄭芝龍投靠大清,不僅未得封賞,反而遭受軟禁,但那是鄭芝龍懷有異心,想要割據福建,若是他如三順王和平西王一般,真心爲大清效力,早已封王。國公只要真心歸降大清,英親王說了,可保留國公爵位,手下兵將自成一鎮,與平西王相仿!”

不得不說,阿濟格派來的使者,能說會道,是個人才,說出的條件也非常誘惑。

清使說完,目光盯着李過,自信滿滿的等待答覆。

李過卻冷笑一聲,“漢人與蠻夷之別,在於我們有信有義,順軍在絕境之中,得陛下招撫,視爲心腹,本帥豈會因爾幾句,便背叛陛下。況且,即便本帥走投無路,爲何非投蠻夷,惹人唾罵!”

說着李過手指往江面一指,“江上就是浙軍水師,本帥就算投降浙軍,也不會投降滿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