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章英國商船

滿清在北線施加壓力,熱遮蘭堡又一時間難以攻下,讓東海鎮陷入了困境。

趙銘並沒有只是困着熱遮蘭,等待荷蘭人投降。

爲了儘快獲得戰爭的勝利,趙銘進行了多種努力,他派遣心腹返回江東,前往南京求見朱以海,希望浙系能增兵淮安一線,給清軍施加壓力。

另外,還派遣人員,去聯絡葡萄牙人,還有英國人,意圖獲取海上盟友。

貿易的對象,要麼有錢,要麼有資源,擊敗荷蘭人後,東海鎮短時間內,還是需要尋找到一個西方國家與之合作,才能將貿易做到全世界。

葡萄牙人就在澳門,聯絡起來很方便,不過趙銘派往澳門的人員,卻並沒有成功說服葡萄牙人。

澳門的葡萄牙人,與東海鎮的交易較少,他們主要的貿易對象是兩廣還有福建鄭成功的南洋公司,葡萄牙人,還有鄭成功都表示不會參於東海鎮和荷蘭人的戰爭。

南洋的利益,多家來分,東海鎮擊敗荷蘭,只會一家獨大。

從利益的角度來說,葡萄牙和鄭成功更希望東海鎮與荷蘭人兩敗俱傷。

葡萄牙人和鄭成功不支持東海鎮,不過他們保持中立,結果也令趙銘比較滿意。

畢竟如今四面皆敵,能少一個敵人,對東海鎮而言,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相比於聯絡葡萄牙人,聯絡英國人,則困難了許多。

在趙銘的印象之中,如今應該是英荷之間,鬥爭最爲激烈和關鍵的時刻。

荷蘭人控制馬六甲,自然不會允許宿敵英國人的船隻通過,因此東海鎮在南洋很難取得與英國人的聯繫。

這時,趙銘聽了顧炎武的話,不禁走到一旁,問道:“怎麼聯繫上的。”

顧炎武道:“是鄭國姓派人送來的消息,說一艘英國商船到了泉州。”

趙銘沉默片刻,呼出一口,感嘆道,“成功還是念舊情啊!”

說完,趙銘遂即立刻嚴肅道:“圭年,你立刻去趟泉州,聯絡英夷,請他們來一趟臺灣。”

顧炎武當即作揖,“卑職領命!”

趙銘待顧炎武走後,繼續觀看士卒演練攻城。

熱遮蘭堡只剩下七百荷蘭人,且損失全部戰船,被困在了沙洲堡壘之中,其實只需派遣一千士卒,數條戰船,就能將熱遮蘭堡困死,趙銘完全可以率領大軍繼續南下,攻擊呂宋和巴達維亞,可是趙銘在滿清攻擊旅順,北線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卻依然沒有這麼做。

趙銘之所將大軍屯駐於大員灣,是因爲發現棱堡確實不容易攻打。

熱遮蘭堡在臺灣,大軍可以就地獲取補給,不用擔心糧食問題,所以可以進行長期圍困。

而呂宋、巴達維亞、馬六甲,卻遠離了東海鎮的勢力範圍,登陸後不能迅速攻城西夷的堡壘,後勤再受到威脅,那趙銘和他的大軍,立時會陷入困境。

因此,在沒有把握迅速攻戰棱堡之前,趙銘並不打算繼續向南進軍。

爲此趙銘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因爲大軍渡海去攻擊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最多隻能攜帶一兩個月的糧食,如果一兩個月攻不下對方的據點,那就只能暫時撤軍,之前的努力便全部白費。

眼下有赤坎堡這個西夷堡壘在手,正好可以供東海將士來研究和訓練,弄明白西方棱堡的特點,知道對方會怎麼防守,他們又該怎麼應對?

在執行南進戰略之前,趙銘提前派出斥候,對於馬尼拉、巴達維亞、馬六甲等地進行了刺探。

這三處的堡壘,與赤坎堡十分相似,都是臨海而建,建於高地或者山頭。

這時,在赤坎堡內,近千士卒充做守軍,城下三千多將士正在掘壕而進,士卒在堡壘下方挖掘數條一人深的深壕,以“之”字形向前挺進,然後又橫着挖,使得各個“之”字壕相連。

一時間,城牆下方壕溝縱橫,攻城將士不必暴露於城頭火力之下,就直接進抵城下。

趙銘看了看士卒的演練,對一旁的唐通和李本深道:“你等以爲,掘壕近城,而後於壕溝內架設臼炮轟擊,士卒乘機搶城,勝算幾何?”

李本深沉聲道:“挖掘壕溝進抵城牆之下,確實能夠減少將士們的傷亡。”

唐通則道:“西夷堡壘,捅常有三道堡牆,每一道比外面一道都高。這也就是說,將士們攻上第一道堡牆時,上面兩道堡牆的敵軍,能夠直接射殺堡壘的將士。如此肯定是難以攻破,不過總理讓工坊趕製臼炮,並配以能夠供臼炮使用的開花彈,攻堡時便可以臼炮吊射後面兩道城牆,對敵軍進行壓制。如果效果好的話,西夷的棱堡並非不能攻克,不過具體效果如何,還是需要等臼炮運來的再說。”

東海鎮也修了幾座棱堡,不過只是有個外形,沒有西夷棱堡那麼複雜。

趙銘拿下赤坎堡,攻擊熱遮蘭堡時,才意識到西夷棱堡的防禦力,遠遠高於東海鎮的簡易棱堡。

趙銘沉聲說道:“你們先進行演練,本鎮會敦促華興公司,儘快將臼炮運來。”

兩將當即抱拳,“末將遵命!”

五日之後,大員灣碼頭邊上,一艘自北航道駛入的小船,停靠在岸邊。

顧炎武領着一名英國商人上岸,守衛碼頭的軍官,立刻上前迎接,並派人告知趙銘。

英國商人站在碼頭上,看着港灣內,停泊上七八十艘戰船,又打量了遠處的熱遮蘭堡和大員灣周圍一眼。

“史密斯先生,這邊請!”顧炎武相當客氣。

英國人早在幾十年前,就抵達了中國,並展開了貿易。

只不過,因爲英國與荷蘭在歐洲的緊張關係,雙方在海上不死不休,而荷蘭又取代葡萄牙控制了馬六甲,英國船隻難以通過,所以英國與中國的貿易,便大大減少了。

這次,英國人的商船前來中國,說起來他們的目的,其實與趙銘尋找英國人的目的一致,都是爲了尋找盟友。

近些年,英國和荷蘭爭奪海上霸主的戰爭,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英國探聽到,荷蘭東印度公司曾經被中國擊敗之事,便意圖與中國合作。

爲此英國東印度公司,便意圖與中國聯絡,他們先到了斯里蘭卡的獅子城,與留守據點的東海鎮取得了聯繫,在得知他們做不了主後,便冒險繞過馬六甲,進入南洋。

不過,由於英國與中國貿易較少,對中國不太瞭解,所以他們沒有找到臺灣,而是去了福建,求見鄭成功。

鄭成功看見獅子城東海鎮軍官寫給趙銘的信後,纔派人告知了東海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