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援軍出現

時堡外,清軍大營內,正商議着等待趙銘糧盡,便殺入堡中的阿濟格,忽然得到屬下的稟報,神情立時一變。

范文程見此,放下手中酒杯,看向阿濟格,疑惑問道:“王爺,有什麼事情?”

阿濟格神色陰沉片刻,又恢復鎮定,冷笑着對衆人道:“沒什麼,不過是江南的明軍,開始過江了!”

范文程聞語一驚,“朱聿鍵和朱以海發兵過江,這是要救趙雜毛啊!”

阿濟格點了點頭,“趙雜毛是朱以海的大將,他不可能不救。不過,朱以海和朱聿鍵沒有因爲南京牽制住彼此,反而派兵渡江,來救趙雜毛,還是讓本王有些意外。”

范文程見阿濟格這麼輕鬆,不禁有些急道:“王爺,這次我們好不容易困住趙雜毛,無論如何不能讓他跑了啊!”

阿濟格站起身來,卻並不擔心,“這次本王進行了周密的策劃,朱以海起兵後,江南大營就陸續有序的撤退到江北,接手了江北防線,在揚州周圍佈防,等江南明軍突破防線,趕來時堡,趙雜毛的屍體已經涼了!”

范文程聞語,還是道:“雖然如此,但是王爺還是需要,加緊進攻!”

阿濟格微微頷首,遂即吩咐道:“石廷柱,你率領人馬,立刻南下,協助博勒赫攔住江南明軍!”

石廷柱立刻起身行禮,“喳,卑職領命!”

等石廷柱離開大帳,阿濟格遂即端起酒杯,謂帳中剩下的將領道:“諸位滿飲此杯,預祝攻下時堡,斬殺趙雜毛!”

帳中清軍紛紛高舉酒杯,高聲附和,仰頭喝完。

阿濟格見此大笑不止,猛地將手中酒杯擲於地,帳中將領也紛紛效仿,齊齊大笑,“破時堡,殺雜毛!”

朱以海前往大勝關,迎接朱聿鍵入南京,並勸說朱聿鍵出兵增援江北。

當得知,朱聿鍵任命何騰蛟爲督師後,朱以海和浙繫心就涼了半截,就知道朝廷可能指望不上了。

這讓朱以海一時間陷入猶豫之中,朝廷雖答應出兵,但是朱聿鍵擺明了不想救趙銘,那要救趙銘,就只得依靠浙系自己的人馬。

如此一來,浙系必然會損耗巨大,朱以海便擔心,沒有救出趙銘,反而又搭進去數萬兵馬,那他就沒有本錢與朱聿鍵鬥了。

關鍵時刻,還是夏完淳出來,質問朱以海,“若無東海鎮和趙國公,殿下能與朝廷抗衡麼?”

朱以海聽後,才下定決心,派出李成棟、張名振、吳兆勝三鎮兵,九萬餘人渡過長江,與東海鎮大將王朝先、王翊的兩萬人匯合,向高郵方向推進。

與此同時,何騰蛟也奉命,率領剛到蕪湖的大軍渡江,佔據和州、江浦、六合等地。

雖說何騰蛟沒有全力撲向揚州,但是十多萬兵馬渡江,還是牽制住了揚州清軍的兵力,給浙軍和東海鎮向前突進,分擔了一定的壓力。

爲了救援趙銘,得到浙軍增援後的王朝先和王翊等將,當仁不讓的充當急先鋒,李成棟、張名振也頗爲賣力,大軍不斷向前推進,推進至了時堡鎮之南三十里外的興化縣附近。

在江南明軍渡江之際,在江北的王翊和王朝先,已經探明瞭東海鎮殘兵,被困在時堡的消息,趙銘派出求援的死士,也突出重圍來到泰州,使得明軍確認了趙銘被困在時堡的消息。

不說,浙系援軍奮勇向前突進,卻說在時堡城中,近萬明軍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明軍剛打退清軍的攻擊,將士們橫七豎八的躺在堡牆上,許多傷員因爲分不到食物,已經餓死了七七八八,便是沒有受傷的士卒,意志也被飢餓吞噬。

近些日子以來,趙銘已經找到一條穿過沼澤的道路,但是清軍重兵圍困,把守重要的隘口,趙銘幾次組織突圍,都沒有成功。

這讓城中殘存的數千兵馬,還有趙銘,都感到有些絕望。

黑夜中,被困的明軍士卒擠滿了城頭,飢餓使得他們難以入睡,趙銘背靠在堡牆,招呼幾名屬下商議。

“這樣下去不行,想要活命,還是得衝出去!”趙銘沉聲說道。

李本深、唐通等人默然,連王德順也失去了信心,“大帥,衝了不下七次,每次都被清軍擋回來,不僅沒衝出去,還折損了許多弟兄。”

趙銘看見衆人目光中都是絕望之色,有些悲憤道:“再衝最後一次,衝不出去,大家一起死在這裡!”

正說着話,城頭忽然一個聲音響起,“看,大火!”

趙銘聞語噌得一下站起身來,急聲問道:“什麼大火?”

堡牆上的明軍士卒一陣騷動,有人再次回道:“大帥,是南面有大火!”

“南面?”趙銘頓時大步朝堡牆上走去,一衆明軍將領見此,立時也紛紛起身,急忙追了上去。

不多時,趙銘便爬上堡牆,站在城頭時,由於飢餓,險些兩眼一黑,暈倒在城頭,不過帶領弟兄們殺出重圍的信念,讓趙銘穩住身子,走到了堡壘望樓上。

這望樓是用來觀察堡外清軍營地動靜,上面已經站了一人,卻是高元照,他看見趙銘頓時興奮的衝他喊道:“大帥火光在興化方向。”

趙銘忙爬上望樓,向南方眺望,果然見南方極遠處,有火光閃現,而有這樣的動靜,顯然是發生了大事。

“一定是援兵!”唐通等人臉上難掩興奮之色,身體激動的微微顫抖。

王德順激動的聲調都走樣了,“大帥,這肯定是衝着咱們來的,一定是救援我們的援兵到了。”

諸多將領和士卒,都激動難當,相互握手擁抱,想要發泄心中的喜悅。

趙銘臉上也漏出喜色,沒想到會有人來救他,不過卻比較冷靜,他注視着火光方向,眼睛眯起,估計大火至少在二三十里外,距離時堡還很遠。

時堡周圍有十餘萬清軍,而趙銘的軍隊,已經大部喪失戰力,無法接應援軍,恐怕援軍也很來突破這最後幾十裡的阻攔,將他救出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