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出城決戰

城頭上,洪承疇聽了唐通的話語,心頭一凜。

掘人祖墳,這種事情,趙雜毛居然也幹得出來。

城上滿洲士卒和眷屬頓時都憤怒了,有人當即便一箭向唐通射來,驚得唐通連忙拔馬後退,撤到距離城牆百步開外。

洪承疇臉色陰沉,就像是趙銘預料的一樣,他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

若是丟了瀋陽,將滿清的盛京拱手相讓,讓滿洲的宗廟和祖宗陵寢落入趙雜毛之手,他定然死路一條。

因此洪承疇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他唯有死守瀋陽和陵寢,才能保住性命和官位。

唐通看見城頭上憤怒的清軍,向他射箭放銃,想要將他射死於城下,心中一陣惶恐,他急於離開城下,去向趙銘覆命,於是急忙大聲喊道:“洪中堂,答應還是不答應,給個準信!”

洪承疇殺氣騰騰的看着唐通,冷聲回道:“唐通,你這個反覆小人,大清必不饒你!你可以告訴趙雜毛,本堂已經請來科爾沁親王吳克善,十萬東蒙古勇士,不日便至,本堂到要看看,到底是他攻陷盛京,還是被本堂擊敗!”

唐通聽了洪承疇的話,立時便一拔馬繮,疾馳着離開城下。

趙銘觀察一陣瀋陽城防之後,已經率領衆將回到了營盤之內,研究着瀋陽城,以及東面和北面兩座陵寢。

這時,唐通進得帳來,衆人立時將目光頭來。

趙銘問道:“洪賊怎麼說?”

唐通現在已經徹底上了東海鎮的船,他調整心態,氣憤道:“回稟大帥,洪賊不僅拒絕了大帥的條件,還揚言已經派人去請東蒙古的援兵,聲言科爾沁親王吳克善,將會率領十萬大軍,趕來瀋陽增援。”

“東蒙古有十萬兵?”謝遷質疑道。

韓昭宣道:“這肯定是洪賊虛張聲勢!”

東蒙古最多派出四五萬騎兵,不可能有十萬人馬來援救瀋陽。

趙銘卻皺起眉頭,忽然道:“拿地圖來!”

顧炎武忙讓書吏取來地圖,掛在帳中,趙銘走上前來一看,立時皺起眉頭,半響出聲道:“居然把科爾沁給忘了。東蒙古諸部,雖說不太可能發十萬兵過來,但是科爾沁距離瀋陽並不遠,本帥不能不防啊!”

科爾沁蒙古與滿洲聯姻,滿蒙一家親,聯軍兵臨瀋陽,科爾沁若是得到洪承疇的求援,未必不會發兵增援。

現在關內清軍抽不出身來,不過科爾沁蒙古的騎兵,卻能夠南下增援。

衆人聽了趙銘的話,紛紛都正色起來,顧炎武沉聲道:“若是科爾沁參戰,那局勢對我們而言,便並不樂觀啊!如今已經十月,要是我們不能快速擊敗洪賊,奪取瀋陽,一旦入冬,科爾沁騎兵又忽然殺至,大軍想退回旅順和朝鮮,都不可能了!”

聯軍並不善於冬季在關外作戰,一旦進入冬季,大軍行動必然困亂,若個時候,科爾沁騎兵殺到,那聯軍恐怕會大潰敗。

趙銘捋了捋鄂下短鬚,眼睛眯起,“既然如此,本帥便不能在等,當立刻逼迫洪賊出城決戰!”

說完,趙銘一揮手,招呼衆多將士,圍攏到沙盤前。

趙銘打量一陣,便拿起木條指着沙盤,“之前觀看清軍防守,瀋陽城堅,短時間內肯定打不來,唯有逼迫洪承疇出城決戰。滿清東陵和昭陵,一在城池之東,一在城池之北,乃是洪承疇必守之地,那本帥就猛攻這兩地,逼迫清軍出城決戰。”

謝遷等人紛紛點頭,“大帥準備怎麼安排?”

趙銘打量沙盤道:“大軍先移營於渾河上游,準備攻擊東陵和北營,吸引洪賊出城,然後佯攻東陵,吸引清軍,最後主力側擊北陵,包抄洪賊,一戰擊敗瀋陽清軍!”

謝遷聞語問道:“大帥,洪賊會不會看出我們的意圖!”

顧炎武道:“謝指揮,大帥這是陽謀,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陵墓,洪賊哪一座都不能丟,他只能被我們牽着鼻子走!”

瀋陽城中,洪承疇與滿清衆多將領,個個神情凝重。

韓岱恨聲說道:“中堂大人,不管如何,東陵和昭陵絕對不能丟。若是太祖和太宗的陵墓都保不住,大清國將顏面掃地,我等有何面目苟活,只有自裁以謝太祖之靈。”

洪承疇原本想要固守瀋陽,等外藩蒙古兵來援。

瀋陽城的清軍,只要扼守一個月,將戰爭拖入寒冷的冬季,再等科爾沁騎兵趕來,他便能夠反敗爲勝,殺趙雜毛個片甲不留。

可是他沒有想到,趙雜毛居然會拿兩座陵墓來威脅他,讓他不得不出城迎戰。

這時,一員清將倉皇進入節堂,單膝跪地,稟報道:“中堂大人,敵軍移營向東,往東陵方向而去了!”

趙雜毛說到做到,大軍移營,顯然是按着他說的話,放棄攻擊沈陽,先去奪東陵和北陵了。

韓岱等人頓時急道:“中堂,東陵只有三千旗丁守衛,咱們必須立刻增援!”

洪承疇臉色陰沉,他知道趙雜毛這是逼他出戰,可是他卻不得不隨了趙雜毛的意,出城野戰。

畢竟,洪承疇不可能躲在城中,坐視趙雜毛真的掘了努爾哈赤的陵墓,他根本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

一衆滿洲貴族,紛紛義憤填膺,洪承疇陰沉着臉,半響咬牙道:“傳令全軍,出城迎戰。再派遣快馬,務必請科爾沁親王,速度發兵來援。”

瀋陽東城大開,洪承疇騎在馬上,駐立在城門旁的道路邊。

清軍騎兵馬蹄噠噠的從城中奔出,而後是肩抗火槍的清軍士卒,魚貫出城,最後則是穿着各種襖子和盔甲,手拿戰刀或者弓箭,腰間懸着箭袋的滿洲眷屬和包衣奴才。

大軍排成一條長龍,魚貫出城,數萬人馬低頭行軍,鴉雀無聲,氣氛沉重。

洪承疇立於大纛之下,夕陽的餘暉撒向大地,他看着向東蜿蜒挺進的人馬,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悲涼之感。

在聯軍移營之後,清軍也開出瀋陽城,在東陵附近和北陵附近,紮下營盤,提前做好防禦,準備抵禦明軍的攻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