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攻佔江華島

趙銘留下千餘士卒守衛皮島,派遣船隻注意鴨綠江口,準備截殺前往滿清報信的朝鮮人。

朝鮮軍出了名的不經打,當年沒幾個月,就被倭國打到了鴨綠江邊,要不是明朝出手相救,朝鮮早已成爲倭國的地盤。

薩爾滸之戰時,朝鮮響應天朝,發兵一萬助戰。

雖說朝鮮軍裝備也算精良,擁有火銃三千支,以及不少火炮,但是行軍中卻畏手畏腳,貪生怕死,使得劉綎部孤軍前進,導致劉綎的一萬士卒被後金圍攻致死。

在明軍兵敗後,朝鮮軍又表現出不堪一擊的一面,他們甚至沒有作戰,便直接向滿清投降。

朝鮮都元帥姜功烈爲了苟活,公然背叛大明,暗中遣使與後金議和,處死軍營中的明朝將士,明朝遊擊喬一琦爲了免受其辱,自縊而死,以身殉國,其餘的明軍將士皆被朝鮮兵所殺,以此來換取朝鮮人活命。

此後,滿清連次入侵朝鮮,朝鮮軍也都是勢如破竹,不堪一戰。

因此,即便藉助朝鮮王,控制了朝鮮,趙銘也沒有信心依靠朝鮮軍來抵禦滿清。

爲了防止滿清得到消息後,派遣精騎入朝,將朝鮮人打得跪地求饒,趙銘決定先封鎖朝鮮的消息,不讓滿清知曉朝鮮之事,爲東海鎮整頓朝軍,調動兵馬爭取時機。

這時一萬五千明軍,離開皮島後,爲了避免過早暴露,船隊遠離海岸而行。

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於黃海上航行幾日後,進入了江華灣附近。

江華灣,特別是漢江口,水紋條件比較複雜,河流注入大海,形成暗流,外來船隻不熟悉水紋,很難在此航行。

不過,華興公司的商船,往來倭國和朝鮮,與朝鮮人進行貿易,天地會早已摸清了江華灣和漢江的水紋。

這時,天色漸黑,船隊卻沒有停泊,而是在沉沉的夜色中,進入了江華灣海域。

在海灣內,一個個島嶼從船隊旁邊掠過,明軍水師,已經到了漢江口附近。

“大帥,前面應該就是漢江入口。”鎮海號舵樓上,郭忠拿着一張圖紙看了看,擡起頭來說道。

趙銘聞語靠過來,士卒立時拿來火炬,衆將藉着火光注視着圖紙,估算着確實已經快到漢江口。

“大帥,錯不了!”郭忠觀察一陣,指着遠處一片陸地,這次十分肯定的說道:“前面應該就是江華島,肯定錯不了。”

毛文龍在皮島時,發展與朝鮮和倭國的貿易,郭忠曾經數次來朝鮮貿易,對江華灣算是比較熟悉。

趙銘見此打量四周,看見遠處的陸地,於是開口問道:“這附近可有朝鮮軍駐守?”

郭忠攤開圖紙看了看,然後點了點頭,“朝鮮王曾前往江華島避禍,島上有土城和火炮,還有千餘士卒駐守,用於防禦倭寇和海盜。”

趙銘按着刀柄,沉聲道:“大軍要奪取漢城,不能在身後留下這麼一顆釘子,江華島必須拿下。”

郭忠等人抱拳道:“卑職等人立時商議一個策略!”

趙銘卻一揮手,挑眉道:“攻擊千餘朝鮮軍守衛的島嶼,還需要商議什麼策略!傳令大軍,船隻熄滅火炬,靠近海島後,大船炮擊,小船蜂擁登陸,一鼓作氣直接給本帥打下來。”

趙銘率領水師,在山東和旅順連續吃了閉門羹,心中一直窩着一團邪火,今天正好發泄出來。

大國相爭,趙銘一時間奈何不了滿清,但是收拾朝鮮,還是綽綽有餘的。

“喏!”郭忠等人聞語身子一陣,立時肅然抱拳。

不多時,旗艦望鬥上升起幾盞燈,發出號令,片刻後船隊燈火一一熄滅,戰船化作黑暗中移動的山丘,緩慢的向陸地靠近。

三更天,明軍水師靠近江華島,島上土城上,巡邏的士卒居然還點着火炬。

這時,明軍各船水手,放下福船尾部吊着的平底小船,謝遷領着一營士卒,登上一百條平底船,趁着夜色,滑動着船槳,在波光閃閃的海面上划行,悄悄接近海岸。

明朝炮船和福船,吃水很深,不能直接衝島,容易撞上暗礁擱淺,這種平底船,作爲戰船被擊毀後的逃生船,同時因爲吃水淺,平底船甚至能直接衝上海灘,所以又被用來登陸搶灘。

當然,這些船因爲小,吃水淺,平時無法在海上長距離航行,只能再特殊場景使用。

此時,江華島上的朝鮮軍,大部分已經入睡,只有少部分士卒,還在巡視着土城。

自從朝鮮歸降滿清後,少了滿清的威脅,加上與倭國和南面的明朝皆有往來,各方都沒將朝鮮視爲敵人,使得朝鮮外部沒有了威脅,朝鮮軍自然比較懈怠。

這時,土城上,火炬噗噗的燃燒着,幾名朝鮮哨兵,被靠着土牆,有一茬沒一茬的扯淡。

一名被尿憋急了的士卒站起來,走到土牆邊小解,他正舒暢的打了個激靈之時,忽然卻神色一變,忙揉了揉眼睛,猛然發出一聲驚呼:“啊!席巴!有船!”

他話音未落,漆黑的海面上,明朝炮船側舷,突然發出“轟轟轟”的炮響。

朝鮮人只見遠處炮焰閃爍,如同璀璨的星河,炮彈噴射而出,飛出騰起的煙塵,在空中發出一陣“咻咻”的破空聲,然後急速砸向土城。

炮彈落入城中,將熟睡中的朝鮮人驚醒,紛紛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島上瞬間亂成一團。

這時,乘坐平底船,衝到岸邊的謝遷,立時拔刀怒吼:“弟兄們,給我殺!”

百條海船衝上海灘,三千明軍士卒,手持戰刀盾牌,拿着火槍,紛紛跳下船隻,舉起火炬,向土城發起了猛攻。

次日清晨,一隊騎兵疾馳着進入朝鮮王京漢城。

明軍水師出現在江華灣,攻佔江華島,數千大軍正沿着漢江快速挺進的消息,傳到了朝鮮王,以及義理派和親清派大臣的耳中。

王宮大殿內,朝鮮王坐在王位上,兩側跪座着幾十位朝鮮大臣,衆人都是議論紛紛,不少人臉上居然露出了喜色。

這時,一員親清派大臣陰狠的目光掃視衆人一眼,對朝鮮王行禮道:“大王,朝鮮爲大清國屬,明朝已經被大清趕到南方,大王爲了朝鮮百姓,可不能做出錯誤的決斷,臣建議一面通知大清,一面派遣大軍阻攔這股明軍!”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