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再下西洋

黃埔江邊,船隊已經集結,趙銘親自相送。

此次再下西洋,意義重大,乃是大明朝重新涉足大海,與西方列強爭奪海上霸權的轉折點。

兩百年前,大明朝廷曾經有一支強大海軍,鄭和七下西洋,傳播天朝威名。

可自此之後兩百年,大明卻再無這樣的壯舉,不僅沒有走出大海,反而還讓西方殖民者,打到了家門口。

現在,趙銘重啓遠洋航行,不過卻已經被甩下百年,過去的優勢蕩然無存,反而落後了一大截。

此時再下西洋,等於是從頭再來,肯定困難重重,但這是大明加入大航海,實現復興,重新確立天朝上國的最後機會,就算有再多挑戰,趙銘也要去做。

趙銘十分看重此事,也知道一路困難重重,不像兩百年前,大海之上唯我獨尊,如今海上強國林立,海盜橫行,遠比兩百年前更加危險,所以趙銘令經驗豐富的程璧親自統帥船隊出行。

這時一行人牽馬走着,程璧對趙銘說道:“大帥放心,餘多次前往倭國、南洋,又有何商務送來的海圖,料想定能完成壯舉,抵達西洋。”

這次華興招商船運公司,共計準備了四十條武裝商船,將自上海出發,沿着東南沿海,先到安南和占城,然後經過馬六甲,抵達印度南部的獅子國,休整之後,前往莫臥兒帝國,再沿海岸繼續向西,至波斯的薩非王朝,統治中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後抵達東非的阿比西尼亞王朝,也就是埃塞俄比亞帝國。

在大航海之前,世界的中心,也就是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這一片,至於自羅馬之後的西方,基本可以稱之爲蠻荒之地。

此前,中國路上與海上兩條絲路,建立的貿易體系,也就是這些地區。

趙銘派遣程璧率領船隊,重走這條航線,目的就是將這些地區,重新納入中國貿易體系中來,可以說是野心勃勃之舉。

“本帥在送送你!”趙銘顯然對於這次航行,並不放心,雖說鄭和曾七次下西洋,但是畢竟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現在等於重新開始,而且要去那麼遠,別說是現在,就是幾百年後,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實在是讓人沒底。

趙銘與程璧走在前面,將領和官吏跟在後頭,沿着江邊行走。

雖說招商船運公司的武裝商船,每艘都長十丈,寬三丈,配備火炮,噸位在三百多噸左右,比排水量才120噸,船長23.66米,船寬7.84米的哥倫布的旗艦“聖瑪利亞”號要大了一圈,但是趙銘依然有點不放心。

畢竟兩百年沒有進行過遠洋航行,趙銘思前想後,還是輕聲囑咐道:“程先生,此番出海,切記安全第一,賺不賺錢倒是其次!”

程璧卻笑道:“大帥,程某是商人,招商船運公司背後有那麼多股東,若是不賺錢,程某等於是在犯罪,也對不起股東信任。”

趙銘沒想到,程璧會這麼說,看來他對此次遠航,一點也不恐懼,這令他感到有些意外。

“看來是本帥多慮了!”趙銘搖了搖頭,繼續向前走。

程璧正色道:“大帥請寬心,餘對海圖早有研究,距離雖遠,只要有海圖指引,便問題不大。況且,公司的船隊,長期前往倭國朝鮮,有一定經驗,再加上還有白藩效命,必然馬到成功!”

趙銘見他信心滿滿,笑着點頭,“既然如此,那本帥在給你交代兩個任務!”

程璧停住腳步,抱拳道:“請大帥吩咐!”

趙銘也停下步子,正色問道:“你可知本帥讓你遠航是爲了什麼?”

程璧道:“大帥之意,是爲華興公司開拓市場,同時打破荷蘭人對遠洋貿易的壟斷,減少對荷蘭人海運的依賴。”

趙銘點了點頭,“不錯,這次除了要開拓市場外,主要就是要了解航線,爲取代荷蘭人做準備。因此這次航行,船隊按着海圖航行時,務必注意航線沿途的荷蘭據點,最好能夠摸清荷蘭據點的情況。另外如果可以,我們也要建立一些據點,以便今後商船補給,還有販賣和收購貨物。”

沉璧頷首道:“大帥放心,沿途船隊會注意荷蘭人的情況,摸清他們的底細。”

趙銘繼續道:“還有一件事。歐羅巴上小國林立,並非鐵板一塊,荷蘭人與西班牙、葡萄牙都存在矛盾,但是眼下他們都不是荷蘭真正對手。我最近探知,歐羅巴大陸西北角,有一島國,名叫英格蘭,同荷蘭在歐羅巴爭奪海洋霸權,乃是死敵。現今這英格蘭王國的勢力,應該已經到了天竺一帶活動,船隊到了獅子國後,可打聽一下英格蘭王國的勢力,最好能夠與之取得聯繫,提出本帥願意與英格蘭結盟對抗荷蘭人的霸權行經。”

算時間,這個時候,英國人早就與荷蘭人交手,趙銘準備在不久的將來,等招商船運公司形成遠洋貿易能力,便將荷蘭人趕出臺灣,甚至佔據巴達維亞和馬六甲。

荷蘭畢竟是海上霸主,趙銘覺得有必要找個能夠壯膽的盟友。

“英格蘭王國!”程璧默唸一遍,然後行禮,“大帥放心,餘記下了!”

這時一行人繼續往前走,不多時,就已經到了碼頭附近。

河邊連綿停着許多漕船和海船,大多是三桅樣式的海船,岸上許多挑夫揹着沉沉的貨物正往船上運送,周圍的士卒和護衛正在登船。

趙銘粗略估計,此時碼頭邊上停泊了百餘條大船,變相的證明了上海港開埠的能力,能夠同時容納百條大船裝卸貨物。

趙銘見此遂即笑道:“好了,既然準備好了,那就上船吧!”

沉璧鄭重抱拳,“大帥放心,餘必不辱使命!”

說完,程璧便與一羣人,登上一艘宏偉的五桅福船,船長約十五丈,尾部的舵樓高高聳起,五根高大的桅杆矗立,十分壯觀。

這艘福船,不是普通福船,而是明朝冊封琉球,彰顯國威的封船,比一號福船還要大一圈,作爲程璧的旗艦。

程璧登上船,衆人站在船頭揮手與趙銘告別,趙銘目光注視船隊起錨升帆,在水手的吆喝聲中,順流而下,慢慢走遠。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