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

不到半天時間,淮安城便宣告失守。

在明軍艦炮的轟擊下,清軍士卒都驚呆了。

兩百多門火炮猛砸,整段城牆都被砸得地動山搖,彷彿地震了一樣。

當明軍衝到城下時,孔希貴已經帶着屬下人馬倉皇向揚州方向逃離,城中守軍在清將李化仲的帶領下,直接開城嚮明軍投降。

淮安重鎮,在清軍南下時,沒有抵抗,如今趙銘攻城,用了不到半天,就控制了城池。

這簡直是趙銘攻打府城中,打得最輕鬆的一次。

因爲沒有激戰,所以統計很快,是役明軍沒有一人陣亡,只有幾名士卒跳下船時,不慎摔傷,可謂是成軍以來,損失最小的一戰。

中午時分,趙銘進入城池中,下令全城剪辮反正,留辮穿滿衣者,以韃子論處,格殺勿論。

趙銘並未準備堅守淮安城,等明軍一走,剪辮者必遭清軍報復,但是爲了逼着他們反正,給清軍制造麻煩,破壞兩淮地區,趙銘便也不能婦人之仁了。

這時,在淮安府衙內,趙銘召集諸將來見。

李忠明等將一起擁入大堂,“大帥!”

趙銘大馬金刀的坐在中堂,臉上帶着微笑的看着衆人,問道,“怎麼樣,斬獲如何?”

淮安是漕運節點,江北重鎮,清軍南下時直接投降,城池未遭受破壞,而且秋收剛過,想必城中異常富庶。

“大帥!城中清軍除了孔希貴逃走之外,餘衆盡皆投降!”李忠明抱拳笑道:“我們則沒有傷亡!”

隨軍出征的都指揮使僉事徐孚遠頗爲興奮道:“啓稟大帥,大軍奪取城池,得降卒千人,城中軍械錢糧已經封存,眼下還沒有具體數目,不過卑職粗略查看,繳獲應該十分豐厚!”

趙銘聞語笑道:“斬獲要儘快清點,然後裝船運走!”

正在這時,幕府書吏董志寧忽然走進來,面帶急色道:“大帥,天地會傳來消息,數萬清軍自揚州北上,直撲淮安而來。另外,徐州、歸德的清軍也在集結,兩日之內,就將殺到淮安!”

“清軍反應這麼快!”趙銘聞語一驚,站起身來,肅聲喝令道:“繳獲物資立刻裝船,先運糧食,再運其他物資。”

聽說清軍兩日後就到,衆人心頭也是一驚,徐孚遠不敢怠慢,忙抱拳道:“卑職領命,這就去安排!”

“且慢!”程璧伸手出列,行禮道:“大帥,物資運去崇明太遠,卑職建議一些不怕雨淋的物資,先屯放在開山島等處,再慢慢運回崇明和舟山。”

數月之前,趙銘便派遣人馬佔據,山東沿海和兩淮沿海的島嶼,用來刺探陸地情況,修建倉庫作爲大軍前哨。

船隊前往崇明,再返回太費時間,運到沿海島嶼,再慢慢轉移正好。

趙銘聞語頷首:“好,先運往開山島!程先生你協助徐僉事來完成此事。”

程璧當即抱拳,“卑職領命!”

趙銘遂即又對李忠明道:“老李頭,你派出人馬,趁着清軍未到,傳令地方,剪辮子反清,驅趕四野百姓,過淮江向北前往海州方向。”

“卑職遵命!”李忠明肅然抱拳。

這時又有人來稟報,“大帥,府衙外有淮安鄉紳求見!”

趙銘聞語,沉吟一陣,“讓他們在騙聽等候,本帥稍後就來。”

偏廳內,十多名身穿錦緞,帶着員外帽子的本地鄉紳和商賈大戶,聚集在了一起,一個個面帶憂鬱,議論紛紛。

衆人都是有些見識的人,對於天下局勢有一定了解,明軍突然攻下淮安,他們心中並不興奮。

時下局勢普通百姓看不清楚,可是他們卻很明白,明朝兩都俱陷,估計是撐不住,遲早要完蛋。

這個時候明軍攻下淮安,逼着他們剪辮反清,另衆人心頭實在憂鬱。

這時衆人正議論,堂內有士卒喊道:“大帥到!”

一衆人聞聲忙都安靜下來,趙鐵棒的威名,已經傳到兩淮,不過經過滿清的傳播,並非什麼正面形象,而是被形容成殘忍弒殺,燒殺搶掠的巨寇。

衆人連忙起身,內心都有些惶恐,在爲首一名老者的帶領下,躬身相迎。

趙銘走進來,徑直在中堂坐下,然後微笑道:“諸位鄉親不用多禮!都坐下吧!”

爲首那人卻行禮道:“侯爺軍務繁忙,我們還來打擾,實在是很抱歉!”

趙銘擺了擺手,看着老頭是爲首之人,“無妨,老先生怎麼稱呼,來見本帥有何指教?”

老者見趙銘和氣,膽子大了些,拱手道:“老朽孫季廉,這次與大家前來,是想問問侯爺,是準備長期堅守淮安嗎?”

趙銘直言道:“大軍立刻就走,不會於淮安久留!”

堂上衆人一陣騷動,不過明軍走了也好,他們又可以過安靜日子,只是這話不能說給趙銘聽,孫季廉試探道:“侯爺走了,我等該怎麼辦?”

趙銘站起身來,拍着胸脯道:“諸位老鄉不用擔心,本帥豈會丟下你們,自是帶你們一起走!”

這話一出,鄉紳和商賈都慌了,他們在淮安都有產業,誰也不願意走,孫季廉也不想走,他們剃過頭後,氣節什麼的,便已經丟掉了。

道德底線一旦突破,便很難再提上來,氣節和廉恥丟掉後,人多便會越來越不要臉。

孫季廉忙陪笑道:“侯爺不棄百姓,真是令老朽感動,只是行軍作戰,攜民而走,終究不便,老朽等人實不忍,侯爺當陽之敗。”

趙銘眯眼看了孫季廉一眼,不願意與他打啞謎,既然打下淮安,沒道理又原封不動還給滿清,趙銘不僅要遷民,還要焚城。

“這點老先生不用擔心,本帥有船,不礙事!”趙銘站起身來,忽然冷聲道:“老先生想要留下,不會是想爲韃子做事,做韃子的順民吧!”

孫季廉聞語打了個寒顫,忙低下頭,“不敢,不敢,老朽豈會有此種想法。”

“如此變好!那就都回去準備吧!”趙銘說完,便轉身離開大堂。

堂上衆人面面相覷,圍着孫季廉,七嘴八舌,“孫老,這如何是好?”

孫季廉嘆氣道:“形勢比人強,老夫有什麼辦法?”

淮安乃是漕運節點,城中倉庫林立,物資錢糧不可計數。

淮安城北,一車車的物資從城中運出,碼頭上堆積瞭如山的糧袋,上百口裝滿白銀和珠寶的箱子,還有大量布匹、精鐵、瓷器、食鹽、茶葉等物資。

斥候探知,有三路清軍正撲向淮安,其中最近一支就是滿達海率領的數萬精銳,兵馬已經過了高郵,用不了大半天,前鋒就要殺到淮安。

趙銘當即下令,加快速度搬運,實在搬不走,金銀便沉江,物資便放火燒燬,總之一草一木也不能留給清軍。

這時在淮安北城,趙銘正在接見一人,正是臨陣投降的清將李化仲。

趙銘滿臉和善的微笑,“李將軍是劉東平帳下之將?”

李化仲一臉惶恐,“回稟大帥,末將確實是東平伯帳下游擊將!”

趙銘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如此,你現在高升了。本帥任命你爲洪澤衛指揮使正三品。”然後趙銘又看向他身後衆將,嚴肅道:“你們便都是指揮同知、僉事。人還不熟,就由李指揮推薦,到時候本帥上報朝廷批准!”

李化仲等一衆降將,都有點反應不過來,不過升官終究是件好事,衆人忙跪地行禮,大喜道:“末將等人謝大帥提攜!”

趙銘將衆人扶起,態度親切,“李指揮,以後兩淮這一片兒,本帥就交給你了。你切莫讓本帥失望。現在你讓你的人過來,這裡的物資,你能拿多少算多少。”

李化仲被柏文腹裹挾投清後,並不得重用,清廷也不相信他們這些南方將領,時刻提防着他們。

現在趙銘一來,不僅升官,還委以重任,立時讓他感動,忙激動的行禮抱拳,“大帥放心,卑職一定不負大帥所託。”

趙銘見此,滿意的頷首,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次激勵,“好好幹,本帥和朝廷不會虧待你!”

這已經是他在兩淮,任命的第三個指揮使了,另兩個分別是投誠的漣水守將和鹽城的一個大私鹽販子。

三個時辰後,趙銘率軍撤離淮安,此時淮安城已經成爲一座空城,城中燃起熊熊大火,道道濃煙直衝雲霄。

李化仲看着趙銘船隊順流而下,又回頭看了看濃煙滾滾的淮安城,忽然扭頭問道:“本將是不是被坑呢?”

身後衆多降將們此時也回過神來,哭喪着臉道,“將軍,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娘個劈的,趙鐵棒是拿我們當炮灰啊!”李化仲苦笑道。

正在這時,斥候來報,“將軍,大事不妙,清軍前鋒到南郊了!”

李化仲神情瞬間大變,急聲忽道:“快走,趕緊入洪澤湖!”

淮安是漕運節點,有大批漕船,趙銘給李化仲留了一批,千餘清軍連忙登上船隻,往洪澤湖逃去。

傍晚時分,滿達海率領的三萬人馬,首先進抵淮安城,城內建築毀於一旦,滿清準備運往北京的糧食被洗劫一空,城池已經是一座空城。

滿達海見此頓時大怒,“趙雜毛,真是豈有此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