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再入江陰

在太平營士卒處決俘虜時,崇明之戰的結果也很快統計出來。

這時李忠明和阮美,領着一隊士卒,扛着糧袋從城中出來。

阮美可惜道:“將軍,糧食被燒了一半,只搶出來五千石。”

李忠明道:“阿拉從八旗兵的住宅,縣衙府庫,還有樑化鳳的府邸,搜得藏銀三萬兩,還有珠寶、古玩三箱。”

趙銘微微頷首,打勝仗,攻下城池,來錢確實夠快,三萬兩加上三箱珠寶古玩,足夠一營兵一年的軍餉了。

明朝越打越窮,清軍越打越強,與這點有很大的關係。

相比於錢糧,趙銘還關心另一些東西,於是問道:“器械繳獲如何?”

現在太平營的士卒,許多人就發了根矛,一頂竹斗笠,就上了戰場,裝備實在太差,連強點地主武裝都比不上。

阮美道:“將士們還在清點,好些兵器還被義軍搶去了!這些人沒有規矩,打仗也不行,真不該帶他們來!”

阮美指着遠處正扒着清軍屍體,拾取兵器的義軍,有些憤憤不平。

這崇明基本是太平營打下來,義軍們看城池破了,才衝上岸,要不是太平營士卒先進城,說不定府庫都被義軍佔去了。

趙銘看着漫野穿行於屍體間的義軍,笑着擺手,“算了,隨他們去吧,今天扒了清軍屍體,來日就敢和清兵廝殺了。咦,你咋回事?”

阮美順着趙銘的目光,看了看自己的肩窩,忽然慘叫一聲,“直他娘,被鳥銃打了!”

一枚鉛彈撕破阮美肩頭棉甲,阮美盡沒察覺,趙銘提醒,他才覺得一陣巨疼傳來,額頭開始冒汗。

趙銘忙吩咐道:“請李醫官過來。”

這次出征,趙銘將李郎中、李枝枝也帶了出來,讓他們幫忙救治傷員。

不多時,李郎中便帶着藥箱過來,撕開阮美衣甲,幫着阮美取彈包紮。

很快,崇明一戰的結果統計出來,此役殺敵兩千一百人,其中綠營兵兩千,蒙古正白旗一百,繳獲鐵甲十副,棉甲四百套,戰襖一千六百餘件,彎刀一百,苗刀四百,長矛一千六,馬槊六十,弓箭三百,箭矢二千支,鳥銃一百五,馬匹一百二十匹,另外還有火藥,短斧,盾牌等各種器械。

這一戰,趙銘斬獲頗豐,直接彌補了太平營軍械不足的尷尬境地。

不過,明軍將士傷亡也很大,犧牲士卒三百零一人,參戰士卒幾乎人人帶傷,倭國武士也被蒙古騎兵砍死八人。

趙銘令人將士屍體清理,在江灘統一火化,然後取一些骨灰,令士卒用布抱着,縛於腰間帶回,至於那些清兵屍體,則直接扒光了丟入水中餵魚。

崇明島是長江入口,沙洲上可以進行屯田,趙銘準備控制此地,所以對清軍屍體進行了清理,以免發生疫病。

崇明一戰,讓跟來的義軍士氣大振,大軍信心倍增,不再擔心清軍難以戰勝,撈了好長的義軍,反而期望再打幾座城池。

當然,府城是不敢碰,小縣城卻可以打一打。

有鑑於義軍沒有規矩,趙銘在鎮遠號上,召集衆多義軍頭領議事,約法三章,讓他們聽從號令,不得哄搶物資,不得隨意殺戮搶劫百姓,壞了義軍名聲,至於繳獲的戰利品,則於戰後統一分配。

這一戰,讓趙銘威望更高,義軍們都服趙銘,連連稱是,表示願意聽從號令,唯趙銘馬首是瞻。

當下趙銘不在遲疑,留下海寇顧三麻子,守崇明島,便率領大軍,鑼鼓而進,兵發南京。

初戰得勝,大軍士氣昂揚,趙銘留下六百餘人守島,率領五千衆,沿江而進,至吳淞江口,又襲擊了清軍水寨,繳獲船隻二十餘艘,焚燬水寨,繼續向西挺進。

船隊在江面上,浩浩蕩蕩而行,夜裡船上點滿火炬,江上燈火通明,兩岸百姓紛紛圍觀,一時間江南大震,不少士紳暗中送來糧食犒勞大軍,並願意充當內應。

凡事就怕比較,江南士紳在明朝享受衆多優待,依然對明朝心存不滿,等滿清一來,才反過來懷戀明朝。

清廷在政策上,拉攏遼東和北地官紳,並用搶來的土地,給北方一部分臣服的百姓一些實惠,取消三餉,分配明朝宗藩土地,收賣人心,但卻打壓江南士紳,使得東南士紳利益受損,因此剃髮令後,江南反擊才如此激烈。

多鐸爲了渡過錢塘江,調集了衆多船隻進入浙江,使得本就不強的清軍水師,兵力更加薄弱。

趙銘率領船隊,進入長江,沿途有士紳通風報信,水師一路橫掃長江沿岸清軍水寨和炮臺。

шшш_ tt kan_ ¢○

大軍見了渡口就攻擊,打下來就燒,打不下來,就用巨炮轟擊,鎮遠號高大的身軀,側舷轟鳴的火炮,讓清軍提前感受到了堅船利炮的厲害。

一路上,大軍鼓譟而行,似乎生怕清軍不知道大軍入江一般,而趙銘如此虛張聲勢,也讓沿岸清軍不敢輕易出戰。

江陰縣城,被清軍攻佔後,因爲清軍屠城,所以城中已經沒有百姓,只留下一個汛的清軍駐守。

這時長江沿岸,各城清軍駐軍,都收到了趙銘殺入長江的消息,不過清軍卻沒有主動進剿,而是紛紛緊守城池。

趙銘大軍在江上,岸上清軍拿他沒辦法,且趙銘一日陷崇明,顯示明軍戰力不差,而各州府的清軍,守衛城池有責,想的都是守住自己的防區,只要明軍不攻自己,就萬事大吉,主動去剿滅趙銘風險大,收益小,且清軍不能下水,因此積極性不高。

這時江陰城頭,清軍士卒,慌里慌張的爬上城牆,只見江面上,船隻蔽江而來,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綠營兵們紛紛驚呼,是趙鐵棍殺來了!

趙銘早就放出消息,大兵臨城,敢持兵器相抗者,城破殺無赦。

清軍把總和知縣一合計,根本守不住,抵抗是死,棄城逃走滿清又要殺人,於是乾脆豎起白旗投降,命人打開了城門。

船隊在江陰城北靠岸,太平營的將士擡眼望向江陰城,看着篆刻着“江陰”二字的城樓上,三角黃龍旗被拋下,一杆明旗被豎起,不禁淚流滿面。

守城一百多清軍,不戰而降,趙銘帶着一衆士卒,重新進入江陰城,街道角落裡,至今還有沒收拾完的白骨,令衆人又想起死守江陰的日子。

太平營開進城中,將士們看着自己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心中百感交集:“快半年了,終於又殺回來了。”

當下趙銘領人祭拜,江陰戰死的亡魂,太平營士卒紛紛痛哭流涕,而就在這時,王得順忽然來報,“將軍,南面來了大股人,似乎是太湖義軍。”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