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

趙銘被士卒架着,進入一座剛搭建的帳篷。

衝殺時,不覺得,現在來到安全之處,精神鬆弛下來,趙銘才感覺渾身乏力,身上傳來陣陣劇痛,才讓他有些後怕。

這時他在帳篷中坐定,太醫打開隨身攜帶的藥匣子,取出一個布袋子,在桌子上攤開,上面插着各種大小的刀具。

太醫先拿出剪刀,剪開趙銘身上的衣甲,然後取出一把細長的小刀,隨口道:“火!”

旁邊一名隨從,立刻取來火摺子吹燃,太醫便將刀在上面烤了烤。

趙銘見此,心裡放心了些,太醫就是太醫,比李郎中專業多了。

“趙將軍,沒準備麻沸散,請將軍忍耐一下。”太醫將刀烤了片刻,對趙銘說道。

又特麼不上麻藥,趙銘臉上肌肉一陣抽搐。

這時隨從遞來一條疊好的毛巾,趙銘揮了揮手,示意不用,沉聲道:“開始吧!”

太醫見此,手輕輕按住創口邊緣,用刀子將創口割開。

箭矢大多有倒鉤,直接拔出來,非扯下一大塊皮肉不可,只能將傷口割開,再將箭矢拔出。

帳篷內,幾名浙兵軍官,看着刀子在趙銘後背劃開,趙銘居然不爲所動,對趙銘更加崇拜起來。

趙將軍,真猛將也!

創口劃開,太醫遂即動作迅捷的,忽然發力,便將一枚利箭拔了出來,鮮血從傷口涌出,趙銘身子猛然一顫。

太醫額頭冒汗,連忙接過下屬遞來的藥瓶,給趙銘塗上藥粉,然後又如法炮製,取下身上其它箭矢。

半響,太醫給趙銘包紮完畢,然後一邊洗手,一邊囑咐道:“有衣甲防護,箭矢射入不深,不過將軍雖體制過人,但是還需要靜養些時日,切勿急躁,動怒!”

趙銘點了點頭,勉強行禮,“多謝先生!”

太醫遂即收拾了藥箱出帳,他剛挑起帳簾,就愣住了,隨後出來軍官也都愣在當場。

帳篷外,不知道何時,已經被浙兵圍的水泄不通,一眼望去,全是頭盔和人頭,黑壓壓的一片。

從北岸逃回來的浙兵,雲集帳外,浙軍普通士卒,還有一些軍官和義軍首領,甚至方國安、王之仁的部下也都赫然在列。

“趙將軍沒事吧?”當中一名軍官,替衆人問道。

“箭矢都已取出,並無大礙。”太醫回答道。

圍着的浙兵聽了,都鬆了口氣,頻頻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若非趙將軍,阿拉今日休矣!”

“趙將軍帶領某等突圍,這番情義,某等銘記於心!”

浙兵士卒們在帳篷外圍了一圈,擔憂趙銘的傷勢,在他們被困北岸,陷入絕望時,趙銘反覆在清軍陣中衝殺的身影,震撼了浙兵,激勵了他們逃生。

此時,多鐸在北岸,浙兵的危局並未解除,魯監國等人高高在上,不在意他們的生死,士卒們無法接觸,不少人便將趙銘當成了一面旗幟,似乎只要趙銘在,就能帶他們走出困境。

浙兵們聽說趙銘沒事情,紛紛都鬆了口氣。

這時趙銘聽見動靜,挑帳出來,周圍浙兵立時涌上來,口道:“趙將軍!”

看着一雙雙熱切的眼睛,趙銘心中不禁有些感動,抱拳道:“趙某感謝諸位弟兄的關心。”

“趙將軍活命之恩,我等絕不敢忘!”一名千戶官帶頭抱拳行禮,他身後的士卒,也都齊刷刷的抱拳伏首,躬身一片。

趙銘忙擡手示意,讓他們不要多禮,一名將領卻分開衆人,來到帳篷前,有些不快道,“都散了!”

說完,他轉向趙銘,“趙將軍,殿下有請!”

……

臨時營帳內,朱以海正與衆文武商議。

此前江南義軍蜂起,朱以海輕鬆收復浙東,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清軍在滅亡弘光朝和潞王監國兩個政權後,誤判了形勢。

清廷以爲天下傳檄可定,八旗主力返回北京避暑,多爾袞又下了到剃髮令。

八旗兵北上避暑,大大削弱了清軍在江南的實力,使得江浙空虛,而剃髮令,又使得天下同仇敵愾,增強了復明勢力的實力。

這一增一減只下,纔有第一次反清高潮的出現,義軍才能成燎原之勢。

現在多鐸帶着八旗兵來到江南,情況就變化了,局面開始向不利於明軍的方向發展。

畢竟,八旗兵的實力擺在那裡,而明軍能戰的人馬早被消耗,或者投降了清軍。

浙兵人數雖多,但幾個月前,還都是農夫,實力與清軍差距太遠。

此時,面對北岸的多鐸,還有從富陽插向紹興的清軍,魯王政權上下,只覺得末日將要來臨,感到深深的恐懼。

朱以海看見趙銘進帳,讓人賜座,位置在王之仁的下方,足見他對趙銘看中。

“趙卿,孤王剛得道消息,富陽清兵正奔向紹興,衆卿都建議,孤王立刻放棄錢塘江防,趕在清軍包抄紹興,切斷大軍歸路之前,撤往寧波、台州、溫州等地,卿家怎麼看?”朱以海詢問道。

趙銘不想上朱以海的破船,可還是莫名奇妙的上了。

現在浙東情況危機,萬一魯王完了,福建失去屏障,隆武朝廷也無法支持。

隆武朝廷的實際掌控着,鄭芝龍本質上是個商人,而商人看見手裡的東西,有越來越不值錢的趨勢,必定會趁着還有價值時趕快出手賣掉。

趙銘不想,出現這種局面,因此他只能幫幫魯王。

上船就上船吧!

趙銘聽了朱以海的話,立時就道:“殿下據浙東,所憑者錢塘江防,萬不能撤退!”

方國安道:“若是不退,等清軍偏師佔據紹興,大軍豈不陷入死地?”

趙銘道:“八旗兵雖強,但是大江橫陳於前,短時間內也過不了江。因此殿下、大將軍千萬不能亂了陣腳。現在渡過江的清軍只有一萬,而多鐸渡河需要時間,殿下完全可以,趁着多鐸蒐集戰船、趕製木筏的時間,集中兵力吃掉孤軍深入的李率泰。如此局面立刻扭轉!”

這個時候,趙銘居然還想吃掉李率泰,衆人都有些吃驚。

趙銘繼續說道:“殿下若是撤往,寧波、台州,將江防拱手相讓,若多鐸繼續進兵,諸位再退往何處?”

朱以海已經心動,可是攻杭失敗,給他留下了陰影,“孤王起兵十萬,趁銳擊杭城,卻未能奈何一萬清軍。今日大軍慘遭失敗,卻要再次對陣一萬清軍,且其中不乏八旗精兵,若不能勝,或是長期相持不下,一旦多鐸渡江,豈不全軍盡沒!”

趙銘道:“殿下已無退路,唯有拼死一戰。杭城清軍憑城而守,所以相持難下,李率泰卻在野外,只要佈置妥當,未必不能一戰。再者,我早已通知張大帥和吳侍郎,他們若是得到消息,應該能夠拖延北岸清軍一段時間,殿下有足夠時間,與李率泰一戰!”

朱以海神色凝重,看向方國安和王之仁道:“兩位卿家,是否同意博安的策略?”

浙兵主力就是這兩人,朱以海必須徵得他們同意。

王之仁一咬牙,站起來道:“臣贊成,願意一搏!”

方國安沉默半晌,心中盤算一陣,忽然騰地起身,急聲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軍必須在李率泰佔據紹興前,提前趕到,半路伏擊,才能速決,方有勝算!”

……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