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

生死關頭可以看桑桑的,但不能看桑桑。

寧缺撐頜坐在窗邊看着小姑娘發呆,想着難道真的要去前鋪逐次親近筆墨紙硯,才能定下來本命物?但自己慣用的筆是毛筆不是判官筆,墨是鬆墨不是石磨,硯是泥硯紙是芽紙,這怎麼能用來做兵器?再者說這些都是讀書人的事兒,讓筆墨紙硯漫天飛着與修行者戰,感覺總有些不妥。

思考這些艱難問題的時候,他的手中握看着個東西不停捏弄現在老筆齋銀子太多,把銀子鋪滿一牀這種事情桑桑做過,如今大部分都換了銀票,銀票自然沒有銀錠有手感,他留了塊嶄新的雪花銀,每日把玩不停~~雪花銀微涼滑潤,手感極佳,對於乍富的窮苦少年而言,要比那些什麼桃核石球舒服無數倍。

接下來的時間裡,寧缺繼續保持着那顆清明喜善之心,不停嘗試尋找與自己念力氣息契合的本命物,其間他成功地讓燭火搖晃而熄,也讓衣櫃上貼的那幅紙飛起了一角,卻還是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對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蟬鳴聲起暑意不弱,桌上那盞如豆般幽暗的燭火正不停釋放在無窮的熱意,穿着薄薄單衫的主僕二人坐在桌旁大眼瞪小眼,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桑桑把頭擱在手臂上,伏在桌沿睜着那雙柳葉眼,盯着桌面上那塊緩慢移動,反射燭光不安的銀錠,語氣堅定不容置疑說道:”少爺,雖然說這塊銀子確實對你的念力反應很強烈,但我還是堅決反對,打架的時候如果你扔出去收不回來怎麼辦?一鋌銀子就是二十兩,打上幾年咱們的家產就得全部被敗光了。”

第二日寧缺去了書院,在舊書樓上又呆到了深夜還未離開,等着書架輕移,陳皮皮鑽出來後,他從地上一彈而起,把自己在臨四十七巷的感悟體驗講了一遍,然後問了一個在他看來很重要的問題:”爲什麼我現在還是記不住這些書的內容?”

“餘師姐難道沒府告訴過你?舊書樓中修行書籍文宇,全部是由前代大修行者蘊念力入墨而書,書冊上的每個墨宇都是神符師的無上佳品。只府進入洞玄上品境界,才能看破其中隱藏真意,你現在離那個境界還有很遠很遠。”

寧缺想起那日女教授對自己和謝承運的提醒,撓了撓頭嘆息了聲,忽然他想到一件事情,望向陳皮皮吃驚問道:“那你……是洞玄上階?””

不是。”陳皮皮的回答很淡然,臉上也沒有什麼慚愧神色。

寧缺現在很瞭解這位同齡人的性情,正是因爲他平靜的神恃,猜到他的真實境界應該還在洞玄上品之上,不由大感震驚,心想呂清臣先生直至年老體弱之時,才一隻腳踏進洞玄境界,眼前這胖子少年竟然早已經超越了洞玄進入了知命!

“這麼年輕……悔……真是個絕世天雜……他看着陳皮皮的大圓臉,感慨讚歎道:”雖然怎麼看都看不出來你像個天才,更不像一位知命境界的大修行者。”

陳皮皮訥訥然不知該如何應對,心說你這到底是在崇拜還是嘲諷自己?。

知道這傢伙居然是位知命境界的大修行者,寧缺肅然起敬,總覺得自己在和一個仙風道骨白鬍飄飄的老頭兒說話,態度恭謹說道:“我說……天才兄,既然你如此天才,想必一定能解決我的閱讀障礙症,還請你多多指點。”

聲音溫和甜膩,馬屁勃發而不隱,看起來陳皮皮還真的很吃這一套,得意一笑後說道:”宇需要整體去看,因爲一個宇便是一個世界,有它自己的靈魂,似你這般用永宇八法解構,可以避免被筆意所傷,卻也只能看到這個世界的某些片段,自然無法寄存於精神世界之中。如果是一般人,他沒有達到洞玄上品境界那就休想讀懂這些書,但依本天才看來,你還真有可能找到一些偏門小路,而這道路還是要落在你那套永八宇法上。”

寧缺向他那邊挪了挪,擺出洗耳恭聽的作派。

“你檀長書道,用永宇八法把這些文宇解構爲筆畫,可以嘗試於無意間記着筆畫秩序與數量,然後離了舊書樓後,在意識裡用書寫之法重新組合,如此一來宇還是那個宇,卻已經脫了當年抄寫書籍的神符師賦予結構之上的意念。”

寧缺若有所思。

陳皮皮提醒道:”我只是提出一種可能,究竟能不能成功,還需要你進行無數次的嘗試試驗,最後的結果有可能行,也有可能不行。”

“有個方法嘗試一下,總比什麼路數都沒有要好。”寧缺忽然想到昨夜按照陳皮皮教的法子做的嘗試,興奮站起身來,取出火石點亮備好的一根蠟燭,然後把蠟燭放到西窗秦几上又退回原地,說道:“你看看我的修練成果。”

話音落處,只見他右手中食二指併成一劍,瀟灑揮臂逞遙刺向桌上那盞燭火,念力滲出體外控制着天地元氣隨指尖無形而去。

沒有什麼雷霆之聲大作,也沒有天地大動六動,桌上那盞黯淡燭火輕輕搖晃了幾下後迅速重新恢復平靜,彷彿只是被西窗縫裡漏進來的幾絲夏風吹動了下。

陳皮皮皺了皺眉頭,沉默片刻後搖搖頭說道:”弱。”

苦修一夜與院內諸物感應,終於練出了這等本領,結果卻只換來了同伴淡淡一個弱宇,雖說知道對方乃是修行道天才,自己現如今的境界在對方眼中就像桌上燭火一般黯淡不屑看,但寧缺難免還是有些不爽,他掏出一塊雪花銀,重重拍到二人身前的地板上,極其惱火說道:”你先看看這個再做評價。”

片刻後,陳皮皮瞪大了眼睛,盯着地板上那塊緩慢顫抖移動的銀錠,不可思議說道:“這感應不持……我說你究竟是有多貪財?多喜歡銀子?”

寧缺強行壓抑住心頭得意,揉了揉因爲念力輸出過猛而發悶的眉心,儘可能語氣平靜毫不在意說道:”我這可不是貪財,銀子兄是知道我憐惜他們。””

換句話說,這些銀子是知道你摳門捨不得把它們花出去?所以纔會對你的感知投以歡欣雀躍的迴應?你這不止是弱?簡直是弱爆了!”

陳皮皮嘲笑看着他,說道:“你如果想把銀錠培養成自己的本命物也隨你,雖說以前好像沒見過哪位修行者這麼玩過,不過我必須提醒你,你已經把吃奶的勁兒都使了出來,這塊銀錠也只能像白蛆死之前那般掙扎兩下,能有什麼用?”

又是半夜時間虛度,陳皮皮從舊書樓返回後山,踏過被霧氣籠罩的石徑,想着自己在那個傢伙上浪費了寶貴的修行時間,不禁有些哀聲嘆氣。

石徑前方夜霧忽散……個高頎身影突兀出現,雖然此時夜色深沉,視野極暗,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此人烏黑的頭髮被梳的異常整齊,腰間金絲編織的緞帶沒有偏上一分,頭上那頂頗有古意的冠帽像殿檐般紋絲不動。

“這幾日爲何你夜夜去舊書樓?那樓裡哪本書你還記不住非得漏夜觀看?不要告訴我,你又是去查什麼古周禮典籍。”

陳皮皮看着自己最敬畏的二師兄,苦着臉長揖一禮,如實稟報道:“師兄,我去舊書樓是因爲在前院認識了個朋友,所以去陪他說說話。”

“嗯……”二師兄輕噫一聲,讚賞說道:“君子相交在乎誠,不分境界貧富,雖是前院同窗但也是同窗,你能克服貪睡好吃的毛病去陪,值得獎賞,只是你應該記得書院的規矩,有些不該說的話最好不要瞎說。”

“哪裡能夠!”陳皮皮仰着脖子叫起了抱天屈,“我膽兒多小二師兄你還不知道?我哪裡敢對前院同窗們透什麼風聲,也就是聊些數科題目。”

聽着數科題目四宇,面色嚴肅方正的二師兄驟然想起某日陳皮皮帶回後山的那道題目,想着自己此後數日瞞着諸位師弟師妹晝夜不休在房中冥思苦算的痛苦時光,他的眉眼極爲罕見地顫抖了幾絲,聲音微啞說道:“原來是那廝。”

因爲不想回憶那段痛苦時光,更不願想起堆了滿屋子紙張卻依然寫不下的答案數宇,二師兄臉色一沉轉身便上了石坪。

陳皮皮卻是想到一件事情,加快腳步追上去氣,屁顛屁顛跟着二師兄的腳後跟,氣喘吁吁說道:“二師兄有件事情我想請教一下你。”

“什麼事?”

“有個傢伙修行潛質極差,氣海雪山十七竅只通了十竅,十四天前才勉強能夠感應到天地之息,進入初識之境,可現在他就莫名其妙能夠感知外物了,甚至一隻腳已經踏進了不惑,過……算不算天才?”

二師兄驟然停下腳步,回頭冷冷看了陳皮皮一眼,猜到他說的便是那位前院少年同窗,蹙眉片刻後語氣極爲肯定回答道:“這樣……當然不算天才。”

“爲什麼?”

“十四天就能從初識進入感知再進不惑……世間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天才,這種人只可能是怪物,因爲本天才當年完成這些流程也花了十五天時間。”

二師兄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沒有任何得意驕傲恃緒,但言語裡隱着的意思卻是驕傲自信到了極點,他自己花了十五天連破三境,那麼這個世界上便不可能有人用不到十五天的時間完成相同的事情。

陳皮皮看着二師兄紋絲不亂的烏黑束髮,心裡的崇敬仰慕濃郁到無以復加,心想自己當年吃了通天丸後,也要花十七天才能連破三境,二師兄當年在林泉鎮那種鄉下地方開悟,既無明師又無道門,居然只花了十五天,實在是比自己這個絕世修行天才還要生猛……面讚歎一面好奇問道:“那大師兄呢?”

“師兄啊……那也是個怪物。”二師兄不知道是想起什麼經年舊痛,雙手伸至頭上把微歪的古意冠帽正了正,神恃凝重肅然說道:“師兄當年十三歲開悟,然後在書院後山發呆發了十七年才明白不惑之意。”

“三十歲才進不惑?”陳皮皮不可思議說道:“大師兄這也過……”

二師兄回頭看着他,嘲諷不屑說道:“太什麼?太愚鈍?師兄他三十不惑,但接下來只用了三個月便悟了洞玄,當然,那時候本天才已經是洞玄上品了。”

說完這番話,他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擡起頭來看着山徑間的夜霧長長嘆息一聲,說道:“那日師兄他清晨悟洞玄,傍晚時分觀暮雲而入知命,一夜越最精妙二境,先生當時便讚道,朝聞道面夕入道,吾所不及也。”

山徑夜霧間,話音漸逝,自詡天才而且本身也確實是天才的書院二師兄及陳皮皮二人,回想暮雲下書生展顏那剎那畫面,久久沉默無語。

世間修行之路漫漫修遠,越往上攀升便越是困難,多少幼時被視作天才的修行者,五六歲時便能初識感知,十六七歲便入了不惑甚至是洞玄境界,然而一入洞玄便如同陷入泥沼,數十年都難以再有所進益。

而像書院大師兄這樣,三十年方進不惑,修行資質實在談不上天資聰穎,甚至顯得有些愚鈍,而三個月便能明悟洞玄,最恐怖的是一日之間入洞玄而知天命,這等遭遇造化實在是匪夷所思,放眼整個修行世界只怕都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過了很久之後,二師兄望着陳皮皮平和說道:“師兄溫良仁德,乃真正的君子,他厚積薄發,一朝明悟沖天而起,積累之深絕非你我所能及。”

陳皮皮連連點頭。他敬畏二師兄嚴謹肅穆,但二人骨子裡都是極驕傲,性情相投,所以知道一些二師兄當年的故事。今夜卻還是他第一次知道,那位平日裡待下溫和寬厚,待先生恭謹持禮,穿舊袍握舊書系水瓢,看上去更像是書院雜役的大師兄,原來竟是如此奇人,不禁緊張地開始回憶自省,大師兄隨先生去國遊歷史前的那兩年時間裡,自己可曾在大師兄面前不要臉地得瑟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