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李正國的決定,沈飛又要升官了?(4,求自動訂閱)

王東明是個聰明人。

他雖然不知道沈飛和陳大海爲什麼出現在達周那個小地方,但還是很快給沈飛他們聯繫了當地的民政和教育方面的負責人。

沒過多久。

一羣人就來到了醫院。

沈飛跟陳大海表明瞭身份之後,這些人都震驚了。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沈飛這種身份的人,竟然突然出現在西川,本身就是一件很離譜的事情。

要知道達周是地級市,市裡的負責人才跟陳大海一個級別。

更不要說沈飛了。

“沈主任,陳處長,這是我們的失職。”

達周民政局的負責人,直接就對沈飛和陳大海說道。

“沒有沒有。”

沈飛笑着擺擺手:“這個事情是沒辦法的,普通人的生活往往就是這樣,可能一場大病就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

他說的這是心裡話。

這種情況,你根本怪不到人家的頭上。

這世界上窮人太多了,窮的理由也有很多,有些人努力賺錢也趕不上別人一天的消費,這是沒辦法的。

所以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命中註定。

聽到沈飛這麼說,達周當地的幾個領導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是這樣的,這幾個孩子以後讀書的學費和生活費,我打算資助他們。"

沈飛對幾個人說道:“但他們這個情況,不知道咱們民政方面能不能給一點建議,比如醫保之類的政策,是不是可以有個好的結果?”

“這個沒問題。”

民政局的負責人馬上說道:“本身這種貧困戶,我們就有相應的政策,醫保最高可以報銷百分之七十五。另外,帝國還有一些政策補貼,足以保證他們的生活。”

頓了頓。

他說道:“另外,我們也可以幫忙申請一些捐助,畢竟這個情況很特殊。"

“捐助就算了。”

沈飛想了想,笑着說道:“治療費用能夠報銷那麼多,已經不錯了,至於剩下的問題,我看可以讓他們申請一些大病醫療之類的。"

“請沈主任放心,我們一定會幫助他們的。”

民政和教育兩個部門的負責人紛紛表態。

而匆匆趕過來的達州市的領導,也表示會從多方面幫助秦霞一家。

秦霞一家自然是感激涕零,而沈飛這邊,給他們留下聯繫方式之後,便離開了這裡。

達周這邊的領導邀請沈飛跟陳大海吃個飯,原本沈飛打算直接離開,不過想來想去,還是留下來,接受了他們的邀請。

人在仕途當中,有些人情往來是必須的。

沈飛要讓他們在當地幫忙照顧秦霞一家,就必然不能擺出一個高高在上的姿態。

俗話說的好,縣官不如現管,就是這個道理。

說的更直白一些,有沈飛的存在,他們會對秦霞一家頗爲照顧,但如果想要讓這份照顧一直堅持着,沈飛就不可能表現的太過疏離。

果不其然。

對於沈飛跟陳大海的姿態,達周市這邊的領導是相當高興的。

畢竟這也算是面子上有光的事情。

互聯網文化娛樂產業規範督導辦公室的名頭,他們就算不熟悉也聽說過。

更重要的是。

人家一個電話,能讓省廳的副廳長親自打電話過來,這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更不要說,這兩位都是燕京的幹部。

京官跟地方官相比起來,地位可高了不止一點。

這頓飯是賓主盡歡。

畢竟有陳大海這個老江湖在,沈飛根本不用多說話。

而且他這個身份擺在那裡,陳大海稍微透露一點,達周市的這些人就懵了。

吃過飯。

沈飛跟陳大海便下榻在了當地的酒店。

兩個人都沒有多喝酒,實際上,這種聚會很少會有人一個勁的猛喝酒,畢竟大家都是爲了促進彼此的關係,又不是什麼拼酒的局。

回到酒店,陳大海來到了沈飛的房間。

“沈主任,您爲什麼要幫秦霞一家?”

陳大海有些詫異的問道。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雖然這一家子的情況很值得同情,但完全可以交給地方的民政以及教育等部門處理,沈飛沒必要讓三個孩子認他做乾爹,還負擔起了幾個人的學費和生活費。

這有點讓陳大海不太理解。

“因爲我大概能理解他父親啊々。”

沈飛淡淡地說道:“秦霞母親的病,如果不出意外,將會耗盡他們家全部的財富,到最後可能就算秦春江想要打工賺錢給三個女兒讀書,都拿不出來錢的。”

說到這裡,他看了一眼陳大海道:“你看過《我不是藥神》麼?那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很不錯,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我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幫助這些人。"

陳大海默然不語。

他必須要承認,沈飛說的沒錯。

做到他們這個位置,能夠接觸的東西,其實已經很多了,他們所掌握的信息量,也足夠大。

窮這個字包含了太多!

可以是不思進取,可以是天意弄人,可以是缺乏教育,可以是缺少機遇,可以是膽小懦弱,可以是……很多很多,任何人類一切都可以是導致窮的原因。

往大了說,不只是經濟上的窮而且還有精神上的窮,所以窮病是沒得治的!

而且這世界上有無數需要藥的人,也有無數買不起藥的人。

而就算是沈飛,也只能幫他們一點點。

治得了腎衰竭,但治不了窮病。

永遠有人買不起藥,而沈飛也不能永遠給他們提供藥物,總有竭力的時候。

他能做的,就是儘量多幫一個是一個。

這就是沈飛對陳大海說那句話的意思。

“說起藥神,沈主任,您覺得那部戲怎麼樣?"

陳大海笑着對沈飛問道。

“一般吧。”

沈飛歪着頭想了想說道:“在我看來,其實是一部爛片。"

“啊?”

聽到他這句話,陳大海直接愣住了。

殊不知沈飛說的是心裡話。

自從寧昊徐山爭的《無人區》被大幅度刪減之後,兩人對於電影的拍攝更加註意迎合大衆和官方,《我不是藥神》就是應景之作。

論劇情,三觀不正。

那部戲把醫藥公司塑造成衣冠楚楚唯利是圖的形象,卻對人家幾一年幾十億的投資隻字不提。不是人命不值錢,是愛心需要付出代價。

這道理很簡單。

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沈飛曾經專門查過資料,不說抗癌藥,就一款新的抗生素問世都需要百萬次的試驗。

這不是誇張的修辭,而是事實。

換句話說,如果投資得不到回報,那麼還有誰去研發新藥?

最後受害的依然是普通的病患。

藥神的主角乾的是走私的勾當,卻被冠以藥神的頭銜,甚至讓沈飛想到了《辛德勒的名單》,但是他忘了戰爭和疾病一個是天災一個是人禍,兩者有本質區別。

印國不尊重國際衛生法,用廉價仿製藥代替進口藥的行爲本來就不對,你還去買藥就是助紂爲虐。

但爲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我不是藥神》是個好電影?

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一個代入感的問題。

病人是大愛無疆的老年神父,是正義感爆棚的農村青年,是美麗勇敢的單親媽媽,是關愛家庭的老實爸爸,這樣的人設是導演的聰明之處,得病的都是好人都是可憐人,所以看客們爲他們揪心爲他們捉急。

但是冷靜想一下,這個世界不是誰有病就是誰有理。

主角問自己的小舅子:“他才二十歲!他想活着有什麼罪?”

沈飛的答案,是一個人想活着當然沒有罪,但是走私就是有罪,拒捕也是罪,駕車逃逸還撞到別人的車就是罪。

幹着違法的事情居然理直氣壯,就因爲站在了人命關天的道德制高點,不可笑麼?

因爲想活着就走私藥品,那因爲想吃飯,是不是也可以坑蒙拐騙,殺人放火?

當前大夏觀衆不喜歡的幾種人物形象,這部電影基本湊齊了。

醫院的醫生冷漠傲慢,警局的局長強勢霸道,這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受了委屈而投射在熒屏的形象,這樣可以勾起共鳴罷了。

單親媽媽去跳鋼管舞掙錢給孩子治病,聽起來挺可憐的,但是那是她自己的選擇,沒人逼她,她自己看不起這個職業,當男招待爲了錢也上臺跳舞時,她報復性地喊着“脫脫脫”,卻忘了自己也變成了猥瑣的看客。

這不是揚眉吐氣,是在嘲笑曾經的自己!

其實大夏人口太多,病人對醫藥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世界製藥五十強裡面沒有一家大夏公司,東瀛倒是有好幾家。

大夏的醫藥行業通病有兩個,第一,我雖然不肯花心思製造新藥,但是我會得到你們國外的進口許可和仿製權限,這樣節約時間精力來錢快。

第二,我雖然不會製造新藥,但是中成藥我就敢一個勁的弄,反正大夏老百姓都覺得中藥治本副作用小,而且還不用經過米國那邊的臨牀試驗就敢上市,而大夏人在藥物的副作用藥動學等等都不明確的情況下就敢吃,你敢吃我就敢做!

很離譜,沈飛甚至覺得很無語。

不過沈飛也明白,大夏當下需要這樣一部電影,每次上面會議,就不受人待見的兩個部門就是衛生和民政兩個部門。

因爲別的部門都是賺錢,這兩個賠錢!

大夏人諱疾忌醫從扁鵲見蔡桓公就已經開始體現,大夏人當前怕得病,怕做檢查,怕打針吃藥,更怕醫保不能報銷。

但是醫保政策的完善是一個國家任重道遠的目標。

米國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買兩個蘋果,但依然被醫保所累。

如今的大夏,部分城市醫保已經可以達到報銷比例八成以上了,但農村的話依然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而且部分好藥和精確的檢查手段基本上還要自費。

其實也很簡單,交了公交車的錢想有高鐵的速度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這不是沈飛冷漠,而是整個社會的現實。

沈飛覺得,這需要時間,時代的洪流在發展,一切終究有一天都會好起來的。

沈飛在西川的時候,並不知道,一場關於自己前途的會議正在燕京召開。

參加會議的人,是李正國和文娛部的這些領導們。

會議的議題,就是帝國互聯網文化娛樂產業規範督導辦公室的職能究竟是什麼?

畢竟這段時間以來,督導辦做的事情很多,確實也給其他不少部門增加了工作上的難度。

自然也就有人覺得不滿意。

仕途上的事情,求同存異纔是常態,自然就要通過開會解決。

“.`我覺得,這個督導辦的工作,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有人提議道:“完全可以讓他們主要負責文化娛樂方面的工作。”

“是啊,互聯網行業雖然也可以涉及,但不要太過了,弄的像個網紅似的。”

很顯然。

這兩位發言的人,背後肯定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想法。

而李正國卻一直沒說話,同樣一直沒開口的,還有分管文化娛樂工作的陳平遠。

許久之後。

陳平遠笑着開口道:“我覺得其實沒那麼誇張,督導辦的工作卓有成效,也爲其他部門增加了不少業績,雖然我們的工作量確實增大了,但我覺得是好事情。”

不管怎麼說,沈飛幫自己做了不少事情,他自然是要站在督導辦這邊的。

而李正國的目光看了一眼周圍的人,忽然笑了起來。

他知道,這些人其實並不是討厭沈飛。

他們只是擔心,沈飛領導下的督導辦,一直這麼查下去,會不會有一天查到他們的身上。

想到這裡,李正國淡淡地開口說道:“關於督導辦的事情,主要是因爲我和老陳,我們覺得,有這樣的部門存在,能夠更加有效的督促你們的工作。"

這句話一出口,整個會議室都安靜下來。

很顯然。

他這個話,直接給整件事定了性。

其他人再想說什麼,卻也不好開口了。

“關於沈飛同志,我覺得他的工作能力還是很不錯的,而且也很有發展潛力,準備讓他做我的辦公室副主任。”

李正國淡淡地說道。

嘶!

聽到李正國的話,衆人都愣住了。

誰也沒想到,沈飛這居然又升官了。

雖然還是副處級,可他現在是李正國的辦公室副主任了。

這意味着什麼,沒有人(諾的好)不清楚。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吧。”

李正國看了一眼衆人,淡淡地說道。

很快。

大家便離開了會議室。

而陳平遠來到李正國的面前,卻有些意外。

“這樣,合適麼?”

陳平遠對李正國問道:“是不是有點太着急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沒關係。”

李正國卻笑了笑,搖搖頭道:“小傢伙還是有點抗壓能力的。”

這是實話。

這麼長時間的觀察,李正國終於可以確定,沈飛跟一般的年輕人是不一樣的。

很多年輕人一旦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會就扛不住壓力,往往容易做出變形的事情。

但沈飛完全沒有那種行爲。

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穩紮穩打,壓根沒有衝動的時候。

有時候這傢伙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一個幾十歲的老頭子,彷彿在仕途上面已經奮鬥多年似的。

而且,跟那些心裡面早已經失去了銳氣,不知道目標是什麼的老油條不一樣,沈飛的身上,一直都保持着那種積極向上的東西。

他會爲正義和公理而奔走,會爲了最底層的那些普通老百姓考慮。

單憑這一點,就是很多人壓根都不具備的品質。

這也是爲什麼李正國和陳平遠都很欣賞沈飛的原因。

要知道,身爲一個幹部,如果沒有把老百姓放在心裡的年頭,那這個人就是個不合格的幹部。

正在這時候,趙志傑走進來,低聲對李正國說道:“首長,沈飛去了西川。”

“他去西川幹什麼典?”

李正國有些詫異,要知道,沈飛平日裡都是請示彙報,結果這次去西川竟然沒吭聲,有意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