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宋天聖鍼灸銅人(2)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拙,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同“趾”)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毛甲,出三毛。——選自《靈樞經·經脈第十》

※※※

王宇的女人便招呼了祖孫倆用茶水候着,閒聊道:“你們是竇姐的朋友罷,她還好罷?怎麼沒有和你們一起來?”

宋浩應道:“竇阿姨還好,只是事情太忙,不能親自前來,所以託了我們來。”

“竇姐可是個好人啊!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我那口子三年前在外面打工,不慎中了風,那大醫院裡都說沒得救了,叫我們回家準備後事等死呢,正巧被竇姐趕上了,說也神奇,她就用那麼幾根細針給我們家那口子紮了幾天,卻就好了呢!”王宇的女人仍舊感激地道。

宋子和、宋浩互望了一眼,驚訝和敬佩不已,竇默的後人,針法果然不同凡響。

王宇的女人又說道:“前些日子,竇姐開車拉來了這隻木箱子,叫我們替她保管一陣,還給了我們一大筆錢,說是日後的安家費,叫我們暫時不要出門,看好了這隻箱子就是,也不知好搞什麼名堂,說是家裡出了點事,好像還很緊張的。她是個好人,不要出什麼事纔好。”

宋浩聽了,深感江湖上爭這東西已經爭得很厲害了,竇海芹將此物轉移到這裡,倒也是無奈之下的一種明智之舉。於是笑了笑道:“也沒什麼大事,家裡起了點紛爭而已,已經過去了,這才叫我們來取的。”

“哦!這就好!這就好!”王宇的女人連連點頭道。

這時,門外響起了汽車鳴笛的聲音,是那王宇租了車回來了。隨後見他領了一個憨厚的年輕人進了院子,當是那車的司機了。

所租的竟然是一輛封閉式車廂的貨車,王宇考慮得倒是周到。接着王宇夫婦、宋子和、宋浩,還有那個司機,五人合力將那木箱擡了起來。

“木箱裡是什麼東西?蠻重的!”司機隨口問道。

“是醫院裡用的檢查設備。”宋浩機智地應道。

大木箱裝進了車廂,司機將車廂鎖了。

“車費我已經付完了,將你們直接送到蓬萊。”王宇笑呵呵地道。好似完成了一項使命,一臉的輕鬆。

“對了,王叔叔,竇阿姨還讓我交待你一件事。”宋浩說着,將王宇拉進了院子裡,低聲道:“竇阿姨讓你最好馬上搬家,你應該明白她的意思罷。”

王宇聽了,點了點頭,肅然道:“竇姐私下裡早已和我說過的,並已給了我一大筆安家費,看來這木箱裡的東西非同小可,你們一路要小心了。我這邊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就回鄉下去。請轉告竇姐,我會按着她交待的去做的。並且從現在起,無論任何人問我什麼,我都不知道,也不認識竇姐,更沒有見過你們。”

宋浩聞之,心中微訝,看來事情遠比自己想象得要複雜得多。

告別了王宇夫婦,宋子和、宋浩上了貨車的後排座,那司機開着車出了煙臺市區,一路向蓬萊而去。

坐在車上,宋子和、宋浩二人則心事重重。他們雖然還不知道木箱裡面究竟是什麼東西,但是非常清楚的是,現在已捲進了一場麻煩之中,將來帶來的不知是什麼樣的後果。當然,二人還有着一種強烈的好奇之心,那竇海芹所說的醫中的神聖之物到底是何種寶物,對人的好奇心來說則是充滿了極大的誘惑力。

在一家加油站司機下車給貨車加油的時候,宋浩無意中看到加油站內還有一輛改裝有封閉式車廂的小型貨車,心中忽一動,忙對宋子和道:“爺爺,能不能換車轉運一下?這樣保險些,不易讓人知道我們的去處,防止萬一罷。”

宋子和聽了,點頭道:“可以,你去問問罷,行的話就換車。”

宋浩下車走到了那邊正在給車加油的司機的旁邊問了一下,那輛貨車倒是一輛正要趕回蓬萊的空車。此地距蓬萊還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路程,連人帶貨一百元元講定。

宋浩回來與先前的那個司機一說,那司機驚訝道:“一個小時就到了,你們還換車作嗎?”

宋浩笑道:“我們臨時改主意了,準備轉運濟南了,放心,你已收的運費不用退還的,你返回煙臺就是了。”

那司機聽了,自無異議,幫助將木箱轉到了另一輛貨車上,隨後自家去了。

車到蓬萊城裡已近傍晚了,宋子和憑着先前的記憶引了那貨車來到了一座宅院的門前,應是宋家的老宅了。門上掛着鎖,古樸的門板顯示了它的久遠。這是一片還沒有開發的老城區,倒保留下了這座上了百年的舊宅。

宋子和下了車,扶摸着門板暗裡感慨了一番,然後說道:“宋浩,你先在這等一下罷,我去找你的幾個叔伯拿門上的鑰匙。回來之前我已打過了電話,你們說會在我們到家之前將老屋收拾出來,方便我們入住。”

宋子和去了不多時,便和五六個人有說有笑的回了來。宋浩見了,知道都是老家的親戚,忙迎了上去。

那幾位宋氏族人見了宋浩俱是喜歡,皆以爲是宋子和的亡兒宋剛的遺子。宋子和倒沒有着意說破,挨個介紹了一番。

一位宋浩應喚做三爺爺的老者宋子平,一位是大伯宋剛,二伯宋立,還有一位與宋浩同輩的叫宋明,最後一位叫張河,一個姑姑的丈夫。

那宋立也是學醫的,是城裡一所醫院的醫生,此時對宋浩笑道:“我們宋家的祖傳醫術,只有你們這一支繼承了下來,我原來也學的是中醫,後來改習了西醫,呵呵!”

宋立開了老宅的院門,大傢伙便將那木箱和幾件行李搬下了車擡進了院裡。對那隻木箱子,宋立等人倒也沒有多問,以爲裝的是一些傢什而已。

宋浩欲要和司機結帳時,宋立已搶先付了錢,打發那司機走了。宋浩報以感激的一笑,還是老家的人好啊!

宅院裡有着明顯的剛剛修整過的痕跡,院落不大,前後卻也有兩排老式的房子,本被宋子和的一位遠親佔用着做倉庫了,年久沒有住人了,顯得有些荒涼,了無生氣。

屋子裡收拾得卻也整齊,門窗潔淨,擺在那裡的幾件傢俱家電都是新置的,爲了歡迎宋子和祖孫二人回來定居,族裡人顯示出了他們的誠意。

“子和,我們只是大致的佈置了一下,缺什麼東西說一聲,我叫人送過來。”宋子平道。

“三哥,這樣我已經很滿意了!”宋子和感激地道。

“四叔,先到我家裡坐罷,飯菜已準備好了,爲四叔和宋浩接風洗塵。”宋剛一旁道。宋子和族中排行第四。

“是啊!吃完飯你們要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會有更多的人來看望你們。”宋了平道。

宋浩望了一眼那隻木箱子,想留下來看護着。宋立見了宋浩的猶豫之色,笑道:“放心吧,這裡的治安很好,丟不了什麼東西的。”

在宋剛家裡,宋子和、宋浩二人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席間,宋子和表示出了想在蓬萊開設一處中醫診所的願望,但是自己沒有醫師證的,他沒有說出白河鎮平安堂關門的原因,是不想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宋立聽了,說道:“沒問題,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想我宋家的醫術解放前就在當地有名得很,只是我沒有往這方面悟,幾乎斷了中醫一脈。如今好了,四叔回來了,重振我宋家醫術,我也要跟着學習的。至於醫師證和行醫執照,不是什麼大問題,花錢就能解決的。況且以四叔的本事,一說出來,衛生局的人立馬就能給辦了。宋家醫術的聲望本地老人也都知道的。”

宋子和聽了,心中稍安。

“子和放心便是,那些事情由他們去辦好了,各個部門都有咱們的族裡人,什麼事情都好辦。你先要休息一些時日,匆急的。”宋子平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