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犧牲王后又何妨?

“狂妄使者,漢國狂妄!”

“當真欺我吳國無人?”

“我江東健兒,非是鼠輩,若是漢國敢發兵過來,我大吳定叫你有來無回!”

因漢國使者霍弋的一番話,讓吳王宮中的臣僚羣情激奮,便是親漢的江東士族,也忍不住上前出言。

而那些本就是粗人的軍將擼起袖子,就差沒在這吳王宮的大殿胖揍霍弋一頓,與霍弋一對一男人大戰。

而見到如此情景的孫權自然是樂得如此。

沒錯,就是這樣。

對漢國產生仇恨罷!

一個個要跪伏漢國,這成何體統?

我這個做大王的,壓力山大啊!

難得吳國現在擰成了一股繩,孫權說話,也變得硬氣了不少。

“漢國猖獗,也管不到我吳國裡面來,那劉公嗣以爲我吳國臣民易欺,那便是打錯主意了,從來只有戰死的吳國人,沒有投降的吳國人,若是漢國敢興兵來犯,孤必御駕親征。”

說着,孫權的嘴角微微撅起,頗有些自得的說道:“若漢國不顧一切,當真敢對我吳國用兵,便別怪我吳國,與魏國結盟了,勿謂言之不預也!”

對於孫權的威脅,霍弋以笑對之。

啪啪~

他拍了拍手掌,笑着說道:“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箭矢射程之內。只有拳頭夠硬,纔有說話的權利,若是吳王以爲一番言語,便能改變結局,改變我大漢的意志,那便太可笑了罷?”

隨着霍弋此話說完,他身後的兩個副使,將輿圖攤開。

輿圖不小,長寬皆是有一丈。

上面是大漢十三州的輿圖。

但是衆人觀之,又發現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這輿圖之中,怎沒有我吳國?”

諸葛瑾驚詫一聲道。

其餘人聞之,果然看到這天下輿圖之中,根本就沒有吳國的影子。

魏國與漢國的疆域,也與現在的不一樣。

魏國得到了合肥,得到了徐州,得到了大江以北的土地。

而大江以南,全部變成了漢國的疆土。

“這地圖有問題!”

“漢使以此來辱我吳國不成?”

更有脾氣暴躁的,當即指着霍弋,怒斥道:“漢使你這是什麼意思?這是不將我吳國放在眼裡?”

孫權在王座之上,雖然隔得有些遠,但一丈長寬的輿圖還是不小的,大概他還是能窺見的,加上現在殿中羣臣的表現,讓孫權的眉頭緊皺起來了。

“漢使此是何意?莫非是來辱我吳國君臣的?”

霍弋依舊是繃着一個毫無表情的臉龐,只是冷聲說道:“既然說話沒用,那便刀劍之中見真章!”

鏘~

霍弋將腰間的使節之劍拔了出來,這頓時引起了殿中江東諸臣的騷動。

不少人騰騰騰的恨不得跟霍弋拉開幾百步的距離。

“漢室此是何意?敢在大殿之中起刀兵,莫非以爲我吳國不敢殺你不成?”

霍弋的臉色,依舊未變。

“要殺要剮,待外使把話說完了之後,悉聽尊便,只是,殺了在下,這後果諸位誰人能夠承受得住?”

霍弋環顧吳國君臣,漢國使節,雖然只有三個人,與數十個江東臣僚,還有數百吳王宮衛士比起來,勢單力薄。

但是

他霍弋身後,站着的是整個大漢,是無敵於天下的大漢強軍。

是故,他人雖少,但勢卻強,反而吳國君臣,人雖多,反而底氣不足。

外交掙不來尊嚴,掙不來好處,它只是戰爭的延續,只是國力的延續而已。

“吳國若是不答應方纔外使所言之十個條件,那殿中這輿圖,便是數年之後,天下的形勢!”

霍弋話語鏗鏘有力。

“伱吳國能聯合魏國,難道我大漢不成?與其在對付魏國的時候,總有一個偷偷摸摸,隨時準備背盟,背刺一刀的盟友要防備,不如先解決了,最後我大漢再與魏國爭奪天下!”

“魏國未必願意與你漢國聯盟!”張昭在一邊嘴硬的說道。

“魏國不願意與我強漢聯盟,難道我大漢便沒有對付你們的手段了?”

霍弋寶劍指着輿圖上的江夏郡,說道:“江夏有于禁屯兵三萬,若是這三萬襲擾江東各郡縣,可需要你江東大軍前來對付?

荊南三郡,有蠻軍數萬人,無當飛軍更是其中精銳,若是其自豫章郡襲擾揚州腹地,你吳國又待如何?

徐州臧霸,與吳國爭奪廣陵之地,若我大軍吸引吳國主力,爾等當真能爭奪廣陵郡成功?”

連續三個問題,猶如三個重錘,毫不客氣的朝着在座的吳國君臣心中砸去。

孫權張了張嘴,突然感覺喉嚨一陣乾澀,他很想吞一口唾沫,但又覺得若是吞一口唾沫的話,會被漢使所見,覺得他孫權怕了呢!

而陸遜眉頭緊皺,倒不是在怕,只是腦中已經是在飛速想應對之法了。

江東水師無敵,但是,若漢軍不以水師攻之,那吳國可擋得住?

在漢國得到完整的荊州之後,自江夏出兵,自荊南出兵,完全可以錯開江東水師的鋒芒。

若真是如此,吳國或許沒有滅亡之危,但與一個不跟你正面決戰,只在一邊襲擾的漢國大軍周旋,吳國必定焦頭爛額。

要是

漢軍所過之處,焚燒房屋,踐踏莊稼,原本吳國的經濟便不行了,長此以往,莫說是爭霸天下了,怕自己連飯都不夠吃了。

漢國這是將他吳國的命門,拿捏住了。

孫權身體前傾,他用力的抓住身前的案牘,手壓在案牘之上,壓得發白,他的身體在微微顫抖,似乎極力的在壓抑自己的怒火。

“即便如此,難道我吳國會怕?無法是一死而已,何懼之有?”

在殿中武將一列,身着武服,手持笏板的壯碩將軍上前一步,他聲音洪亮,話語鏗鏘,就像是一張行走的大鼓一般。

“大王放心,若漢國大軍敢來,有徐盛在,吳國大軍橫列國中!汝等漢兵,休想前進一步!”

他不屑的瞥了霍弋一眼,冷哼道:“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膽敢犯大吳疆土者,盛必擊而破之!”

徐盛這般慷慨陳詞說完,轉頭看向其餘江東臣僚,說道:“諸位,可都是刀槍裡滾出來的,咱可別丟份兒啊”

殿中其餘軍將,臣僚紛紛拍手稱快。

“好!”

“好樣的!”

“徐盛將軍所言極是,我們都是刀槍裡滾過來的,怕個甚?”

“犯我吳國者,雖遠必誅!”

殿中吳國君臣羣情激奮,然而在主位之上的孫權,卻是難受了。

逞一時口舌之快,那確實是爽了。

但是這爽完了之後,要如何收場?

難道真要面對漢國的怒火?

真的要與漢國刀兵相見?

孫權眼珠狂轉,既不想要答應霍弋,又不敢當即拒絕。

到了這個時候,孫權才真正的明白,拳頭纔是硬道理這句話的含金量。數敗於劉公嗣,以至於割地賠款。

他又屢興兵事,現在的惡果,終於是吃到了。

我吳國不振啊!

正在孫權無所適從的時候,吳國左將軍諸葛瑾此刻卻是機靈的站了出來。

“大王,漢使之言,尤爲過分,但我大吳非是不講道理之國,如此大事,自當要商議至少三日,大王你說可是?”

“對對對!”

孫權就像是憋了很久氣的人,突然可以張開嘴呼吸了,此刻話語之中,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左將軍所言不差,既然是軍國大事,豈能匆匆決定?還請漢使先回驛館,三日之後,孤再給答覆!”

拖!

就硬拖!

多拖幾日時間,我還不行尋找不出什麼應對之法了。

難不成,你劉公嗣當真霸道如斯?

鏘~

霍弋將漢長劍收入鞘中,將它拋給身後的副使,當即對着孫權行了一禮,說道:“三日時間,外使還是可以等待的,但是我家殿下也給了我時限,若是時限之內,未能達成此事,便視吳國不同意,而吳國不同意,我大漢的反制手段,頃刻就至!”

好生霸道,好生猖狂!

在一邊,界徐盛已經是滿頭青筋了,卻是被諸葛瑾死死的拉住。

“既是如此,外使告辭!”

霍弋面無表情,轉身離去,在轉身之後,他嘴角微勾,臉上露出嗤笑之色。

方纔,他還以爲這江東君臣轉了性呢!

居然如此硬氣,敢和我大漢對着幹?

不想

確實是硬氣了,但卻只硬了三秒而已。

片刻後。

霍弋離去之後,孫權環視殿中衆臣,詢問道:“諸位愛卿,可有破解之法?”

破解,如何破解?

徐盛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此刻當即上前,對着孫權說道:“大王何須懼怕漢國,若不打上一仗,贏上一次,那這漢國,便真以爲我們吳國是江東鼠輩,不堪一戰了。”

打一仗,他孫權當然可以打。

但是

萬一打輸了,那該怎麼辦?

他現在已經是輸不起了。

“若要戰,至少得是萬不得已,方纔能行,現在我等還是要想些辦法,應對此事,若能不戰,便不戰。”

當真以爲他孫仲謀想要做受氣包?

他也沒辦法啊!

正面戰場打不過,那不得忍氣吞聲?

“哎,哎,哎~”

徐盛連嘆三口氣,滿臉的憋屈,只得是站回武將一列,陰沉着臉,低着頭,一言不發起來了。

主戰派被壓下去了,主和的,主降的,當即紛至沓來。

“漢國如日中天,大漢太子劉公嗣更如天人一般,誠不可與之爲戰,漢國的要求,有些也並非是不能答應,便看有多少商量的餘地了。”

這時顧雍出來說話了。

既然打不了,那就要和,那吳國就要退讓。

但現在漢國給的條件,很顯然不是吳國能夠接受的。

接受不了的條件,那便談到接受爲止。

“只是這漢使的態度,何其囂張,要讓漢國退讓,難,難,難啊!”

有人在一邊感慨道。

張昭摸了摸自己的鬍鬚,手持笏板,上前說道:“如今天下三分,而我大吳疲敝,漢國居荊州,益州二地,非是魚米之鄉,便是天府之國,國力雄厚,漢太子劉公嗣,聽聞是有天命在身的,百戰百勝,此誠不可與其爭鋒。如今孝愍皇帝被曹魏所刺,崩於許都郊外,漢帝劉備順應天時而起,其國事顯赫,大有三興大漢之兆。”

張昭緩了一口氣,見到孫權的臉色已經是越來越陰沉了,但他就像是沒有看到一般,繼續說道:“幸得大王嫁女於漢太子,我吳國與大漢,可稱得上是姻親,有這層關係在,若是大王挾吳國而降,豈非沒有高位?”

降降降!

當初曹操打過來的時候,你也是要投降。

現在那劉公嗣還沒有來呢!

你又要投降?

孫權嘴角一抽,當即呵斥道:“我大吳披甲數十萬,地廣數千裡,豈有未戰而先降之事?此論休要再提!”

主戰派主和派與投降派都來說了。

但誰能解決我吳國現在的問題?

孫權表示他現在很急!

大殿之中,羣臣雖然你一言我一語,但是沒有一個是來提解決的辦法的。

甚至說到最後,已經是變成了三派。

哪三派呢?

第一派,主和派,主和派裡面有如顧雍一般的,跟漢國使者商量着來,讓漢國退讓之後,再答應漢國的條件。

主和派裡面,也有完全答應漢國條件的人,這漢國的條件,雖然過分,但答應一下,好像也沒什麼,總比與漢國打仗來得好不是?

沒給歲幣,已經是人家大漢國法外開恩了,我們吳國,得知足啊!

第二派。

主降派。

主降派中,張昭是力主投降大漢。

咱們吳國君臣也別奮鬥了,也別死撐了,趁現在還有些家底,能夠舉國投降,混點好處,吳王又是漢國姻親,這事指定行!

當然,主降派裡面,不僅有力主投降大漢,還有人要投降魏國。

他們的觀點也很直白。

既然要投降,自然是投降最強的。

魏國國力比漢國要強,不投降老大,投降老二幹什麼?

況且,這漢國使者如此猖獗,幹嘛舔着臉上去,搞得我吳國是什麼蠻荒之地,人嫌狗厭一般。

第三派。

主戰派。

一如徐盛一般,他們的意見很簡單:

人家都欺負上門了,還怕什麼怕?

尊嚴都是打出來的,打勝一仗,讓漢國知道我吳國的厲害。

現在的孫權,那真叫一個焦頭爛額。

殿中羣臣,每個人的意見他算是知道了。

但是提出的這些解決之法,要麼要冒很大的風險,要麼就是瞎扯淡。

投降?

你們可以投降,我孫權怎麼投降?

看着日頭漸漸西斜,孫權頗爲不悅的擺了擺手,說道:“散了罷,此事明日再議!”

王后曾說,她有辦法。

就不知道,她的辦法是什麼了。

孫權拳頭不禁握緊起來了。

爲了吳國大業,犧牲一個女人,似乎也並非是不可以。

即便這個女人,是他的王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