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

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

次日。

劉禪帶着一百公子親軍,左右隨從分別爲關興、張苞、向寵、費禕、董允等人。

王連帶着鹽府校尉的胥吏,早早的便在公子府中等候了。

“聽聞公子之前鑄造出曲轅犁與筒車,益州各地春耕用之,官吏百姓皆是交口稱讚,原本一日只能耕種一畝地,有了曲轅犁之後,可一日耕種三畝,此等春耕利器公子能夠依照古書製成,此次公子對於鹽井增產有如此信心,可是鑄造了什麼工具?”

王連左看看、右看看,不見有曲轅犁與筒車那樣的物件。

“到了你便知曉了。”

王連心中雖有疑慮,但衆人皆是縱馬出發,他便也只得是跟在身後了。

蜀郡廣都鹽井離成都並不遠。

這個廣都鹽井還是李冰任蜀郡守時,組織當地百姓開鑿的。

對於建造過都江堰的李冰來說,挖鹽井和挖水井沒啥區別,拿鏟子鋤頭往下挖,特點是井口較大,但挖不了太深,所以叫做“大口淺井”。

鹽的種類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

海鹽主要分佈在沿海地區,內地則是食用池鹽。

在巴蜀地區盛行的是井鹽。

食鹽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煮,二是曬。

前者是把海水或者是鹽池、鹽井中的鹹水,經過高溫煎煮而成鹽,這是最普遍的一種生產方法。後者是依靠日光將鹹水蒸曬成鹽,並且這種曬制的鹽不需要再經過煎煮了。

廣都鹽井便是拿來曬的,所以成本很高,時間很久,佔地很大。

短時間內要想提高井鹽的產量,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劉禪卻有其他的辦法。

“秘書郎,你領匠人按照圖紙,將這些器具打造出來!”

果然有工具!

王連眼中一亮,對於劉禪增產井鹽的信心莫名的增加了不少。

“諾。”

譙周領命而去。

“校尉,器具打造出來,還需要時間,你帶我參觀一番這廣都鹽井罷。”

“是!”

劉禪一行人像是領導視察一般,將廣都鹽井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考察了一遍。

王連不愧是業務能力出衆,想出了不少增產的辦法。

“其實如今鹽井挖得太淺,深層的鹽滷不比淺層的差,只可惜沒有工具,加之冒險將人放下去,死亡者十之八九,這鹽井若是挖得太深,有毒氣,哎~這也是我爲何與公子言之,鹽井增產困難的原因。”

鹽井挖深肯定是好的。

後世到清朝的時候,歷代鹽工在四川蜀郡先後鑽井 13000多口,有的井深達 1000米,即使以平均 300米計,等於鑿穿了 400多座珠穆朗瑪峰。

不是鹽井不能挖深,而是技術還不到到位。

至於毒氣!

對於鹽井產鹽,更是有益!

一百公子親軍早就搭好一座簡易營地了。

主帳中,劉禪端坐在主位上,王連等人以此落座,劉禪公子府幕僚左向坐,蜀郡官吏、鹽府校尉官吏、以及來巴結劉禪的蜀郡豪強右向坐。

“諸位,今日奔波辛勞,今日先歇息,明日再來解決這鹽井增產的事情,先飲涼水。”

一番奔波下來,天色都有些昏黑了,衆人亦是滿頭大汗。

“公子,看了一日,明日可有安排了?”

王連將臉上的汗漬擦拭乾淨,對於鹽府校尉的工作,他可是非常上心的。

“今日將鹽井上上下下的看了一遍,方向早已經有了,校尉言之將井挖深這個方向是對的,而且曬鹽太慢了,日頭不夠大,或者是遭逢暴雨,這鹽井便無可收成,這不行,我等應該採用煮鹽之法。”

“公子,曬鹽之法雖然產量不高,但好在不需要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若是採用煮鹽之法,柴薪的消耗便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屆時採鹽成本上升,反而與公子之願南轅北轍了。”

“校尉勿憂,我心中已有方略矣!”

有方略了?

王連眼睛一亮,他整個人數年如一日都撲在這上面,即便是耗盡所有精力,仍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公子方來一日不到,便有解決的辦法了?

“公子,敢請賜教!”

“賜教不敢當。”

劉禪將涼水一飲而盡,笑着說道:“鹽井無法打深,一是打深之後,難以將鹽滷送上來,二是打深本身缺乏工具,再是鹽井打深之後,有會毒氣,可是?”

王連重重點頭。

“我今日便吩咐匠人打造器具,便是打井、運輸鹽滷的工具,而鹽井的毒氣,或者應該稱其爲地氣,乃是遇火可燃之物。”

“地氣?”

王連愣住了,這就屬於他的知識盲區了。

“正是地氣,遇火可燃,人若是長久聞之,有生命之危。”

所謂的地氣,自然就是指的天然氣了。

“居然還有這種事情.”王連滿臉震驚,不敢置信。

“校尉,上個月不是鹽井走水嗎?會不會是這個地氣的原因?”

走水?

王連眼中一亮。

“好似有這麼一回事。若這地氣真能遇火可燃,那麼煮鹽之法,便可成立!”

王連起身,對着劉禪重重行了一禮,說道:“之前聽聞公子的名聲,還以爲是誇過了,如今看來,公子之智,真非凡俗,儼然神人也!”

“不必誇讚了,還是先準備晚餐,之後歇息一番,明日再來大展拳腳。”

“謹聽公子號令!”

衆人簡單應付了一餐,便各自歇息去了。

其間還有豪強上前來巴結劉禪,將美姬侍女送入劉禪帳中。

劉禪雖然收下這些美姬,但卻沒有與其同牀共枕。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萬一這美姬想要他劉禪的狗命呢?

收下美姬,亦是收心蜀郡豪強,另外,將來手底下若是有什麼人才的話,也可以將美姬贈其爲妻,以收買人心。

當然

如果真的美到了一定程度,在排除美姬刺客的嫌疑之後,也未嘗不可收入房中。

次日,天還未亮,鹽府校尉王連便在廣都鹽井等候了,待天邊冒出紫光之時,劉禪一行人亦是到達了廣都鹽井前。

數十名工匠連夜趕製,鑿井、運輸鹽滷的工具已經是準備好了。

把 60斤重的鑽頭懸在空中,利用鑽頭的重力落下砸碎岩石,人力再將鑽頭舉起,周而復始。

這時用扇泥筒將這些含有巖沙的泥水取出,這樣就成了井。

此法比之人來弄,快捷了不知道多少。

在鹽井上樹立高架,架上安置滑輪,用以轉動系在繩上的吊桶。架分兩層,每層分立兩人,用軲轆提取滷水。

隨之滷水取出,鹽井也越來越深。

“可有出過地氣的深井?”劉禪在一邊問道。

“這邊。”

王連在前面引路。

“這個便是了。”

在劉禪眼前,有一個深不可測的深井,早已經棄之不用了。

劉禪走上前去聞了聞。

果然有天然氣伴着沼氣的味道。

這可是天然的火井啊!

劉禪命人以竹木投以取火,將火引上來之後則是執盆蓋井上,也就是把煮鹽的鐵盆反蓋在井上,使天然氣不致擴散和外泄。

盆中鹽滷居然真的被蒸煮起來了。

王連心中大喜。

“果如公子所言!”

劉禪見怪不怪,說道:“待鹽井越挖越深,便可做鹽井火井一道使用,既是用軲轆提取滷水之後,就將井內提出的鹽滷引到煮鹽的竈上,先注入鹽缸內,再注入鹽鍋。所用的煮鹽竈上鹽鍋五口,竈前還要有人搖扇以助火力。鹽熬煮加工完畢後,再由專門的人往外運輸。”

劉禪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說道:“如此,鹽井可增產否?”

王連重重點頭,這下子他是沒有任何遲疑了!

“啓稟公子,我有信心,短時間內增產三倍,不,是五倍!”

“好!”

劉禪頗爲欣慰。

“鹽井增產,校尉當居首功!”

若是能夠增產五倍,販鹽帶來的收益便夠軍費之用了。

甚至因爲益州這邊製鹽方便,還可以倒賣到東吳、曹魏那邊,一如蜀錦一般,這可是巨大的開源項目啊!

若是能夠因此形成一道商路,就變成長久的買賣了!

“屬下何敢居功,鹽井增產,屬下只是盡綿薄之力罷了。”

“不必妄自菲薄,爾等之功,我銘記於心!”

公子真神人也!

王連被劉禪的氣度折服,說道:“公子仁義,連願爲公子效死!”

“校尉請起。”

又收服了一個人才,劉禪心情不錯。

“今日鹽井得以增產,大事,好事,喜事,諸君連日辛勞,今夜開宴!”

“公子英明!”

“公子英明!”

~

一聽到開宴的消息,鹽府胥吏一個個喜笑顏開,蜀郡官吏、豪強齊聲恭賀,這場面,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大漢皇帝親臨了呢!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