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第379章 大赦天下物價平(第一更)

太子妃生了個兒子,整個皇城的人都跟着高興,包括宮女和太監。

一個個喜氣洋洋的,感覺盛夏的天兒是涼爽的。

果然,朱元璋大賞,直接發錢,最少的拿三貫,太子府中的最少給十貫。

宮裡有錢,讓大家跟着一同沾沾喜氣,飯菜提高一個層次。

馬皇后和孫貴妃也到太子府看太子妃和孩子,這是馬皇后的第一個孫輩兒的孩子,而且還是個大孫子。

可了不得嘍!朱元璋要再次大赦天下,之前犯錯的人可以原諒,除了窮兇極惡那種。

下丘村的盒飯店告訴別人,連續三天賣一文錢。

居必七打九折,同樣三天,啤酒打八折,鉚勁喝吧!

太子妃開始坐月子,她連續換房間,不能熱也不能涼,更不能潮溼。

夏天生孩子就這點不好,熱得難受,南京最適合的日子在十月。

下丘村按照自己村裡的情況,給太子妃送月子餐。

村子用厚的琉璃做大魚缸養海魚,給太子妃補充營養,開始每天盯着市場,有老的牛要殺,就立即買下來。

每天給吃兩個雞蛋,再喝一碗奶,雞肝、鵝肝、羊肝醬好了切片,蔬菜、水果、乾果更是定量。

再專門找人陪太子妃聊天,幫忙照看寶寶。

然後孩子的名起好了,朱雄英。

朱聞天得到消息,已經不吃驚了,他估計朱元璋始終就想讓自己的大孫子叫這個名,早已確定,不是剛起的。

朱雄英就朱雄英吧!眼下宮中沒誰死,包括孫貴妃的女兒。

шшш .TтkΛ n .¢o

大家都喝開水,然後勤洗手,吃的飯菜按照營養搭配,方子與藥材充足。

朱聞天就不信朱雄英還是八歲死,自己正在嘗試提取大蒜素呢!暫時不能注射,可以口服。

村子之前種的大蒜,已經收穫完畢,等今年秋天再多種。

今年的姜早已種下,去年收穫不少,要加大種植面積。

朱元璋給了那麼大一片地,得利用起來。

……

許多人高興的時候,應天府勞務市場用工價格下降了。

之前最高漲到一天七十文,現在最高五十文。

朱元璋按照下丘村給出來的三個辦法操作,一起用。

許多百姓參與進來,他們提供麻袋,也會到河邊裝幾袋沙子放在那裡。

正好用空閒時間,一回能賺個三五文,對於百姓來說屬於額外收入。

秦淮河一處處位置進行包乾,並允許家人蔘與進去幹一些輔助的活兒。

包乾不僅僅在夏天,冬天降水少的時候負責清淤,如此工作穩定,旱澇保收。

用工荒一下子解決了,商人們成本降低,物價沒有突然漲起來。

滿朝大臣則是目瞪口呆,問題就這麼被解決了?感覺很輕鬆,無非自己沒往那方面想而已。

當距離超過一百里,但相差距離又不多的揚州府與鎮江府地少人多的人家抽出人手,跟着官府一同過來後,用工市場價格再次下降。

基本上維持在了之前的水準,每天二十文到四十文之間,有技術的,卻依舊可以拿到超過五十文的工錢。

這天中午,朱標上完早課,直接來到下丘村,下丘村的飯菜目前不用他來取,由村子安排人手送。

主要是有孩子的婦人,過去與太子妃聊天,講講外面的事情,河裡有人網出來多大的魚了,村子的某隻羊一次下了三個崽兒……

太子妃出不去,就願意聽這樣的事情,關鍵還都是真的。

比如那條魚,今天中午就出現在了她的面前,變成了菜。

那一份是滑熘魚片,有黃瓜、木耳、竹蓀、胡蘿蔔,口感好,營養豐富。

順便把魚的骨頭拿來給太子妃看,果然很大,有四尺長。

“太子妃,他們一有好東西,先跑到盒飯店問咱們要不要,咱們要,他們就賣給咱們。”

村子裡的婦人給太子妃看完魚骨頭,說怎麼買來的。

旁邊的婦人陪太子妃一起吃,分餐制,人多吃飯有食慾。

到下丘村吃飯的朱標也吃到了這條魚,暫時沒看到魚骨頭,回府才行。

他過來吃烤肉串兒,喝啤酒,天熱,他也吃不下去飯,順便問問里長一點事情。

大家坐在村子水榭裡面,朱樉同樣在。

他早早就聽說兄長中午到這邊吃好的,忙完店裡的事情便跑到此。

朱標喝口加了冰塊的酒:“朱里長,有人說幹活的人價錢低了,百姓生活便不易,此事確實如此?”

里長明白了,有大臣找事兒,他沉吟下:“收入同樣與物價有關係,在用工荒的時候,工錢高,是單一收入羣體的問題。

應天府作爲大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必然會變成高收入、高物價的地方。

然,那應該是個緩慢的過程,不可以在突發情況的時候,短期擾亂市場經濟。

一個地方的物價上升,應該在多個經濟羣體一同提升後再提升,如此方能穩定。

若不立即解決用工荒,整個南京的百姓生活便被擾亂。

咱的居必七就會有人琢磨到外面賺大錢,咱們爲了留住人,只能提高工錢。

成本上升,爲了保證利潤,最簡單的辦法是漲價,其實不漲價也行。

咱們不漲,不代表別人受到衝擊後不漲,當都漲價時,務工人員高的工錢被扯平,他們再要更高的工錢。”

里長用最直白的話來解釋通貨膨脹的問題,會惡性循環。

朱標想一想,說道:“這個我知道,朱里長剛剛說不漲價也行?”

“對,不漲價的方法是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成本,咱們必須拿出來更好的技術,讓原來五個人乾的活,一個人就能幹好。

那麼咱們給這個人漲工錢,並不會使咱們賠錢,技術越好,利潤越高。

尋常的人用不了,他們不會專門琢磨更好的技術,只能承受市場衝擊。”

里長提到技術研發的問題,之前就有人提出來好技術,朱樉一次獎勵不少錢。

居必七和啤酒店的僱工,無時無刻不在琢磨怎樣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只要想出來一個,看能提高多少效率和降幾許成本,多的話,一次獲獎能抵好幾年的收入。

朱標聽過店鋪的激勵模式,與戰場上重賞一樣,非常管用。

他點點頭:“當前的工錢屬於合適?”

“合適,至少要等過完年,才能再漲。”里長肯定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