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第295章 一次交易萬斤豪(第一更 月票

第295章 一次交易萬斤豪(第一更 月票 推薦票謝謝!)

里長忙碌起來,他先去找秦王朱樉,讓朱樉幫忙尋找矮的、能夠放進大棚中的桃樹,已經開花的趕緊打掉。

朱樉一聽便知道下丘村想拿大棚種反季節桃子,這個沒聽說過,他非常積極。

里長轉身又跑到便民處,交一半的押金,先把收蜂蜜和收香皂的單子接了。

若他直接拿着香皂和蜂蜜過來,則不需要押金,立即成交。

他交了一半貨錢的押金,別人就不能賣了,到約定好的時間他提供不了東西,押金給對方。

拿到了訂單,他再回村子讓人趕緊做香皂,順便看庫房中剩餘多少蜂蜜,不夠的等中午找太子借。

……

朱標此刻站在朱元璋身邊,朱元璋翻看題本,越看越投入。

等看完,給朱標:“到應天府務工的路引可開。”

朱標看着的時候,朱元璋在旁講題本的內容。

“在秦淮河對岸建造一片外來務工者的居住區,要網格化、簡潔化。

明溝暗渠都要有,以磚混方式來建,先建二層樓,路要寬,爲將來改造留出空間。

恭房要有每棟房子單獨的,亦要有在外面公共的,嚴抓衛生。

採用掘井的方式提供用水,避免喝到髒水壞肚子,可設置公共洗澡的地方。

每一個網格方塊中設立一個衙門的位置,有衙役值守,增招更多衙役。

留出來對外租賃的房子,好出租給商人在那賣東西,順便收稅。

咱看着不錯,題本中說最麻煩的問題是治安問題,把治安抓好了,來的人夠多,一年便回本。”

朱元璋對最後的事情最滿意,回本速度快。

朱標此時也看完了,放下題本:“他說的回本不是指通過租給外來務工者和店鋪直接賺回來的錢。

而是這些增加的人爲應天府帶來的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整體提升,包括他們自己要花一部分錢過日子。

安排人給他們講課這一點很好,可以簡單些,但必須讓他們習慣聽課。

隔十天半個月一考,考覈不通過的給一次機會補考,若再不通過,取消路引,押解回家。

如此他們在應天府務工,一年下來怎麼也能學個幾百字和簡單的算術。

尤其是家中子弟多,田地少,又未分家、未娶妻的人,他們可以長時間呆在應天府。”

朱標認爲給務工的人講課這點很好,不指望他們考科舉,只要日常生活中更便利,回去後讓人覺得有學問,這就不錯。

像石臼湖的那些人家,一個識字的都沒有,賬也記得亂七八糟。

有人賣鴨蛋和鵝蛋,最多一次賣十個,要是有人買二十五個,他就很爲難,得慢慢數。

有人要講價,比如十個便宜多少,那就徹底完了,不會給你便宜的,那麼算的話難度過高。

莫說石臼湖的人,南京的百姓,一些賣農產品的,也只能分堆和按照個來賣,沒有秤,也不會看秤。

買肉的時候,賣肉的說多少就是多少,如果不相信,拿着肉去市司那裡,市司給稱,一般都會多給,而不是少給。

買一斤肉的話,還給些搭頭,就怕市司那裡查出問題,會挨板子的,再加上罰的錢,一個月都緩不過來。

打板子的時候衙役狠打,因爲衙役也擔心自己的家人去買東西的時候被騙。

“爲下丘村蓋大棚、修園林的人到哪一步了?抽調人手,指導其他工匠到秦淮河另一邊先劃地、打地基。

一定要把地基打好,將來得往上加蓋。給各地官府下令,允許出具到應天府務工的路引。

命當塗縣與宣城縣的便民處呈題本上來,與南京便民處的情況對比。”

朱元璋開始安排,不需要問其他大臣,因爲都不從朝廷的財政出錢。

……

三月十六,里長帶着人把一萬斤蜂蜜送到地方,對方居然是之前的宋掌櫃等人。

“這個……”宋掌櫃看着一罈罈的蜂蜜犯難,與他一起的商人同樣面露苦色。

他們寫的時候就考慮過有人想賣,所以每個單子上都要求對方一次提供至少一千斤蜂蜜。

在他們看來,沒有人在當下的季節能夠做到,然後只能買他們的蜜蜂。

結果下丘村接單,一萬斤直接給夠數,拿錢吧!便民處的人就在旁邊呢!

“朱里長,你們買蜜蜂不?”旁邊的一個姓郝的商人問里長。

“不買,下丘村養很多蜜蜂,冬天在大棚中養的,開春後,居然能分巢,那可就一脾,你說神奇不?

冬天下丘村割了不少蜜,缺的用糖來喂蜜蜂。伱們還要蜂蜜不?我那裡還有。”

里長按照計劃行事,現在買蜜蜂太貴,五十文一脾,誰買誰是傻子。

一羣人沒辦法,帶人去拿錢,錢有好幾種,包括之前的,加上銀子。

孩子們幫忙挑和分類,銀子稱重,忙了一個時辰,才把六百貫的錢查好,多出來幾十文,還給對方。

再拿出來價值二十貫的銀子,給便民處的人,交稅,三十稅一。

“朱里長,用那些錢抵即可。”便民處的人指着一堆其他的通寶。

這裡有大義通寶,這個是陳友諒鑄的。

有龍鳳通寶,這個爲韓林兒鑄的。

有天佑通寶,這個乃張士誠鑄的。

再有大中通寶,它是朱元璋沒正式登基的時候鑄的。

加上現在的洪武通寶,亂七八糟的都當錢來花。

想要禁止,百姓手中他就有,還不讓人家花了?

“我們拿回去把前面的熔了,只留大中通寶與洪武通寶。”

里長不願意把麻煩交給別人,管錢裡面含什麼雜質,反正村子能處理。

大中通寶與洪武通寶,各自也有五種,一文的、兩文的、三文的、五文的、十文的,大小不等。

“如此,我們就收銀子了?”對方見朱里長堅持,很高興地接過銀子,二十兩。

下丘村的人開始裝車,把這些佔地方又不值錢的通寶運回村子,村子裡的人最喜歡銀子,一兩便是一貫。

用來買房子最方便,倒是去市場上買肉和發工錢的時候,還會用銅錢,一律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

居必七、盒飯店凡是收到其他的通寶,就不再往外放,爲了幫大明朝廷統一貨幣。

眼見着錢被拉走,宋掌櫃等人面面相覷,就差無語凝噎了。

蜂蜜買到手了,一斤不差,罈子都白送給他們了,可是他們偏偏高興不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