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第279章 兩人難帶衆來約(第三更 月票)

第279章 兩人難帶衆來約(第三更 月票)

好不容易出來一次的朱元璋不急着回去,他拿出單筒望遠鏡。

“宜長啊!這個東西可厲害了,不把方子給朝廷就對了,一旦泄露出去,對我大明就是危害。

咱當時若有這玩意兒,打仗哪會那般辛苦,你知道打仗不?就是很多人一起拼殺?”

朱元璋用望遠鏡看孩子們吃飯,孩子們最開始狼吞虎嚥的,後來被學子教,慢慢吃。

說明下丘村的大鍋飯比娃娃們家裡的飯菜還好吃,自己小時候……

里長不知道朱元璋想啥呢,但他可以回答問題:“雙方交戰,都在尋找對方的將領所在,一旦衝擊對方的將領,對方將領一撤,就是勝負的結果。

大家都在一樓,相互間看不遠的,被別人阻擋視野,將領更願意臨時搭建個臺子,從二樓看一樓。

有望遠鏡看得更清晰,誰在指揮調度,哪個位置衝殺最激烈,一目瞭然。”

“是呢是呢!就是這個道理,還有行軍途中,前面有山有峽谷,進,還是不進?

派人去探查,最後沒有人,耽誤了時間,兵貴神速啊!

你不派人先上去,一旦隊伍衝過去,人家兩邊落石火燒,還不如不去呢!

有了望遠鏡,但凡風吹草動都能看見,野外浪戰、城池攻守,都不一樣的。”

朱元璋覺得自己遇到了能說得上話的人,講打仗的事情,可複雜了。

然!不管如何複雜,有望遠鏡和沒有望遠鏡,就是不同。

最簡單的就是我能提前發現你,伱看不到我。

下丘村從來不提供望遠鏡製造方法,也不給透明琉璃,就是怕有人守不住秘密讓別人學去。

朝廷要望遠鏡沒有問題,不要錢,要多少就給多少,要技術……不行。

下丘村爲大明死守着軍械的最關鍵的位置,故此下丘村有護衛,允許自己組建火器隊伍。國之重器,不假於他人之手。

“陛下所言極是,河套之地與幽燕之地,適合養馬養牛,一旦北面戰況穩定,便可放心在兩處大量養殖牛馬。

而草原大漠行軍、運輸,又缺不得駱駝,亦可命人多多飼養,即便行商,往來也十分有用。”

里長順着話說到了養殖方面,專門組織人手去養,與讓百姓幫着養是不同的。

朱元璋眉頭一挑:“看此一戰如何,若打得好,北元將繼續北遷。再用磚混的方式修一些堡,才能放心養牛馬。”

“修堡好,當地有礦,於當地採挖、當地燒製即可,待需要挖礦時,村子會把礦所在的圖獻上。”

里長表示支持,同時可以提供煤礦、石頭礦的具體位置。

朱元璋已經不驚訝了,習慣成自然,不就是知道礦的所在嘛!簡單。

二人邊喝邊聊,其他人紛紛吃完,下面的孩子吃好了,學子們幫忙洗餐盤。

“果然都是好娃娃,吃得真乾淨。”朱元璋用望遠鏡看,一個個餐盤連點湯水都不剩。

“捱過餓,有過沒吃飽飯的經歷,吃飯的時候就不願意浪費,下丘村也很少有剩菜。”

里長對於學子和孩子們吃飯的樣子很滿意,免費給的飯菜,就反感別人吃不完了扔掉。

吃完飯的孩子們找個地方呼呼大睡,一吃飽了就困,尤其是長身體的時候。

朱元璋喝口酒:“瞧着這些娃娃,心裡面舒服。村子的看圖識字圖畫得漂亮,聽聞大人也願意學。”

“都是秦王殿下安排得好。”里長把功勞送朱樉。

“咱還是知道的,呃!咱那第三子,今年十四歲,不知朱里長可願如二子樉兒一般帶帶?”

朱元璋說着想起來第三個兒子朱棡,就是讓朱聞天發愁的那個。

里長面露憂色:“陛下,下丘村與秦王殿下合作做買賣,秦王殿下多有參與。

若晉王殿下也來,是分出買賣與晉王殿下合夥,還是讓晉王殿下跟着秦王殿下?

二位殿下,同處草民身邊,每日接觸,能否相安?”

這回輪到朱元璋露出愁色,他也知道帶娃兒很麻煩,尤其是同時帶兩個娃兒。

“朱里長,總歸是有辦法的吧?能人自然有旁人不及之處。”朱元璋把問題又扔回來,讓里長去找高人。

“如此,過上幾日,草民……想想。”里長覺得難爲憨憨了,自己一個里長,咋成了皇家的帶娃兒人了?

“也好!”朱元璋知道叫人爲難,此事先這樣。

二人又喝片刻,朱元璋終究不能出來時間太長,隨下丘村來的人又繞路回去。

“憨憨啊!你在旁邊也聽到了,皇家帶娃兒人可不好當,我都不知道他們兄弟之間相處得如何。”

里長送到一段路回來,拉着憨憨訴苦。

“爲難的是我,不是你,帶個老二,又要讓帶老三,那還有老四、老五……誒?

有辦法,再加一個的話,咱們很麻煩,兄弟二人都在身邊,必然有競爭。

秦王殿下的買賣現在大,晉王不能再變出來一個買賣,咱也不曉得他的能耐。”

朱聞天說着說着就不愁了,眉毛舒展開來,臉上多了笑容。

里長在旁邊點頭:“對呀!怎麼辦?”

“這條街還有多少鋪子?常府不能動,看看別的鋪子,買,加價買。

陛下當前有十二個兒子,其中兩個未封王,去年生,前年和大前年生的趕上了集體封王的時候。

咱把鋪子買下來,幫忙經營着,能來的孩子,就可以過來看看屬於他們的店鋪。

不能來的則是店鋪賺了錢,分給他們錢,他們自己不會花,讓他們的娘花。”

朱聞天想到好主意了,一個好帶,兩個不好帶,一羣則好帶。

里長:“……”

他從憨憨的房間跑出來,站到街上向西看,那邊有賣小吃的,好幾戶租一個門面院落。

有的關門,之前賣米麪的,結果被居必七給頂了,租的人跑別處經營,居必七還補了其房租。

新開了個雜貨鋪,生意不怎麼好,勉強維持。

還有成衣鋪子,爲人做衣服,也賣提前做好的衣服和鞋子。

再向西,賣陶瓷器的,不曉得買賣如何,反正自己沒來的時候人家就在。

陶瓷器對面賣字畫與收字畫,與之前秦王的落雲齋不同。

繼續往那邊數,回回人賣羊肉,對面關門,之前賣鹽和油,同樣被居必七給頂了,拿到了補償款,換位置。

賣羊肉的西邊掛個葫蘆,藥鋪,私人所開,看樣子有手藝。

藥鋪對面爲賣乾果,有時令鮮果也賣。

賣果子的西邊乃一個牙行,每天都很忙,就不知道在忙什麼。

其對面賣香燭法器,客人不多。

月中了,兄弟姐妹手上有月票的投一下,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