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第268章 工藝提高出味道(第四更 月票推

第268章 工藝提高出味道(第四更 月票推薦票)

“憨憨,長江邊上不缺魚,缺做魚的好調料,不然腥,很多時候百姓煮魚吃,用陶鍋,鐵少就這樣。

水師暫時船小,人手倒是招募不少,卻出不得遠海,只在周圍轉悠,今年有大臣出去了,楊載,去琉球。

還不曉得此行是否順利,他去過兩回日本,結果並不是太好,日本纔不管倭寇呢!他們自己打來打去。”

朱樉拉着憨憨走,邊走邊聊,介紹百姓怎麼吃魚,還有大明出使海外,又告訴憨憨日本國內打仗。

朱聞天負責聽,他都知道,而且比朱樉瞭解得更多。

現在的琉球是以後的沖繩,元朝曾經派人去過,結果人家不給面子。

而這回大明去人,當地人則給面子,同時派人過來。

歷史上如此,而今更沒問題,因爲大明往外賣東西有的就賣到那邊去了,有好東西在,對方當然願意跟大明好好接觸。

朱樉不曉得這些,他繼續講:“自從灘曬鹽法推廣,鹽價是原來的一半,商人們拿到的鹽引可以多得一倍的鹽。

鹽便宜了,鹹魚的價錢更低。也不知道誰出的主意,說南京人口多,運到這邊好賣。

結果他們送來整整十萬餘斤的鹹魚幹,賣不動,眼見着發愁。

咱是大明的親王,就想辦法,讓店裡的人想,他們有人提議製作魚肉醬。

你們村子有時有了牛肉和豬瘦肉,就做成肉醬,很好吃。

經過研究,我們把鹹魚幹全買下來,做肉醬,百姓們很願意買,回去當菜吃,尤其是開春後……”

朱樉一五一十地道來,學下丘村做別的肉醬的方式,把鹹魚幹做成了魚肉醬。

這個能保存很長時間,足夠鹹。

現在吃飯的時候用筷子蘸一點抿嘴裡,當成菜,等蔬菜下來,又能拿肉醬當蘸醬。

“好,賞!嗯嗯!”朱聞天開口。

“賞了,賞了十貫錢,可把他給高興壞了,其他人捶胸頓足,顯然他們沒有把本王的話當回事。

十貫,差不多是他們一年的工錢,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看他們以後誰不盡心?”

朱樉已經懂得拿錢激勵員工,一次給十貫。

二人說着從旁邊的小門進去,門口依舊排隊,買各種東西,賣醬的窗口很多人都喊着買魚肉醬。

報名寫地址,交錢,轉身離開,等着店鋪派人去送。

還有商人,帶着人手過來一次買幾十罈子魚肉醬,把罈子錢給了。

“憨憨你看商人,咱們的罈子比外面同樣的罈子貴三文錢,你猜他爲什麼不買空罈子過來裝?”

朱樉看到商人買魚肉醬,問憨憨。

朱聞天:“……”

“買,貴,嗯嗯!”朱聞天嘴上如是說,卻暗自無奈,真以爲自己是傻子?外面買的罈子不乾淨,用水沖洗,會殘留其他東西,醬倒進去,用不了多久就壞。

居必七的罈子放大鍋裡蒸,然後再裝醬和醬菜,多出來的三文就是這個成本錢。

“搬這個,裡面有五十斤魚肉醬,加上罈子,太沉了,我搬怕摔。憨憨我告訴伱,從外面買的罈子……”

朱樉指着一個罈子,把朱聞天想到的原因給說出來。

朱聞天裝着認真聽的模樣,輕鬆抱起罈子,再單手託壇底:“走!”

“憨憨你力氣真大,現在咱們缺大豆,今年下丘村小麥收了種大豆,跟別人換完種子,賣給店裡吧!

兄長之前從下丘村拿的糧食,送到乾旱的地方了,今年山東干旱,他們提前準備,不用再送糧食了吧?

要送也是送換完種子的小麥,大豆有什麼可送的,你說對不?”

朱樉打起下丘村地裡糧食的主意,以前下丘村把糧食給太子,太子送百姓。

種子與普通的糧食價錢不一樣,最後得利的是百姓,官府只管運輸。

不過運輸歸運輸,要求百姓拿糧食種子的時候,額外把路上的損耗補上。

“賣!豆!嘿嘿嘿嘿!”朱聞天答應,兩萬畝地的大豆,能做出來很多醬。

“這樣咱們就可以要更多的鹹魚幹,賣給去往別處的商人。看着一斤賺得少,數量多啊!

等我以後去了封地,就在王府旁邊建個下丘村,跟朝陽門外的一樣,你們過來玩兒。

咱們做大買賣,那時可沒人管我了。除了兄長我最大,我要給弟弟們做個樣子。”

朱樉說着,二人進到盒飯店,孩子們幫忙處理乾菜。

等到今年青菜下來,去年買的兩千貫乾菜基本上就消耗掉了,醬菜用得多。

今年可以繼續收乾菜,增加到六千貫,因爲百貨商店已經鋪出去了,就差科舉後的落榜人手進店。

每個百貨商店都要賣居必七的東西,加上其他雜貨。

一到這邊,朱樉不管憨憨了,他去跟孩子們學習交流。

朱聞天把罈子放下,打看舀一點在碗裡,夾一筷子出來,先看看,不錯,沒有細小的魚刺,想來海邊處理的時候已經把刺清理乾淨。

再抿到嘴裡嚐嚐,鹹,但能吃出來魚的味道,鮮鹹。

他放下筷子進屋,里長拿起也不嫌棄,跟着嘗一口,吧嗒吧嗒嘴兒,隨憨憨到屋裡。

“憨憨,那魚肉醬的味道確實不錯,一點不腥。”里長評價。

“買回來後剁成小塊,再上鍋蒸,放到醬中,醃製半個月以上,魚肉就是現在的口感和味道,不蒸那一次,醬就壞了。”

朱聞天嘗一口就知道製作工藝,現在居必七做醬的技術人員厲害了。

也不曉得他們籤的是什麼文契,可不能輕易放走。

別看僅僅多了一個蒸的步驟,許多做醬的人都不知道。

尤其是買了同樣的大醬坯子,回去都是用鹽水稀釋,有的人家出的醬就香,有的則臭。

香的那個估計懂得用開水燙罐子,臭的那個用涼水刷的罐子。

還有兌鹽水,一個煮出來的鹽水,一個把鹽放水中攪一攪。

朱聞天說着拿出來文房四寶,開始畫圖。

“還要做什麼東西?”里長很自然地詢問。

“秦王殿下說尋常百姓吃魚腥,放在陶鍋裡煮,煮的溫度明顯沒有蒸的高,同時蒸魚的時候,腥味被帶到了鍋裡,而不是盤子中。

我做個簡單的東西,放陶鍋裡,能夠支起盤子蒸魚,那樣放一點鹽、姜、蔥,就比直接煮的好吃。”

朱聞天邊說邊畫,很簡單的一個東西,用竹子都能做,撐在陶鍋裡,上面放盤子,再蓋個陶鍋就蒸上了,周圍用屜布纏幾圈密封,裡面的溫度能更高。

這個跟大土竈的鐵鍋裡面架不同的支架一個道理,只是一般百姓不會去考慮自己做。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